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護理學((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楊立群 高國貞
- 3128字
- 2020-08-07 14:49:26
第三節 患者床單位的準備
一、患者床單位及設備
患者床單位(Patient's unit)是指醫療機構提供患者使用的家具與設備,它是患者住院時用以休息、睡眠、飲食、治療和活動的最基本生活單位。每個床單位的固定設施包括床、床墊、床褥、枕芯、棉胎或毛毯、大單、被套、枕套、橡膠單和中單(需要時)、床旁桌、床旁椅、床上桌(需要時),另外還包括墻上有照明燈、呼叫裝置、供氧和負壓吸引管道等設施(圖3-1)。

圖3-1 患者床單位的設施
1.病床
床是患者睡眠和休息的用具,是病室中的主要設備。所以病床一定要符合實用、耐用、舒適、安全的原則。普通病床(圖3-2)一般為高60cm、長200cm、寬90cm。床頭和床尾可抬高的手搖式床,以方便患者更換臥位;床腳有小輪,便于移動。臨床也可選用多功能病床(圖3-3),根據患者的需要,可以改變床位的高低、變換患者的姿勢、移動床擋等,控制按鈕設在患者可觸及的范圍內,便于清醒患者隨時自主調節。

圖3-2 普通病床

圖3-3 多功能病床
2.床墊
長、寬與床的規格相同,厚10cm。墊芯多選用棉花、棕絲、馬鬃、木棉或海綿,墊面多選用牢固防滑的布料制作。
3.床褥
長、寬與床墊的規格相同,鋪于床墊上,一般選用棉花作褥芯,用棉布做包布。
4.枕芯
長60cm,寬40cm,內裝木棉、蒲絨、蕎麥皮或人造棉等,以棉布作枕面。
5.棉胎
長210cm,寬160cm,可選用棉花制作。
6.大單
長250cm,寬180cm,選用棉布制作。
7.被套
長230cm,寬170cm,選用棉布制作,開口在尾端,有系帶。
8.枕套
長75cm,寬45cm,選用棉布制作。
9.橡膠單
長85cm,寬65cm,兩端與棉布縫制在一起,棉布長40cm。
10.中單
長170cm,寬85cm,選用棉布制作。
11.床旁桌
放置在患者床頭一側,用于擺放患者日常所需的物品或護理用具等。
12.床旁椅
患者床單位至少有一把床旁椅,供患者、探視家屬或醫務人員使用。
13.床上桌
供患者進食、閱讀、寫字或從事其他活動時使用,高度可以調節。
二、鋪床法
鋪床是為了保持床單位整齊,滿足患者休息的需要。鋪床法的基本要求是舒適、安全、緊扎、實用、平整。常用的鋪床法有備用床(圖3-4)、暫空床(圖3-5)、麻醉床(圖3-6)、臥床患者更換床單法(圖3-7)。

圖3-4 備用床

圖3-5 暫空床

圖3-6 麻醉床

圖3-7 臥床患者更換床單法
備用床(closed bed)
【目的】
保持病室整潔,準備接收新患者。
【操作前準備】
1.護士準備
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用物準備
治療車、床、床墊、棉胎或毛毯、床褥、枕芯、大單或床褥罩、被套、枕套。
3.環境準備
病室內無患者進行治療或進餐,清潔、通風。
【操作步驟】
續表


圖3-8 鋪床角法

圖3-9 套被套
【注意事項】
1.病室內有患者進餐或治療時應暫停鋪床。
2.操作過程中動作要穩,避免塵埃飛揚。
3.鋪好的床鋪外觀應平、整、緊,中線直,無皺褶。
4.被頭充實,蓋被平整、兩邊內折對稱。
5.枕頭平整、充實,開口背門。
6.操作中應用節力原則,注意節力、省時。
暫空床(unoccupied bed)
【目的】
1.供新住院患者或暫時離床患者使用。
2.保持病室整潔、美觀。
【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并解釋。
(1)評估:患者是否可以暫時離床活動或外出檢查。
(2)解釋:向暫時離床活動或外出檢查的患者及家屬解釋操作目的。
2.護士準備 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準備 按備用床準備用物,必要時備橡膠單、中單。
4.環境準備 病室內無患者進行治療或進餐,清潔、通風等。
【操作步驟】
【健康教育】
1.向患者說明鋪暫空床的目的。
2.指導患者上下床的方法。
【注意事項】
1.同備用床1~6。
2.用物準備符合患者病情需要。
3.患者上、下床方便。
麻醉床(anesthetic bed)
【目的】
1.便于接收和護理麻醉手術后的患者。
2.避免床上用物被污染,便于更換。
3.使患者安全、舒適,預防并發癥。
【操作前準備】
1.評估
患者的診斷、病情、手術和麻醉方式、術后所需要的搶救或治療物品等。
2.護士準備
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3.用物準備
(1)床上用物:床墊、床褥、棉胎或毛毯、枕芯、大單、橡膠單2條、中單2條、被套、枕套按順序放于治療車上。
(2)麻醉護理盤:①治療巾內:開口器、壓舌板、舌鉗、牙墊、通氣導管、治療碗、氧氣導管或鼻塞管、吸痰導管、棉簽、平鑷、紗布或紙巾;②治療巾外:電筒、心電監護儀(血壓計、聽診器)、治療巾、彎盤、膠布、護理記錄單及病歷夾。
(3)另備輸液架,必要時備好吸痰裝置、給氧裝置和胃腸減壓器等。
4.環境準備
病室內無患者進行治療或進餐,清潔、通風等。
【操作步驟】
【健康教育】
向麻醉未清醒的患者家屬說明去枕仰臥位的方法、時間及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1.同備用床。
2.保證護理術后患者的用物齊全,使患者能及時得到搶救和護理。
臥床患者更換床單法(change an occupied bed)
【目的】
1.為臥床的患者更換清潔床單,保持病床平整,使患者舒適。
2.預防壓瘡等并發癥發生。
3.保持病室整潔、美觀。
【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并解釋
(1)評估:
患者的病情、意識狀態、活動能力、配合程度等。
(2)解釋:
向患者及家屬解釋更換床單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2.患者準備
了解更換床單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要點。
3.護士準備
衣帽整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4.用物準備
大單、中單、被套、枕套,床刷及床刷套,需要時備清潔衣褲。將準備好的用物疊放整齊并按使用順序放于護理車上。
5.環境準備
同病室內無患者進行治療或進餐等。酌情關閉門窗,按季節調節室內溫度。必要時用屏風遮擋患者。
【操作步驟】
續表

【健康教育】
1.告知患者在更換床單的過程中,如感覺不舒適應立刻向護士說明,防止意外發生。
2.告知患者如床單位被污染應及時通知護士,請求更換。
【注意事項】
1.操作過程中注意保暖,意識不清的患者可加床檔,以防墜床的發生。
2.操作中注意與患者交流,隨時觀察患者反應,詢問有無不適,一旦病情發生變化,應立即停止操作。
理論與實踐 人體力學在護理工作中的應用
人體力學是應用力學原理、有關定律和相關機械運動原理研究維持和掌握機體平衡及協調變換姿勢的科學。在醫療、護理實踐活動中,人體力學應用十分廣泛,與護理工作相關的應用如下:
1.利用杠桿作用 護理人員操作時,應靠近操作物體;兩臂持物時,兩肘緊靠身體兩側,上臂下垂,前臂和所持物品靠近身體,使阻力臂縮短,從而省力。如必須提取重物時,最好把重物分成兩等分,分別用兩手提拿。
2.擴大支撐面 護士在護理工作中進行站立、行走、起立或蹲下等活動時,應根據實際需要兩腳前后或左右分開,兩腳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以擴大支撐面,有利于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性。同理,護士在協助患者取側臥位時,應使兩臂曲肘,一手放于枕旁,一手放于胸前;患者兩腿前后分開,上腿屈膝屈髖在前,下腿略屈曲在后,盡量擴大支撐面,增加患者的穩定性,維持身體平衡。
3.降低重心 護士在做工作面較低的護理操作或提取較低位置的物體時,雙下肢應隨身體動作的方向前后或左右分開站立,以擴大支撐面;同時屈膝屈髖,使身體呈下蹲姿勢,以降低重心位置,使重力線在支撐面內,有利于增加身體的穩定性,如鋪床時。
4.減少身體重力線改變 護士在提取物品時,應盡量將物品靠近身體;抱起或抬起患者移動時,應將患者靠近自己的身體,以使重力線落在支撐面內。另外,護士在操作中,應以下蹲代替彎腰工作,避免身體重力線偏移,落在支撐面外,防止腰部扭傷,維持身體的平衡。
5.盡量使用大肌肉群或多肌肉群 護士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應盡量使用大肌肉群或多肌肉群共同工作,以減少疲勞和防止損傷。即能用雙手操作,不用單手操作;能使用整只手時,避免用手指進行操作,能使用手臂力量時,盡量不用手腕部力量;能使用軀干部和下肢肌肉力量時,盡量避免使用上肢的力量。
6.使用最小肌力做功 護士在移動重物時,要先計劃好所要移動的位置和方向,盡量以直線方向移動,盡可能用推或拉代替提取。
在護理工作中將人體力學的原理真正有效地落實在各項護理操作過程中,并經常有意識地去實踐、體會、熟悉,使之最終成為自己自覺的習慣動作,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增進患者舒適的目的。
- 中醫外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全科醫生培訓規劃教材 全科醫生基層實踐
- 醫藥數據庫系統原理與應用(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病理生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頭頸部腫瘤診療指南2019
- 慕課·醫古文
- 人體解剖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醫院藥師基本技能與實踐引導式教學手冊
- 骨科學(第2版)
- 敘事醫學
- 神志病針灸學(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醫學影像后處理技術(第二版)
- 基礎護理學((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中藥學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