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篇 關節(jié)置換術加速康復麻醉管理

第六章 麻醉前評估及處理

第一節(jié) 麻醉前評估

圍術期麻醉管理是加速康復(ERAS)中很關鍵的組成部分,與病人重要臟器的功能恢復和維持、不良反應或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住院時間等影響康復的因素息息相關。髖、膝關節(jié)置換術(THA/TKA)病人多為中老年,心肺等重要臟器合并癥多,麻醉醫(yī)師參與其圍術期管理,以期提供最適宜的手術條件,優(yōu)化病人全身情況,促進病人快速康復。麻醉前需對病人進行盡可能的全面評估,可為麻醉管理做好充分準備,從而降低麻醉相關風險,提高安全性。
一、麻醉前評估的內容
1.病史采集
需對病人進行詳細的病史采集,了解病人主訴、現(xiàn)病史、并存疾病如高血壓、COPD、糖尿病等、目前用藥情況、過敏史、家族史尤其是有無惡性高熱史以及既往疾病和手術史等。病史的采集關系到麻醉方式的選擇和風險的控制,例如COPD肺功能受損病人需考慮到若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術后難以拔管,而可選擇椎管內麻醉或神經阻滯;有過敏史病人需避免易導致組胺釋放的藥物如阿曲庫銨;家族中有成員發(fā)生過惡性高熱的病人應避免使用誘發(fā)惡性高熱藥物如司可林、吸入麻醉藥等;既往術后發(fā)生惡心、嘔吐(PONV)的病人需加強防治,避免應用易于導致PONV的藥物如笑氣、曲馬朵等。此外,還須了解病人目前情況,有無上呼吸道感染或COPD急性發(fā)作、有哮喘病史者最近一次發(fā)作是什么時候、近3個月內有無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發(fā)生等。
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針對手術病人的總體情況提出了評估病人手術風險的ASA分級,Ⅰ級代表正常健康不吸煙不飲酒的病人;Ⅱ級代表合并輕度系統(tǒng)性疾病病人如吸煙、肥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等;Ⅲ級代表合并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病人如未控制的高血壓和糖尿病、起搏器植入、術前3個月以上發(fā)生心肌梗死等;Ⅳ級代表合并嚴重系統(tǒng)性疾病且危及生命者,如感染性休克、嚴重瓣膜疾病、持續(xù)透析、術前3個月以內發(fā)生心肌梗死等;Ⅴ級代表若不行手術則可能死亡的病人,如嚴重創(chuàng)傷、胸/腹主動脈瘤破裂等;Ⅵ級代表腦死亡病人。ASA分級越高表示病人圍術期死亡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越高。
2.查體
查體需關注病人的總體情況、意識狀態(tài)、基本生命體征、心肺等重要臟器功能、是否有困難氣道以及目前疼痛情況等。
氣道評估是麻醉科查體的重點。需關注病人的張口度、甲頦距、有無牙齒松動、缺失、可卸下的義牙以及頸椎活動度等。因強直性脊柱炎或類風濕關節(jié)炎而行關節(jié)置換者,病變常累及頸椎,導致頸部活動度降低或無法活動,需按照困難氣道準備,必要時應用纖支鏡。
3.術前檢查需充分
所有病人術前均應行三大常規(guī)、血生化、凝血功能、心電圖、胸部X線片檢查等。若有心電圖異常,結合病人年齡及病史,可考慮做進一步心臟方面的檢查如動態(tài)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肌核素掃描、冠狀動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等。有長期吸煙史、胸部X線片提示雙肺有異常者,可進行肺功能測定、胸部CT等檢查。
二、術前病人身體狀況的優(yōu)化
病人身體狀況的優(yōu)化是保障術后快速康復的重要因素。術前疼痛劇烈的病人需早期鎮(zhèn)痛,可采用口服鎮(zhèn)痛藥或神經阻滯的方法進行。指導病人進行咳嗽、排痰、深呼吸等促進肺功能康復的鍛煉。若病人有深靜脈血栓或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可考慮術前抗凝治療。維持病人術前血壓和血糖的相對平穩(wěn),術前不停用抗高血壓藥物,口服降糖藥或胰島素須停用。

(廖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体育| 娄烦县| 宁蒗| 东源县| 孝感市| 晋江市| 永宁县| 玛纳斯县| 泽州县| 琼结县| 鄄城县| 大田县| 定结县| 琼中| 新巴尔虎右旗| 莱阳市| 新兴县| 历史| 门源| 昌江| 禹州市| 惠东县| 黔西县| 广东省| 通城县| 乌恰县| 湛江市| 德化县| 墨玉县| 彭阳县| 泸州市| 石狮市| 南澳县| 汉沽区| 玉龙| 旺苍县| 金昌市| 沙河市| 三都| 甘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