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翁維良活血化瘀十二法作者名: 李秋艷本章字數: 2648字更新時間: 2020-03-06 17:12:11
一、和血類藥物
1.赤芍
【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寒。歸肝經。
【作用功效】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主治病證】
用于治療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目赤腫痛、癰腫瘡瘍、肝郁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打損傷等癥。
【翁老經驗】
赤芍為翁老臨床最常用的活血化瘀藥之一,具有活血柔肝、養陰清熱作用,但柔肝作用比白芍弱,活血作用與丹參類似,且有清熱涼血的作用,尤其適用于血熱瘀滯所致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心肌病、腦血管病等。翁老亦常赤芍和白芍同用,因白芍偏于鎮靜止痛,兼有補性,故補血養陰,宜加白芍。赤芍入肝經,對肝郁氣滯血瘀或氣郁化熱之瘀滯更適合,因涼肝則通順血脈,肝主血,入肝行血,故散瘀血,行血涼血,則癰腫自消;肝開竅于目,目赤者肝熱也,酸寒能涼肝,故治目赤;以其能主降,善行血滯,調女人之經,消瘀通乳;以其性稟寒,能解熱煩,祛內停之濕,利水通便。故凡因瘀血而引起的疼痛或煩熱,翁老都用赤芍,赤芍亦為翁老自制冠心3號方的主藥。翁老常用量12g。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赤芍的處方272首,涉及中藥174味?;谥嗅t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55%、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赤芍為核心藥物,涉及生黃芪、丹參、郁金、川芎、紅花等6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55%的含有赤芍的處方中(圖3-2)。

圖3-2 以赤芍為核心的藥物組合
2.丹參
【性味歸經】
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
【作用功效】
養血活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
【主治病證】
適用于所有部位的血瘀證如心胸、脘腹疼痛及癥瘕痞塊等。
【翁老經驗】
丹參尚善調經水,為婦科調經要藥,用于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或產后小腹瘀滯疼痛。《婦人明理論》有“一味丹參,功同四物”的記載,是說丹參具有養血活血的功效,有補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損傷正氣的功效。丹參活血作用比當歸強,而補血作用與當歸類似。翁老臨證十分注意用藥安全性,故丹參以其療效好、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成為翁老治療心血管疾病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和血類藥物之一,廣泛應用于各種血瘀證,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壓、高脂血癥、更年期等各類疾病有血瘀表現者。翁老常用量12~15g。

圖3-3 以丹參為核心的藥物組合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丹參的處方248首,涉及中藥174味?;谥嗅t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55%、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丹參為核心藥物,涉及生黃芪、赤芍、郁金、川芎、紅花等6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55%的含有丹參的處方中(圖3-3)。
3.生地
【性味歸經】
味甘、苦,性寒。歸心、肝、腎經。
【作用功效】
補血活血,清熱涼血,養陰潤腸。
【主治病證】
用于熱入營血、身熱口干、神昏舌絳,血熱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內傷消渴,熱傷津液、腸燥便秘。
【翁老經驗】
生地為補血活血藥,活血作用較弱,但有滋陰、潤腸作用,補五臟不足,為常用藥,翁老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肌炎、心肌病、腦血管病、習慣性便秘等血瘀證伴失眠、盜汗、潮熱、消渴、便秘的陰虛內熱患者,翁老常用量12~20g。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生地的處方81首,涉及中藥137味?;谥嗅t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60%、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生地為核心藥物,涉及生黃芪、丹參、郁金、赤芍等5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60%的含有生地的處方中(圖3-4)。

圖3-4 以生地為核心的藥物組合
4.雞血藤
【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溫。歸肝、脾經。
【作用功效】
活血補血,調經,舒筋活絡。
【主治病證】
用于治療血虛經閉、失眠、頭暈耳鳴、風濕痹痛、跌撲損傷、各種貧血、血小板減少癥等。臨床上被廣泛用于風濕性心臟病、貧血、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管痙攣性頭痛、頑固性失眠、面神經麻痹、重癥肌無力、月經不調、痛經、風濕性關節炎等的治療。
【翁老經驗】
雞血藤具有活血通絡,略有補血養血作用,故翁老多應用于血虛兼有血瘀的冠心病、高血壓、心律失常、中風等老年人或女性患者。翁老常用量15g。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雞血藤的處方63首,涉及中藥132味。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55%、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雞血藤為核心藥物,涉及生黃芪、丹參、郁金、川芎、紅花、赤芍等7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55%的含有雞血藤的處方中(圖3-5)。

圖3-5 以雞血藤為核心的藥物組合
5.當歸
【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
【作用功效】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主治病證】
用于治療血虛萎黃、心悸失眠、血虛血瘀之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癰疽瘡瘍、風寒痹痛、血虛腸燥便秘等癥。
【翁老經驗】
當歸補血活血,通補兼施,為血瘀證治療中的主要藥物之一,有血中之圣藥之稱。翁老廣泛應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更年期、心肌病、貧血、月經病等有頭暈、耳鳴、目眩、心動悸、胸悶痛、月經不調、腸燥便秘等癥狀者,翁老常用量12~15g。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當歸的處方37首,涉及中藥135味?;谥嗅t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50%、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當歸為核心藥物,涉及赤芍、郁金、柴胡、丹參、五味子、茯苓、生黃芪等8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50%的含有當歸的處方中(圖3-6)。

圖3-6 以當歸為核心的藥物組合
6.丹皮
【性味歸經】
味苦、甘,性微寒。歸心、肝、腎經。
【作用功效】
清熱涼血,活血散瘀。
【主治病證】
用于治療溫病熱入營血所致發斑、吐血、衄血;溫病傷陰,陰虛發熱,夜熱早涼、無汗骨蒸、血滯經閉、痛經,跌打傷痛、癰腫瘡毒等癥。
【翁老經驗】
《本草綱目》稱丹皮有“和血、生血、涼血、治血中伏火、除煩熱”等作用?!侗静萁浭琛费阅档ぁ靶烈陨⒔Y聚,苦寒除血熱,入血分涼血熱之要藥也”;朱丹溪認為丹皮可除“無汗骨蒸”;還有醫家提出丹皮有瀉陰胞中之火和除心火的作用?,F代研究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壓、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心肌及腦缺血再灌注性損傷、保護心肌細胞、促進微循環、增強機體免疫作用。所以翁老用之治療肝郁火旺而致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更年期綜合征、高血壓、動脈硬化、發熱(下午較甚)、盜汗或自汗、頭痛目澀、面赤口干、月經不調以及損傷等各類疾病。常配伍柴胡、梔子清肝熱;血瘀重,配川芎、赤芍、丹參等;肝陽上亢加決明子、菊花、鉤藤;陰虛發熱,配地黃、青蒿、鱉甲;血脈不通時加桂枝。翁老常用量12g。
檢索翁老2015年1月至5月333診次門診處方,含有丹皮的處方26首,涉及中藥92味?;谥嗅t傳承輔助平臺(V2.5),在支持度55%、置信度0.9條件下,即以丹皮為核心藥物,涉及天麻、葛根、菊花、赤芍、郁金、茯苓等7味中藥的組合至少出現在55%的含有丹皮的處方中(圖3-7)。

圖3-7 以丹皮為核心的藥物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