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醫學與分子影像臨床應用指南
- 黃鋼
- 461字
- 2020-08-13 19:39:49
第1章 18F-FDG PET/CT顯像操作應用指南
18F-FDG PET/CT在惡性腫瘤診斷、分期以及療效評價和預后分析中的價值已經充分肯定。PET/CT顯像過程的質量控制、臨床適應證選擇以及腫瘤個體化特性等各方面因素均可能低估 18F-FDG PET/CT在腫瘤臨床應用中的價值。因此,特制定本指南,建立 18F-FDG PET/ CT顯像操作以及臨床適應證選擇的規范,幫助醫生建議、執行、評價和報告 18F-FDG PET/CT腫瘤顯像的結果,提高PET/CT影像的臨床應用能力。
為了便于讀者了解某一診斷性操作或治療的價值或意義,本指南對適應證的建議以國際通用的方式表達如下:
Ⅰ類:已經證實和(或)一致公認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療;
Ⅱ類:某診療措施的有用性和有效性證據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觀點;
Ⅱa類:有關證據和(或)觀點傾向于有用和(或)有效;
Ⅱb類:有關證據和(或)觀點尚不能充分說明有用和(或)有效;
Ⅲ類:已經證實和(或)一致公認某診療措施無用和無效,并在有些病例可能有害,不推薦應用。
對證據來源的水平表達如下:
證據水平A:資料來源于多項隨機臨床試驗或匯總分析;
證據水平B:資料來源于單項隨機試驗或多項非隨機試驗;
證據水平C:專家共識和(或)小型試驗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