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后記

輸血發展史歷經數百年變遷,其發展過程經歷了從神秘到科學,從積累經驗到發展成為現代輸血醫學,其中充滿了曲折和艱辛。交叉配血技術的發展是伴隨臨床輸血史一起發展的,也經歷了無數次改革和飛躍,尤其是自從發現人類紅細胞血型以來,交叉配血的歷史才真正開始,從最初的鹽水凝集法到抗球蛋白法是一次飛躍,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應用的電子交叉配血使交叉配血技術正在經歷著又一次飛躍。當今電子交叉配血并不局限于紅細胞成分,器官移植術前的組織配型試驗也已經從實驗室配型發展到電子配型(或虛擬配型),在臨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血小板輸注從以前的盲目輸注,發展到輸血前血小板交叉配型以提高輸血有效性,最近也有采取軟件系統實施電子血小板配型(或虛擬配型)并在臨床應用的報道;建立獻血者血小板血型庫,通過軟件系統為受血者選擇血小板抗原基因分型相同的獻血者,實際上也是電子配血。
回顧交叉配血技術的發展史,我們不難發現,新舊技術的更替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是技術潮流發展的必然,也是技術進步從量變到質變的結果。面對技術發展和變革,醫務工作者必須順應發展的必然趨勢,勇于摒棄習慣了的“經典”,敢于接受新的挑戰,轉變觀念,更新知識,成為電子交叉配血技術發展和應用的領頭人。21世紀是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增強了人們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信息技術是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為主要手段實現信息的獲取、加工、傳遞和利用等功能的技術總和,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電子技術來完成的。日常談及電子商務、電子工程、電子簽名容易被人們理解和接受,提及交叉配血幾乎所有的醫務工作者都不會感到陌生,但是當加上“電子”二字時,馬上感到新奇,其實電子交叉配血就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血型學技術的結合,是電子信息技術進入臨床診斷檢測技術的一種形式。正是這種新技術的引入改變了我們傳統上的輸血流程,改變了我們對輸血技術的傳統認識。面對種種輸血不良事件,人們心中對其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慮可以理解,但當我們認真復習文獻,并勇于實踐,最終會發現這是一項更安全、更可靠的輸血技術,不久的將來必將在國內廣泛開展。

(車嘉琳 田兆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特克斯县| 泽普县| 兰溪市| 英吉沙县| 东乡县| 福安市| 中卫市| 通渭县| 平定县| 清水县| 唐海县| 思南县| 淳化县| 昔阳县| 闸北区| 花垣县| 万年县| 天津市| 镇赉县| 肥西县| 清水河县| 大厂| 安庆市| 巴楚县| 新蔡县| 通化县| 新泰市| 西青区| 平原县| 迁西县| 博罗县| 讷河市| 宜良县| 阿尔山市| 富宁县| 玉田县| 大丰市| 南部县| 鄂尔多斯市| 红桥区| 宁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