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科)規劃教材)
- 王晨虹
- 718字
- 2020-02-22 12:10:24
第三節 胎產式、胎先露及胎方位
妊娠28周以前胎兒小,羊水相對較多,胎兒在子宮內活動范圍較大,胎兒位置不固定。妊娠32周后,胎兒生長迅速,羊水相對減少,胎兒與子宮壁貼近,胎兒的姿勢和位置相對固定,但亦有極少數在妊娠晚期發生改變。
(一)胎姿勢(fetal attitude)
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稱為胎姿勢。正常胎姿勢為胎頭俯屈,頦部貼近胸壁,脊柱略前彎,四肢屈曲交叉于胸腹前,其體積及體表面積均明顯縮小,整個胎體成為頭端小、臀端大的橢圓形。
(二)胎產式(fetal lie)
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的關系稱為胎產式(圖4-2)。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平行者,稱為縱產式(longitudinal lie),占足月妊娠分娩總數的99.75%;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垂直者,稱為橫產式(transverse lie),僅占足月妊娠分娩總數的0.25%;胎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交叉者,稱為斜產式。斜產式屬暫時的,在分娩過程中多轉為縱產式,偶爾轉成橫產式。

圖4-2 胎產式
(三)胎先露(fetal presentation)
最先進入骨盆入口的胎兒部分稱為胎先露。縱產式有頭先露和臀先露,橫產式為肩先露。根據胎頭屈伸程度,頭先露分為枕先露、前囟先露、額先露及面先露(圖4-3)。
臀先露分為混合臀先露、單臀先露、單足先露、雙足先露(圖4-4)。橫產式時最先進入骨盆的是胎兒肩部,為肩先露。偶見胎兒頭先露或臀先露與胎手或胎足同時入盆,稱為復合先露。

圖4-3 頭先露的種類

圖4-4 臀先露的種類
(四)胎方位(fetal position)
胎兒先露部的指示點與母體骨盆的關系稱為胎方位。枕先露以枕骨、面先露以頦骨、臀先露以骶骨、肩先露以肩胛骨為指示點。每個指示點與母體骨盆入口左、右、前、后、橫而有不同胎位。頭先露、臀先露各有6種胎方位,肩先露有4種胎方位。如枕先露時,胎頭枕骨位于母體骨盆的左前方,應為枕左前位,余類推(表4-2)。
表4-2 胎產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的種類及關系

(李春芳)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