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焦慮障礙

兒童焦慮障礙以過分焦慮、擔心、害怕為主要體驗,伴有相應的認知、行為改變和軀體癥狀,包括分離性焦慮、特定恐怖癥、社交恐怖癥、廣泛性焦慮,青少年還有驚恐發作、廣場恐怖癥等。多動癥兒童中25%~30%伴有焦慮障礙。

一、焦慮障礙的病因

1.遺傳因素
焦慮兒童的父母患焦慮癥、抑郁癥、社交恐怖、廣場恐怖癥的比例比一般人群高。
2.行為抑制
這些兒童早期表現為行為抑制氣質(對新奇和(或)不熟悉的環境特別害羞、害怕和退縮)。對這種氣質特征的孩子的追蹤研究,發現到青少年期或成年期易患焦慮癥、抑郁癥。
3.父母教養方式
研究發現這類孩子的父母常采取過度保護和過度控制的教養方式,使孩子缺乏應對困難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或壓力(例如遭遇家庭不幸、考試成績差、受到批評等)就容易誘發焦慮。
4.多動癥和焦慮癥的關系
一種觀點認為焦慮是多動癥孩子適應失敗的結果,多動癥兒童比一般兒童在生活中遭遇更多的壓力,例如被同學孤立、受到老師批評或家長責罰等。因為學習成績不好,所以他們遇到考試就擔心;因為伙伴關系不良,擔心會遭到同伴的拒絕,久而久之就產生了焦慮癥。另一種觀點認為焦慮是始發癥狀,只是由于兒童年齡小,不會表達內心的煩惱,而以多動癥的行為表現出來。如果有焦慮癥家族史,孩子小時候膽小、恐懼,對母親過分依賴,往往提示有焦慮癥狀。有人認為共患焦慮的多動癥可能是多動癥的一個亞型。

二、臨床表現

1.精神焦慮
表現為擔心、害怕,緊張不安,易煩躁、不愉快等,受發育因素影響,兒童常通過不安的行為來表達焦慮,如哭鬧、糾纏大人,發脾氣、攻擊親人和自己,和同學、老師發生沖突等。
2.軀體焦慮
焦慮時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如頭痛、胃痛、惡心、嘔吐、心慌、呼吸困難,感到疲倦等,到醫院檢查又找不到原因。
3.臨床常見類型
(1)分離性焦慮:
當患兒與主要依戀人或家庭分離時出現明顯的焦慮;5~8歲兒童總是不切實際地擔心父母或主要依戀者被傷害,怕離開父母,不愿意去上學;9~12歲在與父母分離時表現出過分的苦惱;而在青少年,最常見的表現是軀體不適和拒絕上學。
(2)特定恐怖癥:
對某些特定物體或情境出現明顯的害怕,如怕小動物、怕黑暗、怕鬼,不敢獨自睡覺等,當遇到這類情境時出現驚恐、哭叫、發脾氣、呆住不動或依賴他人。因為擔心這些害怕的情境出現而表現出回避行為,例如不敢一個人上廁所、不敢獨自待在家里。
(3)社交恐怖癥:
基本特征為害怕成為別人注意的焦點,表現出明顯的回避行為,如不敢與人目光對視,害怕上臺演講。這些兒童與熟悉的人交往時正常,但與陌生人交往時出現緊張、焦慮。在學校比較孤僻,難于交到朋友。
(4)廣泛性焦慮:
兒童過分地擔心自己的社交、學業、身體等方面的問題,如:考試考不好,老師就再也不會信任我了;同學們會看不起我、不和我玩;稍有身體不適就擔心得了嚴重疾病,需要家人一再地安慰和保證,病程呈慢性,常持續到成年。
多動癥共患焦慮時注意力比單純多動癥缺陷更明顯,但攻擊、對抗等行為問題少些。

三、治療和干預

1.藥物治療
多動癥共病焦慮障礙的治療分為針對ADHD的治療和針對焦慮障礙的治療兩個方面。如果患兒的多動癥狀明顯,造成功能損害,托莫西汀是一線選擇,在改善注意力、學習和人際關系后,焦慮癥狀可能隨之減輕。如果患兒焦慮癥狀明顯,影響了學習,可以先使用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改善焦慮,待焦慮好轉后,再加用治療ADHD的藥物。
2.心理治療
對于焦慮癥狀,需要采用認知行為治療來改變與患兒焦慮相關的認知。如果家庭功能異常是導致孩子焦慮的原因,可以采用家庭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台东县| 石城县| 满城县| 正阳县| 道孚县| 麟游县| 遵化市| 德令哈市| 南雄市| 乐陵市| 大理市| 普格县| 平乡县| 无为县| 岳阳县| 丁青县| 法库县| 石狮市| 临邑县| 托克托县| 报价| 小金县| 新化县| 敦化市| 闽侯县| 黑水县| 日照市| 永州市| 霍林郭勒市| 辽中县| 高陵县| 台湾省| 拉萨市| 确山县| 永胜县| 顺昌县| 尼玛县| 富宁县| 即墨市| 吉木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