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五節 子宮內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變化

卵巢的周期性變化使子宮內膜及生殖器官其他部位也產生相應的周期性反應,尤以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最為顯著。
(一)子宮內膜的周期性變化
1.子宮內膜的組織學變化
子宮內膜根據功能可分兩層:①基底層:靠近子宮肌層,在月經周期中無明顯變化,月經期此層不脫落,月經后由此層再生功能層,修復子宮內膜;②功能層:該層內膜能隨性激素的改變而產生周期性變化,月經時脫落組成月經血中的一部分。該層又可分為2層,即致密層和海綿層。正常一個月經周期以28日為例,其組織形態的周期性改變可分為以下3期:
(1)增殖期:
月經周期的第5~14日,相當于卵泡發育和成熟階段。主要受雌激素的影響,內膜表面上皮、腺體、血管等均呈增殖性變化,內膜厚度從0.5mm增至3~5mm。可分早、中及晚期:
1)增殖早期:
月經周期的第5~7日,月經后的子宮內膜在雌激素作用下由基底層再生修復,內膜厚僅1~2mm。繼之增生,腺上皮呈立方形或低柱狀,腺管窄而直;間質致密,間質細胞呈星狀,間質內小動脈壁薄且直,通向內膜表面。
2)增殖中期:
月經周期的第8~10日。此期特征是間質水腫明顯,腺體數增多、增長、呈彎曲形;腺上皮增生活躍,細胞呈柱狀,且有分裂象。
3)增殖晚期:
月經周期的第11~14日,內膜迅速增厚,達3~5mm;腺體數增多,腺上皮呈高柱狀,腺體長度增長超過內膜厚度而彎曲;間質疏松,組織水腫,小動脈延長呈螺旋狀。
(2)分泌期:
月經周期的第15~28日,相當于黃體期。黃體形成后,在孕激素作用下,子宮內膜繼續增厚,腺體增長彎曲,呈分泌反應。此期內膜厚且軟,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有利于受精卵著床。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
1)分泌早期:
月經周期的第15~19日,子宮內膜繼續增厚,腺體進一步增大彎曲,腺腔擴大,腺上皮增大,細胞質內出現含糖原小泡,間質水腫,螺旋小動脈盤曲更明顯。
2)分泌中期:
月經周期第20~23日,內膜較前更厚,并呈鋸齒狀,腺體內的分泌上皮細胞頂端胞膜破裂,細胞內的糖原排入腺腔,稱頂漿分泌。間質高度水腫呈疏松狀態,螺旋小動脈繼續增長,卷曲更明顯。
3)分泌晚期:
月經周期第24~28日,此期為月經來潮前,此時子宮內膜厚達10mm。子宮內膜呈海綿狀,厚達10mm。內膜腺體開口面向宮腔,有糖原等分泌物溢出,間質更疏松、水腫。表面上皮細胞下的間質細胞分化為肥大的蛻膜細胞。螺旋小動脈迅速增長,超出內膜厚度,更加彎曲,血管管腔也擴張。
(3)月經期:
月經周期的第1~4日,此時雌、孕激素水平下降,促進內膜中前列腺素的合成、活化。前列腺素能刺激子宮肌層收縮而引起內膜功能層的螺旋小動脈持續痙攣,內膜血流減少、缺血壞死。受損缺血的壞死組織面積逐漸擴大,組織變性壞死,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破裂,導致海綿層底部散在小血腫的形成,加之水解酶的分解作用,使內膜碎片從基底層成片脫落隨血液一起排出即為月經,這是由孕酮和雌激素的撤退引起。內膜剝離后創面在雌激素影響下,基底層細胞又不斷增生,覆蓋整個創面,從而使創面修復、止血,新的一個周期又重新開始。
2.子宮內膜的生物化學變化
排卵前在雌激素作用下間質細胞產生酸性黏多糖(acid mucopolysaccharide,AMPS),此物質在間質中濃縮聚合,成為內膜間質的基礎物質,對增生期子宮內膜起支架作用。排卵后,孕激素抑制AMPS的生成和聚合,促進其降解,間質疏松,血管通透性增加,有利于孕卵的著床和發育。
子宮內膜溶酶體中還有各種水解酶,雌、孕激素能促進其合成,孕激素能穩定溶酶體膜。黃體萎縮后,雌、孕激素水平下降,溶酶體膜通透性增加,水解酶進入組織,對組織有破壞作用,造成內膜出血和剝脫。
(二)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變化
1.陰道黏膜的周期性變化
排卵前,陰道上皮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底層細胞增生,逐漸演變為中層與表層細胞,使陰道上皮增厚;表層細胞出現角化,其程度在排卵期最明顯。上皮細胞內富有糖原,被陰道乳桿菌分解成乳酸,使陰道保持一定酸度,可以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主要為表層細胞脫落,臨床上可根據陰道脫落細胞的變化了解雌激素水平和有無排卵。
2.子宮頸黏液的周期性變化
排卵前,雌激素可刺激分泌細胞分泌黏液,隨著雌激素水平不斷提高,黏液分泌量逐漸增加,至排卵期,黏液變得非常稀薄、透明,拉絲度可達10cm以上。若將黏液作涂片檢查,干燥后顯微鏡下可見羊齒植物葉狀結晶,這種結晶在月經周期第6~7日開始出現,至排卵期最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響,黏液分泌量逐漸減少,質也變黏稠而渾濁,拉絲度差,易斷裂。涂片檢查時,結晶逐步模糊,至月經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橢圓體,臨床上可根據宮頸黏液檢查了解卵巢功能。
3.輸卵管的周期性變化
在雌激素的作用下,排卵前輸卵管黏膜上皮纖毛細胞生長,體積增大;非纖毛細胞分泌增強,雌激素還促進輸卵管肌層節律性收縮,以上變化有助于卵子在輸卵管內的運輸并提供卵子在輸卵管內的營養。排卵后孕激素抑制輸卵管平滑肌收縮的振幅,并可抑制輸卵管黏膜上皮纖毛細胞的生長,降低分泌細胞分泌黏液的功能。在雌、孕激素的協同作用下,受精卵才能通過輸卵管正常到達子宮腔。
4.乳房的周期性變化
雌激素促進乳腺管增生,孕激素促進乳腺小葉及腺泡增生。經前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可引起乳腺管的擴張、充血以及乳房間質水腫,從而導致有些婦女出現乳房腫脹和疼痛,這些癥狀在月經來潮后大多可以緩解消退。
理論與實踐
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變化是生殖內分泌的基礎。女性一生中從青春期到絕經前,由于各種原因可以出現與生殖內分泌異常有關的疾病,如異常子宮出血、閉經、不孕、多囊卵巢綜合征、高催乳素血癥、絕經綜合征等。臨床診斷時需行卵巢功能的相關檢查,常用方法有:基礎體溫測定,B型超聲監測卵泡發育及排卵,陰道脫落細胞學檢查,子宮頸黏液檢查,子宮內膜活組織檢查,女性激素如促卵泡激素、黃體生成素、雌二醇、催乳素、睪酮、孕酮測定等。還可以行垂體興奮試驗,來反映垂體及下丘腦的功能。根據檢查結果,判定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及子宮哪一部位有異常,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劉惠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仁化县| 连州市| 南通市| 绩溪县| 唐河县| 屏南县| 青州市| 剑阁县| 晋宁县| 黄平县| 石嘴山市| 德惠市| 汝南县| 涟源市| 罗源县| 太和县| 禹州市| 定南县| 乌审旗| 临城县| 孟州市| 昌平区| 沧州市| 墨江| 西安市| 安乡县| 响水县| 砚山县| 成武县| 永康市| 肃北| 乐陵市| 房山区| 肇源县| 武隆县| 屯门区| 报价| 盐亭县| 平罗县| 和林格尔县| 嘉峪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