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yī)學科研思維與方法
- 吳移謀 王毅
- 4080字
- 2020-03-06 16:50:31
第六節(jié) 提高科研項目申請書撰寫質(zhì)量的要點
科研項目申請書是項目評審專家考核、評價該項目是否符合資助條件的依據(jù)。申請書質(zhì)量的好壞是直接影響項目能否獲得資助的重要因素。申請書的撰寫要認真,要做到簡明、準確、實事求是,以項目的評審標準為依據(jù),充分體現(xiàn)項目的科學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和特色。在撰寫申請書時,首先要仔細閱讀申請書的撰寫說明,理解申請書中各欄目的具體要求和相互聯(lián)系,然后再著手撰寫。
前面已詳細說明了申請書撰寫的基本要求,具體到撰寫內(nèi)容時,還要注意以下提高撰寫質(zhì)量的要點。
一、提高報告正文前相關內(nèi)容撰寫質(zhì)量的要點
(一)項目名稱
一個好的項目名稱應具有能體現(xiàn)項目創(chuàng)新性、新穎醒目、獨特具體、明確易懂、感染力強、包含主要關鍵詞、字數(shù)適中等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項目名稱要有新意,新意包括:新思想、新概念、新構思、新理論、新方法、新技術等。因此對項目名稱要字斟句酌、反復修改,使其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吸引評審專家的高度關注。
在斟酌項目名稱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項目名稱不要與已有項目名稱雷同,否則評審專家會認為項目沒有創(chuàng)新。
2.項目名稱給出的研究內(nèi)容要屬于資助方的資助范圍 例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般不會資助名稱為“×××藥物的生產(chǎn)新工藝研究”的科研項目,因該項目是應用研究項目,不屬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范圍。
3.項目名稱中要盡量避免使用一些泛泛而談的詞語 如“×××的實驗開展”“×××的探索性研究”等,同時要盡量避免使用難懂的縮略詞語、會引起歧義的模糊詞以及成串過長的專有名詞。
4.項目名稱不宜過大或較含糊 例如,“×××植物提取物的抑癌活性及機理研究”名稱就過大、較含糊,一般不會被資助。
(二)項目摘要
項目摘要是項目申請書的核心部分,要在規(guī)定的字數(shù)內(nèi)準確、清晰、簡潔地表達項目的研究計劃。要使評審專家通過摘要的閱讀就能認識到項目的核心要旨和所蘊含的科學價值與創(chuàng)新性,就必須對摘要進行千錘百煉,使其達到精練簡明、語意確切、條理清晰、結構嚴謹?shù)囊蟆R粋€好的項目摘要應該能夠回答以下五個方面的核心問題:①項目的必要性和創(chuàng)新如何;②項目的核心研究內(nèi)容有哪些;③項目擬解決的科學問題是什么;④項目研究會取得什么樣的結果和目標;⑤項目的研究結果有什么意義。要使摘要能夠回答這些問題,在撰寫摘要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摘要一般可按下面的寫法進行 首先可用一到兩句話(50字左右)指出項目的立項依據(jù)。然后用200字以內(nèi)的篇幅敘述擬開展的研究內(nèi)容和使用的方法,可用“用×××方法進行×××研究”“探索/證明×××問題”等類型的語句。接著用100字左右的篇幅敘述可能取得的研究結果、目標及創(chuàng)新。最后可用一到兩句話(50字左右)說明研究的意義,可用“對闡明×××機制/提示×××規(guī)律有重要意義”“為×××研究提供思路”等類型的語句。
2.項目摘要必須包含本項目所有的關鍵詞 如寫的摘要中某一關鍵詞未出現(xiàn),則要么是此關鍵詞是不必要的,要么是摘要寫得有問題。
3.項目摘要應該與項目名稱和報告正文要保持連貫性和一致性。
(三)項目組主要參與者
在填寫項目組主要參與者信息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參與者年齡要合適,老、中、青三代搭配合理,特別是中、初級要多一些,避免頭重腳輕,避免全部都是教授或者全部都是研究生的極端情況。
2.項目成員分工一定要明確,前后背景一致,參與時間一般在6~10個月以上,骨干參與時間太短則會讓評審專家認為難以完成。
3.參與者學歷最好涵蓋研究生、博士、博士后,職稱最好覆蓋從初級到高級。
4.參與者可多一些,人員名單能填滿盡量全部填滿,以體現(xiàn)團隊研究實力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四)經(jīng)費申請表
一般來說,費用支出比例最好按照常規(guī),具體如下:人員費5%、管理費5%、實驗材料費用60%~70%、儀器費<10%、合作費<10%,可適當微調(diào),不可變得太離譜。
申請書對各項費用都必須詳細逐項解釋,并且預算依據(jù)要符合市場規(guī)定和市場行情,如人員費中的人均費用要詳細說明等。
由于科研經(jīng)費主要用于研究,為避免專家對申請者基礎條件的質(zhì)疑,原則上不購置昂貴的儀器設備,如確有必要購置易損耗的,應當對擬購置設備的必要性、現(xiàn)有同樣設備的利用情況以及購置設備的開放共享方案進行單獨說明。
二、提高報告正文撰寫質(zhì)量的要點
(一)立項依據(jù)
立項依據(jù)必須論證充分,突出項目的科學價值(意義)、創(chuàng)新性和思路。
立項依據(jù)通常包括三個方面:①從重要性引出科學問題;②由研究動態(tài)說明別人的研究瓶頸、存在的問題及你的創(chuàng)新思路或者你的科學假說;③實現(xiàn)所提出項目預期目標后的重要意義(價值)。
立項依據(jù)一般可按以下流程進行撰寫:
1.首先論述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和熱點(可用一到兩段話作為引子)。
2.現(xiàn)狀中尚未解決的問題(難點、盲點、痛點往往就是科學問題)。
3.根據(jù)文獻和預實驗結果形成假說,可以把申請者部分研究基礎放到立論依據(jù)(重點體現(xiàn)其過渡的邏輯性,確實能自圓其說)。
4.本研究打算進行的研究工作(擬行方案確實可以實現(xiàn))。
5.本課題的意義和創(chuàng)新之處(含蓄、自信地表達價值和意義)。
其中提出的科學問題,必須是本項目擬解決的問題,并且必須是本項目能解決的問題,絕不宜過多,一個項目要能基本解決一個科學問題即可,切忌貪大求全、面面俱到。
論證過程要圍繞項目的主線展開并貫穿始終,如果選擇分子生物學機制的問題展開研究,就需要給出自己對目前通路和分子相互作用的理解和認識,以何種思路去研究,并給予令人信服的論證和說理。再譬如,如果研究癌淋巴轉移機制,敘述過程就不能離開這條線,在邏輯上密切相關,要始終圍繞結構特征這個科學問題,通過翔實有力地分析,表述清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與他人以往工作不同之處,比他人研究新穎之處,唯此才能使論證令人信服。切記不可輕易批判或貶低他人觀點以抬高自己,否則雖然看似旗幟鮮明,但往往可能會弄巧成拙。
注意事項:
1.撰寫環(huán)節(jié)對于相關基礎理論、專有名詞、英文縮寫必須解釋并標注清楚。
2.可分段落書寫,用小標題,內(nèi)容上有關聯(lián),體現(xiàn)邏輯性。切記書寫要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圖文并茂。
3.不要提無關的話題,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準干練、專業(yè)并專注。寫得太冗長往往會掩蓋重點,導致論證過程不清晰。
4.強調(diào)部分可用加粗、下劃線、邊框、字符底紋等引起重視和注意。
5.邏輯思路要清晰,可適時總結。一張表或圖往往勝過十行文字的描述。
6.參考文獻要新(最好為近3~5年),最好為國內(nèi)外高水平期刊的經(jīng)典文獻,格式要一致。可以引用申請者自己的文獻,表明自己在該問題有研究地位。
(二)項目的研究內(nèi)容、研究目標以及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
項目的研究內(nèi)容要從研究方面、范圍、角度、水平來闡明如何開展本項目的研究。對每個方面要闡明選擇什么樣的可供考核的技術指標。闡述時要層次分明、前后關聯(lián)、步步深入,可采用小標題的形式。不要將研究內(nèi)容寫成對研究方法或具體實驗的闡述。
研究目標的撰寫中要注意研究目標一定要具體,目標不要太大、太空,也不宜太多,一般不宜超過3個。注意不要將研究目標與發(fā)表論文、獲獎等研究成果相混淆。
在闡述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時,一定要提煉出科學問題來。要注意關鍵科學問題不等同于關鍵技術,同時要明確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能通過本研究得以解決。擬解決的關鍵科學問題不宜超過2個。
(三)擬采取的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研究方法
在撰寫該部分時要明確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解決該問題的已經(jīng)過驗證的可靠、正確的方法,并且在項目允許的時間和現(xiàn)有硬件支撐條件下,用這些方法完成研究內(nèi)容是可行的。盡可能地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和方法。
撰寫研究方法時可按研究內(nèi)容的層次寫,可用小標題區(qū)分層次,小標題應盡量與研究內(nèi)容一致。所用的研究方法如為通用方法則略述即可,如不是通用方法則要適度詳寫。撰寫研究方法的順序要與技術路線一致,分步進行。
2.技術路線
書寫可用流程圖或示意框圖表示,路線中的各步驟要按實驗過程依次簡要敘述,每一步驟關鍵點要講清楚,要具有可操作性,其中要說明可能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技術路線要清晰、簡練,要與研究內(nèi)容一致,將內(nèi)容串起來。
3.實驗手段
在闡述實驗手段時要闡明是通過何種實驗手段達到試驗目的和獲取試驗結果的。所采用的實驗手段要有先進性,要能得到預期的實驗結果。一般應盡可能地使用成熟的或已證實可行的實驗手段。如是自己新創(chuàng)或發(fā)明的實驗手段,則要有相應說明。
4.關鍵技術
是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關系著整個實驗成敗的核心技術,闡述時要說明其主要技術特征和指標、控制條件和掌握程度、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措施。關鍵技術不能太多,只能一到兩個,而且要準確、具體,緊緊圍繞研究內(nèi)容和方法。
5.可行性分析
對研究方案中的關鍵步驟、新的或關鍵的技術方法、實驗中涉及的實驗動物模型的建立等技術問題以及對可能出現(xiàn)問題的解決措施及實施方案,都要在理論、實踐、前期基礎、人員技術和實驗條件等方面做可行性的分析。
(四)項目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
要從分析與前人研究的不同點和項目自身的特點著手凝練出項目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之處,可以從學術思想的新穎性、研究思路的特色、實驗設計的特色、技術方法的先進性、科學意義的獨特性等幾個方面進行凝練。特色和創(chuàng)新點要實事求是,應在充分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提出。闡述項目的特色和創(chuàng)新之處要精煉、到位、可信。特色和創(chuàng)新點不宜過多,一般2至4條較為適宜。
(五)年度研究計劃及預期研究成果
撰寫年度研究計劃時每一工作單元的研究內(nèi)容應具體、可行,并有明確、具體、客觀的進度考核指標。對有特殊要求的實驗內(nèi)容的安排時間應合理。各工作單元之間應具有連續(xù)性。
撰寫預期研究成果時不要籠統(tǒng)地只說明發(fā)表了高水平論文,最好具體寫明SCI或國內(nèi)核心期刊。可將擬申報若干項專利、培養(yǎng)若干名研究生作為預期研究成果,但不宜將獲獎作為預期研究成果。
(六)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
撰寫內(nèi)容要突出申請人和項目組主要成員與本項目相關的研究工作積累和取得的成績,特別是要突出申請人在近期研究工作中最精華、最有成就的工作積累。要將與項目直接相關的研究積累發(fā)表的研究論文和取得的其他重要成果放在突出位置重點介紹。
撰寫工作條件時一般應直接指出已具備擬開展研究的工作條件。對于不具備的實驗條件一定要有可信服的佐證說明具有明確的解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