- 血管外科手術并發癥預防與處理
- 張福先 張瑋 陳忠等
- 817字
- 2020-02-28 16:52:14
第二節 腋動脈
一、腋動脈的解剖及與鄰近組織的關系
腋動脈是鎖骨下動脈的延續,向下走行變成肱動脈。腋動脈被胸小肌分成3段,發出6個分支。第1段位于鎖骨和胸小肌上緣之間(鎖骨胸肌三角)前方被胸大肌和喙鎖胸筋膜覆蓋,內側有腋靜脈伴行,外側與臂叢的后束和外側束緊密相鄰。該段分出胸最上動脈,沿胸小肌上緣走向前內,主要分布于腋腔內側壁上部。第2段相當于胸小肌覆蓋的一段(胸肌三角)。該段動脈的前方有胸小肌和胸大??;后方、內側和外側分別包繞以臂叢的后束、內側束和外側束,腋靜脈仍具其內側,中間隔以臂叢的內側束。該段動脈分出:①胸肩峰動脈:為一短干與胸前神經伴行,分布于胸大肌、小肌和三角肌等處。②胸外側動脈:沿胸小肌下緣向下,分布于胸廓側面的肌肉。在女性該動脈較大,分布于乳房。第3段位于胸小肌下緣與胸大肌下緣之間的一段(胸肌下三角),該段動脈位置表淺,為臂叢的主要分支所包繞,前方為正中神經內側根和胸大肌;后方有腋神經和橈神經;外側為正中神經外側根和肌皮神經內側伴有腋靜脈,二者之間的前方有前臂內側皮神經。第三段分出肩胛下動脈,旋肱后動脈和旋肱前動脈。
二、腋動脈的臨床意義、阻斷與結扎原則
腋動脈發自鎖骨下動脈,下續為肱動脈。該處血管如果由于心臟附壁栓子脫落、血栓形成、動脈硬化造成急性或慢性閉塞,可以影響患肢供血不足,甚至壞死。臨床上腋-股動脈架橋、大動脈手術時鎖骨下動脈插管腦血流灌注等操作需要在腋動脈進行。常溫下阻斷時間可以為2~3小時,腋動脈受損傷后需要修復和重建,腋動脈結扎后末端肢體壞死率為9%~44%。
三、手術顯露方法
仰臥位,患側上肢外展。
鎖骨內側1/3開始,沿鎖骨下緣向外側做平行切口,根據手術要求決定切口的大小。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切開淺筋膜、暴露胸大肌,沿胸大肌纖維方向切開,切斷附著喙突的胸小肌肌腱后可以看到腋動脈,在腋動脈前有腋靜脈分支,為了充分顯露腋動脈可以將靜脈分支結扎(圖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