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護理學((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楊立群 高國貞
- 6736字
- 2020-08-07 14:49:25
第一章 緒論
學習目標
掌握 《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學習方法。
熟悉 《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學習目的和意義;《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學習要求。
了解 《基礎護理學》的基本任務。
護理學是一門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為理論基礎,研究有關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及康復過程中的護理理論、知識、技術及其發展規律的綜合性應用學科。護理學的內容和范疇包括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心理護理、護理教育、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和護理研究等,其中基礎護理學是研究臨床護理中各??乒残缘幕纠碚?、基本知識、基本技術的一門學科,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嫻熟的基本技術的合格護理人才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護理學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
問題與思考1-1
你護理學專業中專畢業后分配到三級甲等醫院工作,熱愛護理工作,有責任心、愛心,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喜歡看書學習,由于擔心自己學歷低、護理學知識和理論不能滿足以后護理工作的需要,報考了成人護理本科,已經被某醫學院護理學專業錄取,《基礎護理學》開課了,作為一名護理本科學生請回答:
1.《基礎護理學》課程在護理工作的作用和意義?
2.你用哪些學習方法學好本門課程?
一、《基礎護理學》課程的基本任務
基礎護理學是運用護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各??谱o理和護理學科的基礎?;A護理學是以人的健康為中心,針對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及文化等各層面的健康問題,采取科學的、有效的護理方法,滿足服務對象的需求,使其處于一個最佳的接受治療和護理的身心狀態,從而促進健康的恢復。因此,基礎護理學的基本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為核心,使學生樹立整體護理觀念,掌握基礎護理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履行護理人員“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和減輕痛苦”的重要職責。
(一)促進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指出:“健康不但是沒有疾病和身體缺陷,而且還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和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1989年,WHO又提出了有關健康的新概念,即“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且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促進健康是幫助人群獲得維持或增進健康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資源。促進健康的目標是幫助人群樹立現代的健康觀,維持最佳健康水平或健康狀態。護士通過基礎護理服務幫助服務對象獲取有關維持和增進健康所需要的知識,也可以通過衛生宣教等護理活動幫助服務對象維持他們的健康狀態,使人群能夠理解和懂得適當運動、合理膳食、戒煙限酒、心情舒暢等有益于增進健康和預防疾病的發生。《渥太華憲章》中提出了健康促進的策略:“制定促進健康的政策、營造良好的支持環境、擴大衛生服務職能、充分發揮社區力量、發揮個人力量?!笨梢娮o士在促進健康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預防疾病
現代疾病觀對疾病的認識,不僅限于身體器官的功能和組織結構的損害,還包括人體各器官、系統之間的聯系,人的心理因素與軀體的聯系以及人體與外界社會之間的聯系。護士在預防疾病中的作用是幫助健康人群或易感人群獲得健康的知識和預防疾病的知識,通過醫護人員的各種努力,提高全社會人民的預防觀念。預防工作應從醫院到社會,從生理預防到社會心理預防,從單純技術服務到社會服務,使所有人都盡可能達到最佳的健康水平。在健康-疾病動態過程的任何階段,均可以采取一些預防措施,以避免或延遲疾病的發生,從而阻止疾病的惡化,促進健康。
(三)恢復健康
恢復健康的護理活動包括生理領域、心理領域和社會領域。恢復健康是幫助人們在患病或存在影響健康的問題后,指導人們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改善其健康狀況,協助殘疾者參與他們力所能及的活動,使他們從活動中得到鍛煉和自信,以利于他們恢復健康。
(四)減輕痛苦
減輕個體和人群的痛苦是護士所從事護理工作的基本職責和任務。護士運用所學的護理理論知識和技能,服務于臨床護理實踐,幫助個體和人群減輕疾病帶來的身心痛苦。
二、《基礎護理學》課程學習目的和意義
基礎護理是滿足患者基本需要的一系列護理活動,這些基礎護理活動包括滿足患者生理需要、心理需要和社會需要。同時,基礎護理學的教學活動和實踐活動既有助于學生明確作為一名合格護士的自身價值,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情感。其教學宗旨在于幫助學生掌握并靈活運用護理學基礎理論與技術,以便為全面開展“以服務對象為中心”的高質量整體護理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學習《基礎護理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內容的學習后,能夠:
1.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的住院環境、保持患者的清潔衛生、幫助患者進行適當的活動和休息、飲食護理、排泄護理、生命體征觀察、預防醫院感染、臨終關懷、病情觀察及醫療護理文件的記錄和書寫等。上述基本護理知識和基本技能是學生將來從事護理工作的基礎,應全面掌握。
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可以幫助學生牢固地樹立終生為人類的健康事業服務的思想和決心,以護理理論知識為指導,用嫻熟的基礎護理操作技術,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滿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其盡可能地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2.認識自身價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認識自身價值是做好護理工作的原動力。護理工作需要技巧、想象力、奉獻和對工作及服務對象的熱愛,是科學和藝術的結晶。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幫助學生認識到護理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滿足人類需求的一門藝術??茖W性體現在護理專業有其相對獨立的知識體系,并有一定的理論知識作為指導;藝術性則表現為護理的對象是千差萬別的個體,在對服務對象進行護理時必須有意識地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加以創造和升華,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3.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
護理的服務對象是人,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多個層面所組成的個體。護理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從事護理工作的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人道主義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為服務對象提供人道主義的護理照顧,使服務對象獲得心理上的舒適并促進其疾病的康復。
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可以培養學生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使其樹立嚴謹求實的工作作風和對患者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使他們在未來的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護理人員的倫理道德行為規范,尊重、關心和體諒患者,維護患者的權益,做好患者的代言人。此外,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還可以激發學生熱愛護理專業、為護理事業無私奉獻的熱情。
4.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導
21世紀人口結構、保健模式、疾病譜及人們對衛生保健的需求將發生很大變化,以個人和疾病為中心的保健機構已轉變為以人群、社區為中心的保健系統,護理服務也從醫院擴大到家庭和社區。
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使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護理工作不僅要在醫院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還需要將護理服務擴展到社區和社會,為健康人群提供保健。目前臨床護理實踐,已轉化為整體護理工作模式,要求護理人員以整體觀念評估、分析和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幫助服務對象獲得最大程度的健康。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不僅要求生活好,而且要健康長壽,人們已經不滿足常規的衛生服務模式,而要求衛生人員定期給他們體檢,進行健康指導,了解自然環境及社會環境對健康的影響,以及老年人、婦幼的預防保健工作、社會預防保健工作、社區預防保健工作都成為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礎護理學》提供對各??苹颊呒敖】等巳哼M行的具有共性的生活護理和技術護理服務,它是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基本理論和技術操作,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也是發展專科護理的基礎和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保證。在進行基礎護理教學中要幫助學生認識作為一名合格護士的自身價值,將基礎護理的內容與臨床護理緊密結合,培養學生的基本能力、基本素質和關愛患者的情感及熱愛護理專業的思想,滿足患者的身心需要。
三、《基礎護理學》的教學內容、學習要求與方法
(一)教學內容
《基礎護理學》的教學范疇是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護理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A護理工作是臨床護理和各??谱o理的基礎,貫穿于患者對健康需求的始終。它包括對患者的生活護理、病情變化觀察、患者治療需要的滿足、基本護理技術操作和健康教育等護理內容。它是護理學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是護理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學好《基礎護理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熱愛護理事業的情懷,了解護士的職責,對實現救死扶傷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學習要求
1.有良好的職業動機,真正理解基礎護理學的概念和內涵,樹立熱愛生命熱愛護理事業,有立志從事護理事業的理想和信念。
2.學習態度端正,明確基礎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在學習中體驗職業情感,培養職業的行為規范。
3.在學習基礎護理知識時應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知識進行有機的聯系,以求從理論上明白護理的原理、機制,真正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4.理論學習的同時,要重視實踐鍛煉、示教室操作練習,臨床的見習、實習,都是十分重要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過程,邊學邊做,在實踐中領會護理理論的真諦,感悟護理技術操作的藝術性,體驗護理職業情感,培養護理職業行為規范,提高基本技術的熟練程度,是學好基礎護理學的重要方法和原則。
5.刻苦練習護理技術,切實掌握基本功。熟練的技能、技巧來源于手、腦并用,反復練習。只有在大腦指揮下,感官與手密切配合,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操作活動,在特定的動作形成條件反射之后,技術才能達到準確、規范的熟練程度。
(三)學習方法
1.理論學習法
《基礎護理學》的理論學習法包括教師的理論講授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帶著問題到課堂上學習。各項操作前的理論部分教師要進行理論講授,如無菌技術操作原則、靜脈輸液和靜脈輸血原理等內容多采取這種學習方法,學生在聽課中應該發揮主體的作用,教師發揮主導作用,并且做好師生的互動。
2.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由美國神經病學家巴羅斯(Barrows HS)于1969年創立。此方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導向的學習方法,強調從問題著手,讓學生去探索知識,并運用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激發其學習動機。具體操作方法是:
(1)建立學習小組:
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選一位責任心強、學習好的學生擔任組長,要求每位學生必須參加小組的學習。在小組學習和討論時由各組長做好記錄。
(2)布置問題: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教材內容,以臨床上具有代表性的病例為基礎,按照2節課精心設計1~2個問題,在課前一周布置給學生。
(3)課前準備: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教師提供的問題,到圖書館或網上查閱相關資料,針對教師提供的病例資料,結合文獻檢索結果,在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要求每組學生以護理程序為主線,獨立做出評估、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
(4)問題解決和總結:
每組選出1~2名學生作為代表,輪流在課堂上進行匯報。教師進行總結和講解,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演示相關的護理操作。
3.實踐學習法
基礎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內容的重點是基礎護理操作,所以,實踐學習法是護生學習基礎護理學的主要方法,包括實訓室學習、臨床見習、臨床實習三部分。
(1)實訓室學習:
實訓室學習是護生學習基礎護理學的重要方法之一,護生只有在實訓室模擬的護理情境下能夠獨立、熟練地完成各項基礎護理技能操作,達到教學大綱所要求的標準,才能夠到臨床真實的患者身上實施各項護理技能操作。實訓室學習法包括:①教師示教法:教師示教是教師按照操作程序邊操作邊講解,先分步驟操作,然后按照操作程序完整地示教;②學生回示法:教師示教結束請1~2名同學回示操作,操作結束后由學生評價,找出優點和存在問題,再由教師做總結;③分組練習法:首先是模擬練習,如肌內注射法,在模型上練習;④開放實訓室學習法:業余時間實訓室對學生開放,學生按照小組進行模擬練習,直至熟練;⑤角色扮演法:教師考核達到標準后進行角色扮演練習,每2名同學一組,分別扮演患者和護士,進行角色扮演訓練;⑥達標考核法:教師對每一名學生的操作進行達標考核,嚴格按照考核標準進行考核;⑦多元教學法:包括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微格教學法等。微格教學(Microteaching)又稱微型教學,是以現代教育理論為基礎,利用先進的媒體信息技術,根據反饋原理和教學評價理論,分階段系統培訓教師教學技能的活動。微格教學產生于美國斯坦福大學,以前用于師范學校的教學,現在醫學院校也廣泛應用。在基礎護理學實踐教學中,如選擇教學內容后,將學生練習和達標考核的全過程進行錄像,記錄教學過程,然后播放錄像進行學生自我評價及指導教師總結評價。在微格教學過程中,強調技能的分析示范、實踐反饋、客觀評價等環節。
實訓室學習法非常重要,對學生要求也很嚴格,因此要求護生:
1)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實習課,進入實訓室前要衣帽整潔,穿好白大衣、戴好護士帽。
2)嚴格遵守實訓室的規章制度,在實訓室內,嚴禁大聲喧嘩,嚴禁坐床,要愛護實訓室內的所有設備及物品(包括模型人、操作用物等),保持實訓室清潔衛生,練習結束離開實訓室前要關好門窗。
3)認真觀看教師示教,對于實訓室學習,教師示范是重要的環節。護生應集中注意力,仔細看清楚教師所示范的每一個步驟。在教師示范過程中,如有疑問或有沒看清楚的地方,應在教師示范結束后及時提出。
4)認真做好模擬練習,觀看完教師的示范后,護生要根據教師的示范,按照正確的操作程序逐步進行模擬練習。模擬練習中力求每一步驟都能符合操作標準要求,如有問題應及時請教實踐課指導教師。
5)加強課后練習,技能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熟練的過程,需要學生課后不斷進行練習。護生應有效利用實訓室開放的時間,根據自身情況,認真地進行操作技能的訓練,以使技能操作達到嫻熟的程度。
(2)臨床學習:
臨床學習也是提高護生基礎操作技能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包括臨床見習和臨床實習。通過臨床學習,護生不僅能使各項操作技能逐漸達到熟練的程度,而且還能促進護生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的形成與發展。臨床學習的前提條件是護生在實訓室內進行各項技能操作時已經達到教學所規定的標準和要求。如果護生的各項操作在實訓室學習中沒有過關,決不允許他們在臨床真實患者身上進行任何技能操作,以保證患者的安全。護生在臨床真實的護理情境中為患者實施基礎護理的各項技能操作之初,需借助臨床教師的指導,再逐漸過渡到自己獨立完成各項操作。
為了提高臨床學習的效果,要求護生:
1)以護士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進入臨床后,護生應自覺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照護士的倫理道德規范行事。
2)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護生到臨床后,要樹立高度的責任心和責任感,尊重、關心、同情、愛護患者,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盡可能地滿足患者提出的各種合理要求。
3)認真對待每一項基礎護理技能操作,臨床學習的經歷是非常珍貴的,護生應珍惜每一次操作機會,并按照正確的操作程序和方法在患者身上實施各項操作,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和查對制度,確保患者的舒適和安全。
4)虛心接受臨床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臨床教師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帶教經驗,他們了解護生剛剛進入臨床時的感受和狀態,是護生臨床學習的主要支持者。因此,護生應有效地利用臨床教師這一重要的學習資源,尊重他們,主動請教問題并虛心接受他們的指導。此外,如在臨床學習中遇到各種壓力時,護生應主動尋求臨床教師的幫助,以避免壓力對自身造成各種不利影響。
(楊立群)
學習小結
基礎護理學是運用護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滿足患者的基本需求,是各??谱o理的基礎。《基礎護理學》的基本任務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情感為核心,使學生樹立整體護理觀念,掌握基礎護理學中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將所學的知識和技能靈活地運用于臨床護理實踐,履行護理人員“促進健康、預防疾病、恢復健康和減輕痛苦”的重要職責。學習《基礎護理學》課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在完成本課程內容的學習后,能夠獲得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認識自身價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情感;為護理對象提供健康教育和指導?!痘A護理學》的教學范疇包括學生必須掌握的護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職業動機,學習態度端正,在學習中與其他知識進行有機的聯系,重視實踐鍛煉如示教室操作練習、臨床的見習和實習,刻苦練習護理技術,切實掌握基本功。《基礎護理學》的學習方法包括:理論學習法、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實踐學習法。
復習思考題
1.怎樣認識《基礎護理學》這門課程?
2.寫一份《基礎護理學》的學習計劃書。
- 科研思路與方法(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中醫兒科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皮膚性病學(第2版)
- 神經重癥專科醫師培訓教程
- 局部解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核醫學(第2版)
- 社區護士崗位培訓教程
-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醫學心理學與精神病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內科學 血液內科分冊
- 社區預防(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推拿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大學語文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男性生殖健康管理(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內分泌科常見病用藥處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