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實用美容皮膚科學
  • 何黎 鄭志忠 周展超
  • 1687字
  • 2020-08-13 19:22:10

第十五章 毛囊皮脂腺單位與微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人體微生態(tài)
人體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的器官如皮膚、外耳道等均有微生物的存在。微生物種類繁多,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且數(shù)量巨大,約為人體總細胞數(shù)的10倍,通過多種方式影響人體,同時又受到多種內外因素的影響,形成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人體微生物分為兩種,一種是生活在健康人體各部位,能發(fā)揮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種群,稱為正常菌群;有些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引起人的疾病,稱為條件致病菌。正常菌群、條件致病菌與宿主之間,以及與周圍環(huán)境之間存在種種密切復雜的關系,組成了人體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常的人體微生物具有拮抗致病菌作用、免疫作用、營養(yǎng)作用、排毒作用、抗腫瘤作用及抗衰老作用等多種生物學功能。因此正常微生物群被認為是一個新的人體生理學系統(tǒng)。
二、皮膚微生態(tài)
皮膚微生態(tài)系統(tǒng)由人體皮膚厚度決定,一般為2mm。主要的菌屬是棒狀桿菌屬、丙酸桿菌屬及葡萄球菌屬,優(yōu)勢種群丙酸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常住菌。此外,皮膚不同的解剖部位解剖結構如毛囊、皮脂腺、頂泌汗腺及小汗腺,以及不同的生理狀態(tài)如潮濕、溫度、pH值和脂質等條件,也決定了棲居微生物的種群差異,如前額主要棲居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瘡丙酸桿菌,而腋窩主要棲居人葡萄球菌和丙酸桿菌等。皮膚表面微生物群落形成的生物屏障是人體第一道極其重要的保護屏障,有營養(yǎng)作用及參與皮膚細胞代謝、保持皮膚生理功能和自凈功能。
皮膚微生態(tài)在正常情況與人體和諧共處,共同維護機體的正常運轉。但在年齡變化、生活方式改變、遺傳變化、飲食變化、皮膚過度清潔及藥物等作用下會出現(xiàn)失調,導致微生物之間,或者微生物與宿主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引起疾病發(fā)生,如痤瘡、銀屑病、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瘡及特應性皮炎等。
三、毛囊皮脂腺單位與皮膚微生態(tài)
毛囊皮脂腺單位是由皮膚附屬器毛囊和皮脂腺共同組成的皮膚結構,皮脂腺開口于毛囊并通過毛囊分泌脂質,構成皮脂的主要成分。毛囊皮脂腺單位不僅富含脂質,同時充滿各種各樣微生物。細菌包括痤瘡丙酸桿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厭氧嗜脂的丙酸桿菌是毛囊皮脂腺單位中的優(yōu)勢菌群,此外,具有嗜脂性的馬拉色菌和節(jié)足動物蠕螨也大量存在于毛囊皮脂腺單位中。
微生物在維護毛囊皮脂腺單位正常生理功能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丙酸桿菌可將皮脂中甘油三酯分解成短鏈的游離脂肪酸,不但對皮膚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假絲酵母菌和皮膚癬菌等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i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也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此外,表皮葡萄球菌能分泌自溶酶,可溶解一些潛在致病菌和過路菌,對保持常住菌的穩(wěn)定性,維持微生態(tài)平衡起重要作用。毛囊皮脂腺單位中的各種微生物與機體和環(huán)境和諧相處,維持平衡,參與生物學尤其是皮膚免疫功能,但當平衡受到破壞時,導致毛囊皮脂腺單位相關疾病的發(fā)生,痤瘡與玫瑰痤瘡就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疾病。
四、毛囊皮脂腺單位微生物相關性皮膚疾病
(一)痤瘡
痤瘡是最具有代表性的毛囊皮脂腺單位微生物相關皮膚病,目前認為痤瘡丙酸桿菌在早期通過水解甘油三酯產生游離脂肪酸、釋放水解酶及通過刺激機體產生抗體等機制誘導痤瘡發(fā)生。此外,也都有個例報道和研究在痤瘡患者皮損中檢測到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消化道鏈球菌及棒狀桿菌等,但他們與痤瘡之間的關系仍有待更多的研究加以驗證。
(二)玫瑰痤瘡
玫瑰痤瘡是一種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皮膚血管功能失調及毛囊皮脂腺單位慢性炎癥性皮膚病。毛囊蠕螨的發(fā)生是目前已知最明確的微生物因素,微生物介導的免疫尤其是天然免疫在玫瑰痤瘡的發(fā)生機制中起到了核心作用。除毛囊蠕螨外,也有報道皮膚中奧列倫芽孢桿菌桿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瘡丙酸桿菌和肺炎衣原體等微生物也參與了玫瑰痤瘡的發(fā)生。
五、結語
正常微生物群是一個新的人體生理學系統(tǒng),皮膚微生態(tài)是人體微生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毛囊皮脂腺單位特有的嗜脂厭氧環(huán)境導致大量的正常微生物菌群存在。正常情況下,毛囊皮脂腺中的各種微生物之間及與機體和環(huán)境之間和諧相處,維持毛囊皮脂腺單位的生理平衡,尤其在調節(jié)皮膚免疫功能方面。當平衡在各種內外因素作用下受到破壞,會導致毛囊皮脂腺單位相關疾病如痤瘡的發(fā)生。
(鞠 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宁津县| 东宁县| 崇明县| 榆林市| 祁东县| 乳源| 柳江县| 隆德县| 和林格尔县| 张掖市| 文登市| 区。| 寻乌县| 若尔盖县| 阿拉善盟| 绍兴市| 商城县| 普兰县| 沁源县| 泊头市| 临漳县| 大方县| 毕节市| 和硕县| 内江市| 日土县| 开江县| 永平县| 英德市| 徐水县| 永昌县| 榕江县| 四川省| 康马县| 新竹市| 淮阳县| 营山县| 绍兴市| 沧源|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