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問題與研究進展

第一篇 高血壓

中國社區高血壓管理的現狀與展望

一、我國高血壓防治現狀
伴隨著社會老齡化不斷加劇和城市發展進程加快,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社會轉型給人們帶來的工作及生活壓力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中報道,2012年全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與2002年的數據相比,呈上升趨勢。2012年全國居民慢性病死亡率為533/10萬,占總死亡人數的86.6%。心腦血管病、癌癥和慢性呼吸系統疾病為主要死因,占總死亡的79.4%,其中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為271.8/10萬。自1958—2012年,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已由5.1%上升至25.2%,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情況令人堪憂 [1]
盡管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率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但是高血壓控制率并不樂觀。2017年發表在Lancet上的China PEACE百萬人群計劃研究報道顯示,對全國170萬年齡分布在35~75歲的人群進行調查發現,高血壓患病率為37.2%,然而控制率僅為5.7% [2]。另一項2018年發表在Circulation上的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研究對451 755名18歲以上的人群進行了調查,研究表明我國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3.2%,然而控制率僅為15.3% [3]
降低高血壓患病率和控制率并不僅僅是我國面臨的難題,也是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難題。美國國家營養和健康調查(NHANES)研究指出:在1988—1994年間,美國高血壓患病率為23.5%,1999—2000年間為28.5%,2007—2008年間為29.0%。雖然高血壓患病率并沒有大幅度上升或波動,高血壓控制率卻從1988—1994間的27.3%提高到了2007—2008年間的50.1% [4-5]。高血壓控制率能夠得到如此顯著的提升,這說明美國的高血壓管理模式值得我們研究和思考借鑒。
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 2017》中報道,中國居民心血管病(CVD)患病率處于持續上升階段,推算CVD現患人數2.9億,其中高血壓患者為2.7億。2015年CVD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腫瘤及其他疾病。農村和城市居民CVD死亡占全部死因的比例分別為45.01%和42.61% [6]。CVD負擔日漸加重,因此為了提高我國居民健康水平,找到合適的干預方法提高高血壓控制率是當前刻不容緩的任務。有一些國家對于高血壓的防治管理進行了早期的探索,給我們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寶貴經驗。
二、國內外社區高血壓早期防治探索
鑒于高血壓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許多國家對如何有效干預高血壓進行了探索性實驗。
美國斯坦福五城研究:
該研究于1978年發起,是一項關于評估社區健康教育對高血壓的影響的研究。研究中選擇了兩個城市作為干預組,兩個城市作為對照組。主要干預措施為對患者進行高血壓教育包括媒體宣傳、社區課程、健康專家協助管理,使患有高血壓的居民可以得到醫生的治療,并保持理想體重、規律運動、減少飲食中的鈉鹽。在干預5年后,發現在兩個治療組中分別降低收縮壓7.4mmHg和5.5mmHg,降低舒張壓5.0mmHg和3.7mmHg。雖然該項研究的結果中血壓下降幅度并不顯著,但是對于整體管理社區高血壓具有重要意義 [7]
芬蘭北卡高血壓控制項目:
該研究于1972—1977年進行,納入17 014名高血壓患者,干預措施為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對健康監測人員訓練,包括對血壓值的測量及醫生按照指南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等。通過5年的干預后,與普通社區相比,北卡社區居民的高血壓的知曉率及控制率得到顯著提升,高血壓患病率在男性中下降28%,在女性中下降42% [8]
不僅國外有早期對高血壓管理的探索,我國也有相關的研究及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鋼人群心血管病干預研究:
“首鋼模式”源于1969年,是由吳英愷、劉力生等專家在北京首鋼建立的我國第一個慢病防治網絡。它采取專家幫扶、基層管理、職工自防的管理模式,持續監測、指導、管理20余年。研究包含了首鋼廠區的6萬職工,干預措施為:①根據危險因素調查的特點,在廠區人群中開展衛生宣教和健康促進;②重點加強對高血壓患者的管理;③在高危人群中推廣以減鹽為重點的合理膳食結構,指導減重、戒煙及限酒等。結果:24年來首鋼人群腦卒中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下降了54.7%和74.3% [9]
北京安貞心血管病人群防治研究:
該研究是由吳英愷在1988—1992年開展的群體干預防治研究。開展社區干預,干預組為56個居委會,共52 523人;對照組為39 903人。干預措施主要是健康教育,包括以下幾項措施:①建立慢性病資料收集系統和監測防治網;②利用現有的醫療衛生保健組織對慢性疾病開展預防和治療;③通過電視廣播,宣傳品等方式廣泛對群眾開展宣傳教育;④改變環境,包括食品改革,環境衛生改革等;⑤訓練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和廣大群眾,如普及現場搶救知識等。
通過5年的干預后,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區確診高血壓和臨界高血壓患病率比對照區明顯下降,干預區高血壓治療率為61.5%,控制率為66.6%;而對照區分別為38.8%和22.7%。干預區總死亡率、心血管病死亡率、腦卒中發病率和冠心病事件發病率均降低 [10]
國內外關于社區高血壓管理的早期探索雖然還不成熟,沒能推廣到更大范圍的人群,但是卻為我們找到適合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高血壓控制方案提供了寶貴的經驗。這些研究都表明,以社區為單位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管理是有效可行的方式。國務院辦公廳和國家衛計委指出“:我們要逐步建立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常見病首診在基層醫療機構。”因此,更加經濟有效的基于社區的高血壓管理方法不斷被嘗試。近幾年來,逐步開展了多項研究來探索合適的高血壓管理模式。
三、國內外社區高血壓新近研究
E-BP研究:
該研究是一項關于家庭血壓監測,網絡教育和藥師管理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性的研究。納入778名25~75歲的高血壓患者,隨機分成3組,分別為常規治療組258人,家庭血壓監測及患者網絡教育組259人,家庭血壓監測、患者網絡教育及藥師管理組261人。經過12個月時間的干預后,結果表明:常規治療組:高血壓控制率為31%;家庭血壓監測及患者網絡教育組為36%;家庭血壓監測、患者網絡教育及藥師管理組為56%。與常規治療組相比,家庭血壓監測及患者網絡教育組的血壓控制率并沒有明顯提升,添加了藥師管理的干預組的高血壓控制率明顯升高。對于基線調查時收縮壓高于160mmHg的患者,家庭血壓監測、患者網絡教育及藥師管理組的收縮壓平均降低13.3mmHg,舒張壓平均降低5.1mmHg,高血壓控制率提高了34.2% [11]
SimCard研究:
該研究是一項關于中國和印度農村高危心血管病人群簡化多重管理措施的研究。研究在中國和印度47個村莊中,納入2086名CVD高危患者,采取整群RCT實驗,干預1年。干預組為中國和印度共23個村,1095人。基于智能手機app平臺,由社區健康工作者指導的“2+2”模式(戒煙和限鹽、降壓藥和阿司匹林的使用)。對照組為中國和印度共24個村,991人。實行常規高血壓管理。經過1年的干預后,干預組比對照組,中國和印度整體高血壓服藥率提高25.5%,中國提高24.4%,印度提高26.6%。干預組比對照組,收縮壓降低2.7mmHg,在中國降低4.1mmHg,印度降低0.8mmHg [12]
阿根廷高血壓控制研究:
該研究為由社區健康管理者引導的多重干預的高血壓控制研究。該研究為RCT研究,選擇18個中心,納入1432名高血壓患者,其中干預組743人,對照組689人,干預18個月。干預組實行以社區健康工作者為主導的綜合干預:包括健康教育、家庭血壓監測、血壓達標監督、醫生教育及短信干預。對照組實行常規高血壓管理。結果表明,干預組相比于對照組收縮壓降低6.4mmHg,舒張壓降低5.4mmHg,干預組相比于對照組高血壓控制率提高20.6% [13]
黑人理發店降壓研究:
該研究為一項整群RCT研究,在52個黑人理發店,納入319名黑人男性高血壓患者,干預6個月。干預組(n=132人)由經過培訓的藥劑師定期到理發店對患者管理;對照組(n=171人)由理發師倡導生活方式改變及醫生隨訪。經過6個月的干預后,干預組相比對照組,收縮壓降低21.6mmHg。干預組的高血壓控制率為63.6%,對照組為11.7% [14]
KPSC研究:
該研究旨在探索系統性干預措施對高血壓控制率的改善作用。研究中包含了美國南加州的360萬人群,通過系統性干預措施,使高血壓控制率超過85%。系統性干預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項:①及時將高血壓患者登記備案;②血壓測量的標準化;③倡導聯合多種方法進行高血壓治療;④以醫學助理,護士和藥劑師為合作的高血壓管理 [15]
WHO-ICCC模式:
創新的慢性病照護模式。改變了以往的患者主動找醫生模式,而是醫生主動找到患者并負責為患者提供一系列醫療服務包括:回顧病史、指導患者進行相關檢查、正確引導患者進一步找相關專業醫生就診。除了對突發的急性癥狀的處理,還有強調對慢性病的監測。整體模式是對醫療健康系統以及社區服務系統的整合,以便更有效地服務于患者。通過政策的修改和社區服務支持,幫助患者改變生活方式,防治慢性病 [16]
四、中國社區高血壓管理模式探討
高血壓逐漸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健康的主要難題之一,因此多年來,各地專家都在不斷探索著適合我國的高血壓管理模式,并取得顯著成果。他們的高血壓管理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學習。我國的社區高血壓管理主要可分成三類:城市社區、功能社區、農村社區。
(一)城市社區部分的探索
雙藥聯合降壓治療對預防卒中的作用研究:
該研究納入61 224名無卒中病史的高血壓患者,分成單藥降壓組合雙藥降壓組,干預42個月。單藥組納入32 682人,雙藥組雙藥聯合組納入4926人。在6,12,24,42個月,單藥組合組和聯合治療組的高血壓控制率分別為59.47%和60.05%,78.23%和77.06%,85.51%和84.02%,86.90%和85.44%。聯合療組相比單藥組,6個月卒中發生率降低36%。然而,在12,24和42個月時沒有觀察到卒中發生率之間的顯著差異 [17]
上海市普陀區高血壓社區規范管理:
在上海市普陀區4個社區納入977例高血壓患者,按照心血管危險因素分層實行分級管理1年。設立健康管理專員進行管理,隨訪包括血壓測量、健康教育和治療方案調整。管理前后高血壓的治療率從66.7%(652/977)提高到73.6%(655/890),治療率相比基線提高6.9%。高血壓控制率從 41.3%(403/977)提高到 61.8%(550/890),控制率相比基線提高 20.5% [18]
(二)功能社區部分的探索
開灤社區高血壓控制:
為預防產業工人心腦血管疾病,美國心臟病協會于2009年提出工作場所健康計劃。研究對象均為開灤集團井下及井下輔助單位的在職職工。干預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①宣傳教育:隨訪醫生定期到所管轄單位進行健康宣教,采用宣傳欄、多媒體、工會活動場所等多種方式進行宣教。宣教的內容包括:高血壓的危害、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改變生活方式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及堅持定期檢查服藥的重要性。②免費發放藥物:尼群地平、卡托普利、螺內酯、氫氯噻嗪。③行政干預:對不按規定時間接受隨訪及服藥的職工由工會干部對其進行教育說服,對仍不依從者處以200~300元罰款;對經過綜合干預后血壓值仍>180/110mmHg的予停工,待血壓值降至<180/110mmHg后再復工。綜合干預后所有研究對象高血壓的治療率為100%,達標率為52.0%。所有研究對象平均收縮壓、舒張壓由(147.0±17.2)/(96.1±11.0)下降至(136.4±14.5)/(88.6±9.4)mmHg,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9]
(三)農村社區部分的探索
在北方農村納入5292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干預15個月。分成健康教育組(對照組)和藥物干預組(干預組)。15個月后,4984例患者完成隨訪,其中干預組2530例,對照組2454例。干預組平均血壓下降16.1/9.4mmHg,對照組平均血壓下降6.7/3.5mmHg。干預組的血壓控制率高于對照組(33.1%∶15.1)。藥物干預組與健康教育組相比:非致死性腦卒中發病風險下降57.3%,總腦卒中發病風險下降59.4%。研究發現農村高血壓防治模式的基礎是選擇廉價藥物,要以低成本策略為基礎,聯合政府和社區衛生中心協助管理,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和給藥,并及時進行隨訪 [20]
目前,我國8%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沒有任何降壓藥物,配備有所有四類降壓藥物的機構只占34%,其中西部地區機構和村衛生室的藥物可及性更差。要解決高血壓管理的問題,要實現五個“統一”:統一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指南;統一基層醫生高血壓培訓及認證;統一基層高血壓管理質量考評體系;統一高血壓管理績效考核;統一民眾高血壓宣教。同時,需要建立相關機構如高血壓中心、高血壓示范社區、高血壓專病醫聯體予以輔助。大量的研究為我們提供了可行的方案,我們應借鑒前人經驗,結合我們國家特有情況,制定出適合我國的高血壓管理方案。
(孫英賢 孫國哲 田一辰)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年).
2.Lu J,Lu Y,Wang X,et al. 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data from 1.7 million adults in a populationbased screening study(China PEACE Million Persons Project). Lancet,2017,390(10112):2549-2558.
3.Wang Z,Chen Z,Zhang L,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2012-2015. Circulation,2018,137(22):2344-2356.
4.Eqan BM,Li J,Hutchison FN,et al.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1999 to 2012:progress toward Healthy People 2020 goals. Circulation,2014,130(19):1692-1699.
5.Eqan BM,Zhao Y,Axon RN. US trends in prevalence,awareness,treatment,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1988-2008. JAMA,2010,303(20):2043-2050.
6.陳偉偉,高潤霖,劉力生,等.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概要. 中國循環雜志,2018,33(1):1-8.
7.Fortmann SP,Winkleby MA,Flora JA,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community health educa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hypertension control. The Stanford Five-City Project. Am J Epidemiol,1990,132(4):629-646.
8.Nissinen A,Tuomilehto J,Elo J,et al. Implementation of a hypertension control program in the county of North Karelia,Finland. Public Health Rep,1981,96(6):503-513.
9.吳錫桂,顧東風,武陽豐,等 . 首都鋼鐵公司人群心血管病24年干預效果評價. 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3,37(2):93-97.
10.姚崇華,馮鶴聲,林桂紅,等. 北京市安貞心血管病人群防治區研究結果. 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4,2(5):217-220.
11.Green BB,Cook AJ,Ralston JD,et al. Effectiveness of 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Web communication,and pharmacist care on hypertension control: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AMA,2008,299(24):2857-2867.
12.Tian M,Ajay VS,Dunzhu D,et al. A Cluster-Randomized,Controlled Trial of a Simplified Multifaceted Management Program for Individuals at High Cardiovascular Risk(SimCard Trial)in Rural Tibet,China,and Haryana,India. Circulation,2015,132(9):815-824.
13.He J,Irazola V,Mills KT,et al. Effect of a Community Health Worker-Led Multicomponent Intervention on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Low-Income Patients in Argentin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2017,318(11):1016-1025.
14.Victor RG,Lynch K,Li N,et al. A Cluster-Randomized Trial of Blood-Pressure Reduction in Black Barbershops. N Engl J Med,2018,378(14):1291-1301.
15.Sim JJ,Handler J,Jacobsen SJ,et al. Systemic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hypertension:the Kaiser Permanente Southern California experience. Can J Cardiol,2014,30(5):544-552.
16.Roberto Nuno,Katie Coleman,Rafael Bengoa,et al. Integrated care for chronic conditions:The contribution of the ICCC Framework. Health Policy,2012,105(1):55-64.
17.Yu JM,Kong QY,Shen T,et al. Benefit of initial dual-therapy on stroke prevention in Chinese hypertensive patients:a real world cohort study. J Thorac Dis,2015,7(5):881-889.
18.錢岳晟,張怡,張瑾,等. 上海市普陀區高血壓社區規范管理的模式和效果探討.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2,20(1):26-30.
19.吳壽嶺,劉星,秦天榜,等. 工作場所高血壓綜合干預效果分析. 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9(5):425-429.
20.孫兆青,鄭黎強,張大義,等. 小劑量氫氯噻嗪聯合尼群地平治療農村地區高血壓療效分析.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0,38(2):135-1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瓯市| 无锡市| 枣庄市| 金秀| 江西省| 永安市| 密云县| 黄石市| 太谷县| 鲁甸县| 澄江县| 都兰县| 崇左市| 延安市| 沁源县| 南乐县| 万源市| 安国市| 宁津县| 西吉县| 利津县| 高邑县| 临高县| 达拉特旗| 赤城县| 台山市| 温州市| 孟连| 太仓市| 壤塘县| 昌图县| 奎屯市| 故城县| 嘉义县| 正阳县| 枣强县| 花莲市| 赣州市| 兴业县| 甘孜县| 广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