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針灸甲乙經(jīng)》作者與版本

《隋書·經(jīng)籍志》所記“黃帝甲乙經(jīng)十卷”條下未注明作者,《舊唐書·經(jīng)籍志》則注曰“皇甫謐撰”。而先于此,初唐時楊上善、楊玄操已明確指出《甲乙經(jīng)》一書的編者為皇甫謐。關(guān)于《甲乙經(jīng)》的成書年代,據(jù)傳世本序文,當(dāng)成于魏甘露年間(256~259年)。
宋林億校本《甲乙經(jīng)》自北宋刊行后,南宋、金、元均未見重刊,現(xiàn)存最早刊本為明萬歷吳勉學(xué)??夺t(yī)學(xué)六經(jīng)》本。此本于萬歷二十九年(1601)收入?yún)敲銓W(xué)??夺t(yī)統(tǒng)正脈》叢書中,現(xiàn)存此書多系清代書坊重修本,斷版缺字較多,并可見較多的補版。又有明代藍格抄本,與“六經(jīng)本”非出自同一底本,可校補前者脫誤之處頗多,但此本非精抄本,前后體例不一,錯亂、殘缺之處也不少。《四庫全書》本與余云岫所引之所謂“嘉靖本”相吻合,也有一定參考價值。故??薄都滓医?jīng)》一書,當(dāng)以“六經(jīng)本”為底本,以“明抄本”作主校本,以“四庫本”作參校本。至于所謂“抄正統(tǒng)本”者,問題很多,作偽充古之跡顯然,不宜再作為校勘《甲乙經(jīng)》的依據(jù)。
該書前六卷主要論述臟腑、陰陽、氣血、經(jīng)脈、腧穴、診法、刺法刺禁等,相當(dāng)于基礎(chǔ)理論,可視為全書的總論,其中卷三“腧穴”輯自《明堂》,其他各篇多輯自《素問》、《靈樞》;后6卷則以病證為綱,論述各科諸疾的針灸治療,可視為全書的各論部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罗江县| 和田市| 曲麻莱县| 九江县| 孝昌县| 阳春市| 遵义市| 永登县| 喀喇| 大名县| 隆林| 景泰县| 雷波县| 胶州市| 临高县| 即墨市| 和平县| 峡江县| 延边| 福建省| 宁波市| 千阳县| 林甸县| 定南县| 楚雄市| 多伦县| 义乌市| 灵山县| 开远市| 马山县| 子洲县| 梨树县| 花垣县| 筠连县| 永年县| 得荣县| 托里县| 乐山市| 罗平县| 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