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五 膏方的服用季節

一般認為膏方適宜于冬季服用(傳統上從冬至開始服用到春節或立春前),跨度約1個半月左右。這是由于經典的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機能隨著四季氣候的變化而表現出不同的生理狀態,中醫養生最重要的一個觀念就是人要順應氣候的變化進行自身的保養,通俗的講就是什么時候就應該干什么事情,例如夏天天熱就是要讓身體出些汗,發散體內的陽氣,而不是長時間躲在空調環境中使陽氣郁積在體內;冬天天冷就應該加強保暖,而不要為了漂亮穿著單薄損傷陽氣。這就是《黃帝內經》里告訴我們的要“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冬季氣候寒冷,有利于物質的儲存,所以對于人體來說這時候也是處于一種封藏的狀態,此時進補也就特別有利于補益藥物的吸收,我們稱之為“填精”,就是補養人體的精氣,這就是為什么一般我們選擇在冬季服用膏方。當然這也和以前的存儲條件有關,以前由于沒有冰箱,冬季制作膏方不容易變質腐壞。
以上講的是針對一般的養生保健、延年益壽所適用的原則。但是如果是因為慢性疾病的調養、體質的調整、手術后的康復則可以隨時進行膏方調養。比如一些疾病容易在秋冬季發作,很多肺部的疾病如感冒、支氣管炎、哮喘等,則可以在初秋天氣轉涼就開始服用膏方,立春后乍暖還寒時候也可以服用,這樣其實更有利于癥狀的預防和控制。盛夏季節潮濕悶熱,不太適合家庭自行服用膏方調養,因為這時濕氣較重,妨礙吸收,往往容易適得其反(如果有特殊需要的話應當求治于專業中醫機構,目前有些中醫院開設夏季膏方門診)。
另外,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差異很大,也應該根據當地實際的氣候特點選擇合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