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發育性協調障礙

很早人們就注意到多動癥兒童常伴有感覺運動協調的問題,多動癥共患發育性協調障礙達47%。

一、病因

發育性協調障礙是神經發育障礙的一種,可能與大腦運動中樞或平衡功能發育不完善、兒童不能獲得協調運動技巧有關;他們不能夠利用環境的反饋信息,因而不能做出運動前的姿勢準備,在運動中不能根據環境隨時調整自己,從而不能完成順暢、協調的運動行為。

二、臨床表現

這些孩子在發育過程中達到運動發育里程碑(抬頭、坐、爬、立、走)的時間延遲,15~16個月才能獨自行走,行動笨拙。運動功能缺陷可累及大運動,如跑步不協調,容易跌跤,平衡能力差,玩耍時常常撞到東西上;也累及需要手眼協調能力的精細運動,如穿衣、穿鞋、扣紐扣、系鞋帶、拿筷子吃飯等。上學后握筆、畫畫、剪紙、做手工操作等動作笨拙,特別是書寫困難,寫字出格,字體東倒西歪。在閱讀時眼球運動不協調。體育課表現很差,玩各種球類都比較困難。手指快速輪替、雙手交替翻掌等活動不靈活。
這些問題明顯干擾了兒童的正常學習和日常生活。因為不靈活,他們會回避參加各種玩耍和體育、娛樂活動,人際交往的機會減少。其運動功能障礙會延續到青少年期甚至成年。由于書寫及手眼協調能力差,他們不喜歡、不愿意學習,可能繼發學習困難。

三、治療和干預

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兩類:
1.改善運動障礙
可以采用感覺統合治療、感覺運動訓練等,這些方法通過感知覺的刺激產生對意志行為的需求,從而使主體在更高水平上重建對運動過程的控制。這類方法目前雖然已使用30多年,但是療效并不確定。
2.促進運動技能的習得
特異性的任務干預法是指導患兒充分利用環境的反饋信息,調整自己的運動行為;認知療法則通過認知手段改善患兒的運動功能,可以有效增加運動量和對運動活動的參與性。

第三節 對立違抗障礙

對立違抗障礙表現為一種憤怒、易激惹的心境,以及爭辯、對抗、懷恨報復的行為模式。常起病于學齡期,進入青春期后,與逆反心理交織在一起,其癥狀更嚴重,更難于管理。多動癥兒童中伴有對立違抗障礙的有35%~65%。

一、對立違抗障礙形成的原因

1.調節情緒能力的缺陷
巴克利博士認為多動癥兒童容易共患對立違抗障礙可能與他們自我調節情緒(如憤怒、敵意)的能力不足有關,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他們缺乏適當的解決方法,只有靠發脾氣、對抗、攻擊來發泄情緒。
2.教育方法不當
家長和老師通常會對孩子的不良行為進行提醒、責備、訓誡、懲罰,試圖使其順從。挫折-攻擊理論認為當目的行為受阻或被迫中斷時,會使兒童產生挫折感,這反而增加了其不順從的頻率和強度,從而導致對抗。就像一條小溪,在正常情況下會順暢地流淌,如果遇到山石塌方將溪水堵住,則溪水外溢,殃及農田。
3.家庭環境不良
父母離婚、分居、家庭不和睦,父母教育方法不一致,經常打罵孩子等,均可能成為對立違抗障礙的促發因素。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得不到關心和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甚至受到虐待,導致他們對父母和家庭不滿與敵視,而表現出對抗行為。

二、臨床表現

1.對立、違抗的情緒
這些孩子常常煩躁不安,感到無助,自尊心受挫,對挫折的耐受力差,一點小事就會惹得他發火。他們非常敏感,有時曲解別人的意思,一句善意的話也容易惹得他惱怒。內省力差,把一切不順利都歸咎于別人,怨恨別人,因而常與父母、老師產生沖突,甚至出現攻擊行為,這種攻擊是由于憤怒或挫折激發的沖動性攻擊,過后他們又會內疚和悔恨。
2.爭辯/對抗的行為
這些孩子經常和父母、老師、其他成人爭辯,當受到批評時,總是強調客觀,強詞奪理;當與人發生糾紛時,不能通過談判、讓步而和他人達成妥協。他們主動地對抗或拒絕服從學校、家庭的要求,不按規則辦事,有的口頭答應卻不執行,嚴重時甚至公開蔑視對抗,不服從管理。由于他們的行為不斷受到父母、老師的批評和阻止,會激發他們的敵對情緒,對大人不尊重或充滿敵意,通過故意的打擾、語言攻擊來惹惱他人,有時非要把父母激怒才罷休。常把因為自己的錯誤或不良行為造成的后果歸咎于他人,指責他人,挑剔別人的缺點,如果別人冒犯了他,就懷恨在心,蓄意報復。
多動癥兒童的對抗、挑釁行為有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開始他們試探著通過不理睬指令或發脾氣、爭辯,迫使父母改變對他的“限制”,父母的退讓則使其行為得到強化而愈演愈烈。本章開頭案例中的璐璐和小馳都患有對立違抗障礙。
由于患兒常煩擾、怨恨、敵視他人,所以他們與同伴相處困難,不愿或較少參加集體活動,變得孤僻,沒有朋友;他們與父母、教師等也缺乏交流,得不到理解和援助。隨著年齡的增長,有可能發展為品行障礙或焦慮抑郁障礙,少數還發展為人格障礙。近年來認識到對立違抗障礙在多動癥和品行障礙之間起了一種橋梁作用,所以預防和治療對立違抗障礙對于預防品行障礙非常重要。

三、治療和干預

1.藥物治療
現有臨床證據表明,治療多動癥的藥物不僅對多動癥有效,對于對立違抗障礙也有肯定的療效。此外對于嚴重的對立違抗,可以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治療,以控制攻擊性和調整情緒。
2.心理治療
(1)改變管理方式:
父母要改變過去那種壓制、動武、嘮叨的管理方式,與孩子溝通,學會傾聽、理解并接納孩子的感受;
(2)協商解決問題:
讓孩子參與做出決定,訂立大家都能接受的家庭規則,全家人共同遵守;
(3)認知行為治療和家庭治療:
對于改變患兒的認知和行為具有肯定的療效。家庭矛盾沖突多、管理兒童有困難的可以采用家庭治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明县| 滕州市| 德钦县| 怀仁县| 綦江县| 临澧县| 喀喇| 平利县| 璧山县| 虹口区| 广宗县| 武城县| 宽城| 诸暨市| 大竹县| 久治县| 和龙市| 武汉市| 沙洋县| 宕昌县| 准格尔旗| 基隆市| 大厂| 河北区| 姜堰市| 乌拉特前旗| 云林县| 吴桥县| 岳普湖县| 天峻县| 肇东市| 海丰县| 大荔县| 信阳市| 平山县| 兰溪市| 铜梁县| 南开区| 通山县| 嘉义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