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病例精析
- 黃燕 黃勝平
- 1255字
- 2020-07-10 12:31:27
王 序
人類社會自然和諧與健康的發展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一體化時代的主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而不同的中國人的哲學思維已滲透到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各領域。毋庸置疑,國學是國醫國藥的基礎,弘揚中醫藥學的原創優勢,從理念層面傳承創新至關重要。進而通過多學科多領域協作,整合資源更新技術手段與方法以保障中醫中藥確切的療效,使其自身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為此必須堅持發展中醫主體思想,搞好中醫藥學科建設,推動學術進步,將在國際競爭中擴大影響力。當代已進入大科學時代,中醫藥學許多問題的范疇、規模、資源和復雜性遠遠超出自身的能力,開展多元化、多學科合作成為中醫藥學進入國際科學前沿的重要途徑。綜合競爭實力漸成為現實中醫醫院立足市場的基本條件。因此,中醫必須緊密結合現代科學技術,與西醫學既有差異競爭又要互相補充,趨同發展,朝向構建統一的醫藥學努力,為人類健康開啟新思路、做出新貢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齡化,中風病的發病率在逐年上升,已經成為我國農村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和城市居民的第二位死亡原因。所以,進一步加大防治力度,盡快降低中風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成為當前一項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中風病具有高發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特點,且發病急、變化快、兇險多。因此,及時有效的救治和針對高危病因的預防措施是提高中風病臨床療效和降低中風病發生的最重要環節。
廣東省中醫院腦病學科在中風病防治領域積極認真地探索了一條“中西醫結合、內外科結合”的技術方法與學科發展的思路,堅持以中醫為主體,充分利用與融合西醫神經介入等技術,提高了中風病的臨床療效,從理念、技術、方法三個層面豐富和發展了中醫腦病學科建設的思路和手段,提高了中醫醫院的綜合實力。同時,也培養了一支多學科融合、具有復合型人才特點的中醫腦病學術隊伍。
《中西醫結合腦血管病介入治療病例精析》一書是這支中醫腦病學術隊伍運用中西醫結合、內外科結合方法診治中風病的臨床經驗總結。他們總結出中風病病機屬于臟氣虧虛為本,痰瘀互結為標。有鑒于神經介入或外科治療雖能在短時間內使血流運行通暢,發揮祛瘀“治標”作用,但臟氣虧虛之“本”卻仍然存在。而且從其對瘀血的強烈干預作用來看,類似中醫的“破血逐瘀”,有耗氣耗血之弊,進一步加重了臟氣不足之“本虛”,導致術后再灌注損傷和再狹窄的發生。本書可貴之處一是病例實錄,還有一些隨訪資料。國學國醫大師章太炎先生曾贊譽中醫對人類最大的貢獻莫過于醫案。再者是“述評”通過比較分析提出作者的新發現新見解以餮讀者。
該書作者通過詳盡的臨床資料分析,針對神經介入治療和神經外科治療對中風病病機和證候的影響,在圍手術期采用辨證治療,減少手術并發癥、減輕再灌注損傷、預防血管再狹窄和提高臨床療效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希望對從事中醫腦病臨床和科研工作的廣大醫護人員有所啟發和幫助。有感于作者群體辛勤耕耘、刻苦鉆研的科技成果應予輻射推廣,本書主編黃燕、黃勝平先生邀我作序確是對我的信任,當是互相勉勵,謹志數語,樂觀厥成。
中國工程院院士
中央文史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