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科常見未分化疾病診療手冊
- 任菁菁
- 1224字
- 2020-02-19 18:26:43
第四節 初步處理
一、首診處理
1.對于突然起病且病情較重,伴高熱,長期發熱等考慮可能會危及生命的疾病,需立即送往醫院急診室,同時迅速簡要地了解病史。
2.對于非急癥患者且能及時到達病人家中的情況,需詳細詢問病史并進行體格檢查,發熱病人要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
(1)一般狀況檢查:生命體征,包括體溫、呼吸、脈搏、血壓以及神志狀況,皮膚有無黃染,有無皮疹、喉嚨腫痛、淋巴結腫大,頸部有無頸抵抗等。
(2)肺部、心臟、腹部詳細的視診、觸診、叩診和聽診,明確有無呼吸、泌尿、消化系統等感染。
(3)四肢關節、神經系統的檢查:關節有無紅腫熱痛,腦膜刺激征是否陽性等。
3.對于發熱患者給予對癥治療
(1)物理降溫:在沒有冷風直吹的情況下,脫去過多的衣服,使用35%~45%的酒精或溫水進行擦浴,主要是在大血管分布的地方,如前額、頸部、腋窩、腹股溝及大腿根部,這樣能達到退溫的效果。
(2)多喝開水,可適量飲用低糖飲品;進食易消化的食物。
(3)必要時予以退熱藥對癥治療。
4.如條件允許,可給予患者輔助檢查,一般可用的輔助檢查如下。
(1)血液檢查:血常規白細胞升高可能有感染或發炎,NAP(堿性磷酸酶)積分升高提示感染;C反應蛋白(CRP)的增加也可作為感染的佐證數據。
(2)尿常規病原體檢查(直接涂片、培養、特異性抗原抗體檢測分子生物學檢測等)。
(3)X線、B型超聲、CT、MRI、ECT檢查,組織活檢(淋巴結、肝、皮膚黏膜)、骨髓穿刺等。
二、后續處理
1.針對患者目前的情況給予飲食等相關指導,如多喝開水,可適量飲用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果汁;進食易消化的食物;適當體育鍛煉,增強心肺功能和機體抵抗力;必要時給予降溫處理。
2.如病人需入院或住院治療,應與??漆t生取得聯系,詳細了解病人的臨床診斷、治療經過、檢查結果以及醫囑,并于患者病后第一天或出院后第一天探視病人,詢問疾病改善康復情況。
3.對于出院后需長期調理的病人,應監督其遵囑執行,并定期監測。
4.推薦康復后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三、社區常用藥物
1.退熱藥
(1)復方對乙酰氨基酚片(散利痛):
口服,每次1~2片,每日3次。
(2)酚麻美敏(泰諾):
口服,每6小時一次,每次1~2片,24小時不超過4次。
(3)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
口服,每次1~2片,若持續發熱或疼痛,每8小時1次,24小時不超過3次。
2.抗生素
(1)頭孢類
1)頭孢呋辛酯片(西力欣):
每次250mg,每日2次。
2)頭孢克肟:
口服,每次0.1~0.2g,每日2次。
(2)大環內酯類
1)阿奇霉素(希舒美):
口服,飯前1小時或飯后2小時,首日每次0.5g,以后每日每次0.25g,服5日。尿路感染每次空腹服用1g。靜脈滴注:輸液直接靜脈滴注,每日0.2g~0.4g,或將本品0.5g用適量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再用5%GS(葡萄糖鹽水)或NS(生理鹽水)稀釋至250ml或500ml,250ml滴注1小時或500ml滴注3小時,每日1次,連用1~2天后,改用阿奇霉素口服制劑,每日0.25g,連用7~10天。
2)克拉霉素:
口服,每次0.25~0.5g,每12小時1次,療程7~14日。清除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推薦劑量為:(三聯用藥)克拉霉素0.5g,每日2次。緩釋片每次0.5g,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