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關節置換術加速康復與圍術期管理
- 裴福興 翁習生
- 1166字
- 2020-02-28 20:34:18
第三節 抑郁及抑郁綜合征
一、概述
“抑郁”是一種常見的負性情緒,幾乎所有個體都會在目標受阻或遭遇喪失性事件時出現,但這種反應正好說明該個體對自己的行為沒有喪失希望和所賦予的意義,并不屬于精神衛生臨床上所指的病理性抑郁綜合征,應注意區別。病理性抑郁綜合征指缺乏相應的客觀因素下而出現的抑郁心境,其核心應該強調病人認知的改變,即不能賦予對生活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上出現情緒低落以及興趣缺失等癥狀。病理性抑郁的產生同樣為多元化因素,具體應該包括:①遺傳因素;②重大心理社會因素為誘發因素;③認知功能異常:由下丘腦功能異常以及海馬等組織的損害引起。病理性抑郁問題同樣廣泛存在于老年群體中。抑郁對于老年個體的應激能力、治療依從性、康復能力削弱,故應成為圍術期關注的問題。
二、臨床表現
1.情緒低落 抑郁心境主要強調病人的壓抑體驗而非憂傷或沮喪,以抑郁情緒持續存在2周為基本標準。
2.興趣缺失。
3.“三無”癥狀是指病人出現無望、無助和無價值感。
4.“三自”癥狀即是自責、自罪、自殺。
5.自殺癥狀。
6.認知方面的可伴隨癥狀 可出現感知覺敏感性下降、幻覺、妄想以及注意力下降等。
7.意志行為的減退和抑制。
8.軀體方面的可伴隨癥狀 胃脹、乏力等表現為器官功能減弱的抑制性軀體癥狀。
9.睡眠方面的可伴隨癥狀 病理性抑郁的特征性失眠主要是早醒,其他可表現為過度睡眠或睡眠節律晝夜顛倒。
三、實驗室檢查
1.神經內分泌軸改變
2008~2010年,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孫學禮教授牽頭負責的國家科技部“十五”支撐項目結果提示:甲狀腺功能軸(HPT軸)的異常與抑郁綜合征的聯系更為密切。
2.功能影像學研究結果的意義
抑郁障礙病人存在海馬、杏仁核以及前額葉皮質的體積縮小、神經膠質密度降低以及血流量改變、糖代謝異常等情況。
3.多導睡眠圖研究結果的意義
近30年的抑郁多導睡眠圖研究結果提示,一組快眼動睡眠指標的改變是病理性抑郁的重要電生理標志。
四、診斷標準
對于外科臨床病人來說,符合以下特點的病人應該給予重視或應該針對抑郁進行醫學干預:
1.癥狀學標準 符合上述臨床表現中1~9條中的至少5條癥狀,并且至少一項為條目1或2,抑郁嚴重程度可以使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估(表5-3-1,表5-3-2)。
2.出現抑郁癥狀影響病人的社會功能,或影響治療依從性,或已經給病人造成明顯痛苦的情況。
3.若參照標準1與2,并使用推薦方案(詳見本節“抑郁綜合征的治療”)治療1周無效者,需請精神專科人員會員或轉診。
表5-3-1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近2周)

續表

表5-3-2 WCPA軀體癥狀分類量表(具體可參見孫學禮所著《臨床軀體癥狀的心身醫學分類及診療共識》)

續表

五、治療
無論是抑郁情緒還是興趣缺失都是以病人的認知改變為基礎,即不能賦予對生活的意義,故抑郁綜合征的治療需要改善抑郁情緒并聯合改善認知的藥物。具體方案為SSRIs或SNRIs+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物+苯二氮
類藥物,具體的藥物選擇以及注意事項可參見表5-2-2。

(郭菁 孫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