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癥肺病名醫學術經驗傳承與實踐
- 韓云 謝東平
- 1122字
- 2020-02-19 17:26:30
第四節 肺主宣發、肅降
宣發與肅降是肺一個功能的兩個方面。宣發是指肺氣宣通、發散、通暢,有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運動功能;肅降是指肺氣清肅、潔凈、下降,具有向下肅降和向內收斂的運動功能。
一、肺主宣發
肺主宣發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通過氣化,宣散濁氣。如:“肺者生氣之原……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司清濁之運化。”如果肺宣發失常,不能宣散濁氣,可導致清陽不升,頭身困重,無汗等。如《素問·調經論》中記載:“上焦不通利,則皮膚致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
二是將脾傳輸之津液精微,布散全身。《黃帝內經太素·營衛氣別》云:“谷入胃已,精濁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氣,流溢五臟,布散六腑也。”脾胃運化所得的水谷精微,上輸于肺,通過肺的宣發功能,潤澤上焦,并與肺之清氣相結合,形成宗氣,而后布散全身。若肺氣虛弱或被邪擾,宣發不能,則脾之精微難以營養周身,而出現乏力、消瘦、動則氣短等癥。
三是宣發衛氣,以溫分肉,充皮膚,肥腠理,司開闔,調控汗液之排泄。正如《太平圣惠方·治肺氣頭面四肢浮腫諸方》所云:“夫肺者,內主于氣,外應皮毛。”衛氣依賴于肺氣的宣發作用。《靈樞·經脈》篇載:“(手)太陰者,行氣溫于皮毛者也。”若肺宣發衛陽之氣功能失常,則皮寒形冷,機體抵抗力下降而易患感冒等證。如臨床上一些患有呼吸相關疾病的老年患者形寒怕冷,這與肺不宣發衛氣有關,因而治療這類疾病重在溫通肺氣,以復宣發衛陽之功。
二、肺主肅降
肺主肅降亦體現于三個方面:
一是向下布散水谷精微,供濡潤臟腑之需。如《素問·經脈別論》曰:“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并行。”脾胃產生的水谷精微通過宣發功能上升,于胸中形成宗氣,而后又需通過肅降功能以布散全身。肺的宣發與肅降在布散水谷精微方面是一個過程的兩個環節。
二是布散宗氣至臍下,以資先天元氣。如《本草述鉤元·喬木部》云:“人身之肺氣猶天,其職司降,而有降即有收,自飛門至于魄門,皆一氣之所貫。”肺之肅降功能,除了將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外,還將其中一部分宗氣下納于腎。這一過程除了依賴腎本身之功能,亦有賴于肺的肅降功能。肺的肅降功能失調,則會影響腎之攝納,腎之精微難以資生元氣。
三是下輸水液于膀胱,以成生尿之源。《黃帝內經素問集注·經脈別論》有云:“肺應天而主氣,故能通調水道而下輸膀胱,所謂地氣升而為云,天氣降而為雨也。”若肺失肅降,水道不利,膀胱不能氣化,則水液內聚,而導致痰飲、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等癥。
《醫綱提要》云:“升降者,陰陽之性也。”宣發與肅降是陰陽的兩個方面,宣發與肅降相互制約,相互為用。宣發和肅降協調,則呼吸調暢,水谷精微正常輸布,水液代謝有常,所謂“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反之,則見呼吸失常和水液代謝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