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護理學((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楊立群 高國貞
- 1373字
- 2020-08-07 14:49:26
第一節 患者入院的護理
入院護理(admission nursing)是指患者經門診或急診醫生診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進一步觀察、檢查和治療時,經診查醫生建議并簽發住院證后,由護士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護理工作。對病情嚴重、癥狀危急者,盡量簡化相應檢查,立刻送其住院治療或就地搶救。
入院護理的目的:①協助患者了解和熟悉環境,使患者盡快熟悉和適應醫院生活,消除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②滿足患者的各種合理需求,以調動患者配合治療、護理的積極性;③做好健康教育,滿足患者對疾病知識的需求。
一、入院程序
入院程序是指患者持門診或急診醫師簽發的住院證,從住院處辦理住院手續到入住病區期間接受的護理步驟。
(一)辦理入院手續
患者或家屬持醫生簽發的住院證到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如填寫入院登記表格、繳納住院保證金等,并由住院處護士登記入冊。對急需手術的患者,可先手術,后補辦入院手續。
(二)通知病房
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后,立即通知相關病區值班護士根據患者病情做好接納新患者的準備工作。
(三)進行衛生處置
根據醫院的條件、患者的病情及自理能力,協助患者進行衛生處置,如沐浴、更衣等。急、危、重癥患者或即將分娩者可酌情免浴。傳染病患者或疑似傳染病患者應送隔離室處置。患者如有頭虱或體虱,應先進行滅虱,再沐浴、更衣。患者換下的衣物和不需要的衣物交家屬帶回或由住院處按手續存放。
(四)護送患者進入病區
根據患者病情采用適當方法將患者護送入病室,對能行走的患者扶助步行,不能行走或病情危重者可用輪椅或平車護送。護送過程中,護士應安置患者于適宜體位,注意安全和保暖,不應停止必要的治療,如輸液、給氧等。護送患者至病區后,應與病區值班護士進行患者病情、治療與護理方案、措施及物品等的當面交接。
二、患者入院后的初步護理
(一)門診患者的入院護理
1.準備床單位 病區值班護士接到住院處通知后,立即根據患者病情及治療需要準備床單位。將備用床改為暫空床,備齊患者所需用物;傳染病患者安置在隔離病室。
2.迎接新患者 護士應以熱情的態度、親切的語言迎接新患者至指定的床位,并妥善安置患者。向患者作自我介紹,說明自己將為其提供的服務及職責,為患者介紹同室病友等。以自己的行動和語言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緒,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和對護士的信任。
3.通知負責醫生接診 請主管醫生前來診查患者,必要時協助體檢、治療。
4.協助患者佩戴腕帶標識,進行入院護理評估 為患者測量生命體征和體重,必要時測量身高。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填寫護理評估單,為制定護理計劃提供依據。
5.安排膳食 根據醫囑,通知營養室為患者準備膳食。
6.填寫住院病歷和有關護理表格 填寫患者入院登記表、診斷卡(一覽表卡)、床頭(尾)卡等。
7.介紹與指導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區環境、探視陪護制度、床單位及相關設備的使用方法,指導常規標本的留取方法、時間及注意事項。
8.執行入院醫囑及給予緊急護理措施。
(二)急診患者的入院護理
病區接收的急診患者多由急診室或手術室轉入,病區護士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以下準備。
1.準備床單位
根據患者的病情將備用床改為暫空床或麻醉床。
2.做好搶救準備
準備好急救器材和藥品,通知醫生做好搶救準備。
3.認真進行交接
患者入病區后,護士應立即與護送人員進行交接,為患者佩戴腕帶標識。對語言障礙、意識不清的患者和嬰幼兒等,需暫留陪送人員,以便詢問患者病史。
4.配合搶救
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積極配合搶救,并做好護理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