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全科醫學、全科醫療和全科醫生

一、全 科 醫 學
(一)全科醫學的概念
全科醫學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它為人們提供全面的基本醫療保健服務,也在醫療服務上滿足了綜合重組的需要。全科醫學又稱家庭醫學,誕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并于20世紀80年代后期傳入中國內地。
我國學者普遍認同的全科醫學定義是“全科醫學是一門面向社區與家庭,整合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康復醫學以及人文社會科學等相關內容于一體的綜合性醫學專業學科,是一個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其范圍涉及各種年齡、性別、各個器官系統以及各類健康問題和疾病。其主旨是強調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整體健康的維護與促進為方向的長期負責式照顧,并將個體與群體健康照顧融為一體”。
全科醫學具有獨特的醫學觀和方法論以及系統的學科理論,其技術方法更適合于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全科醫學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理論基礎,秉承整體觀和系統論的醫學思維,建立了一系列獨特的基本原則,以此來指導全科醫生利用社區內外有限的衛生資源,為社區中的個體及其家庭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個體化的醫療保健服務,并最大限度地滿足社區居民追求健康生活的需求。
(二)全科醫學的學科特點
全科醫學主要研究各種類型社區中的常見健康問題以及綜合性地解決這些健康問題所需要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它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通過長期的全科醫療實踐而積累起來的實踐經驗;二是從其他醫學學科中整合而來的知識與能力;三是通過全科醫學專業研究發展起來的特有的理論、態度、知識和技能。具體的學科特點如下。
1.一門綜合性的臨床醫學學科
全科醫學是一門獨立的臨床醫學二級學科,其理論內容可分為總論和各論兩個部分。總論部分主要介紹全科醫學的理論精髓,包括以人為中心、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范圍、以預防為導向的健康照顧等,同時也包括慢性病管理等全科醫學臨床服務基本能力和服務工具;各論部分主要是臨床診療中常見健康問題的診斷、處理與評價的方法和技術,常見健康問題包括生理疾病、心理問題和影響健康的社會問題。從醫療服務角度來說,全科醫學又是一門綜合性的臨床專科。與其他臨床專科明顯不同的是,其他臨床專科都是在一定領域范圍內不斷地朝縱深方向發展,向患者提供獨特且范圍較窄的專科服務;而全科醫學則是在一定深度上朝橫向發展,并根據服務對象的健康需求,將相關知識、技能有機地整合為一體,向患者提供全面的綜合性服務,因而充分體現了現代醫學服務模式的優勢。
2.具有地域和民族特點的現代服務模式
全科醫療服務最充分地體現了現代醫學模式和醫學目標轉變的要求,采取了以人為中心的全人照顧模式。它重視發展與患者間長期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強調要對患者及其家庭、社區的健康長期負責;對疾病預防、治療及康復,醫療服務滿意度,衛生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醫療倫理學問題等全面關注。全科醫學的服務領域主要定位于基層醫療衛生,主動地為社區居民提供連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同時通過適宜和有效的干預,積極維護、促進社區居民的健康。
3.強調整體性的臨床思維方法
全科醫學用系統論和整體論的方法來理解和解決人群和個體的健康問題,把患者及其健康看成一個整體,注重患者及其健康問題的背景和關系,采取整體性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患者、家庭和社區提供整體服務。全科醫學把醫學照顧看成為一個整體,為滿足患者及其家庭和社區的需要,經常要協調提供整體性的多學科服務。
與傳統經驗醫學不同,全科醫學應用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來解釋發生在患者身上的局部問題和整體變化。以科學證據為基礎,運用流行病學和循證醫學的方法評價與處理臨床問題,并在醫療服務過程中注重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4.高度重視服務藝術
全科醫學在強調醫學科學的同時,還十分關注服務藝術。“高情感”的全科醫學表現為:以維護個體長遠的總體健康為己任,注重人勝于疾病,注重倫理勝于病理,注重滿足患者的需求勝于疾病的診療。它在強調技術水平的同時,十分注重將其與服務藝術有機地結合成為一個整體,使醫學成為真正的服務于人的科學。
(三)全科醫學的研究內容
1.社區常見健康問題的診療、管理、康復和預防。
2.完整的人及其健康問題:即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來了解患者作為一個完整的個體的特征和需求。
3.家庭的健康問題:即以家庭為單位,了解家庭與個人之間的關系和家庭對健康的影響。
二、全 科 醫 療
(一)全科醫療的定義
全科醫療是將全科/家庭醫學理論應用于患者、家庭和社區照顧的一種基層醫療專業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主要醫療服務形式。它是一種集合了其他許多學科領域內容的一體化的臨床專業;除了利用其他醫學專業的內容外,還強調運用家庭動力學、人際關系、咨詢以及心理治療等方面的知識技能提供服務。
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AAFP)對家庭醫療(即全科醫療)的定義是:“家庭醫療是一個對個人和家庭提供連續性與綜合性衛生保健的醫學專業。它是一個整合了生物醫學、臨床醫學與行為科學的寬廣專業。家庭醫療的范圍涵蓋了所有年齡、性別,每一種器官系統以及各類疾病實體。”
(二)全科醫療的特點
全科醫療是一種以門診服務為主體的基層醫療保健服務,是社區居民為其健康問題尋求衛生服務時最先接觸、最經常利用的專業性服務,是整個醫療保健體系的門戶和基礎,通常把全科醫療稱為首診服務。除了提供優質的診療服務,全科醫生還應通過家訪和社區調查,關心未就醫的患者以及健康人的需求。全科醫療以相對簡便、經濟而有效的手段解決社區居民約80%~90%的健康問題,并根據需要安排患者及時、適當地利用其他級別或類別的醫療保健服務。
全科醫療的特點包括:強調連續性、綜合性、個體化的照顧;強調早期發現并處理病患;強調預防疾病和維持促進健康;強調在社區場所對患者提供服務,并在必要時協調利用社區內外的其他資源。其最大特點是強調對當事人的“長期負責式照顧”,這意味著其關注的中心是把服務對象作為整體的人,并對其負有長期管理責任。只要全科醫生與服務對象建立了某種契約關系,就應隨時關注他們的身心健康,對其主觀和客觀的、即刻與長期的各種衛生需求做出及時的評價和反應,而且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能放棄這種責任。由于醫生對醫學知識的把握勝于患者,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種由醫生發起的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以需要為基礎、需求為導向的主動服務,確保患者在適宜的地點和時間接受最恰當的醫療照顧。
(三)全科醫療在衛生服務系統中的作用
衛生系統的層級(levels of the health system)是指衛生系統針對具體人群,按衛生機構服務功能的不同而劃分的功能層次。基層或社區衛生機構,于所在地區提供基本服務;二級衛生服務機構,常由醫師或專科醫師提供有選擇性的專科服務;三級衛生服務機構,為有限的、需要復雜的診療技術和設備的人群提供服務,通常以醫院服務為主。理想的醫療體系應該向每個人提供公平、可及、全面、持續的衛生服務。世界衛生組織確定基本衛生保健是提供基本醫療服務的最有效途徑。
全科醫療是基本衛生服務系統中的主要醫療服務形式,并以其合理使用衛生資源、有效節約衛生經費,成為整個衛生保健系統的堅實基礎。發展全科醫療是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關鍵,也是解決醫療衛生事業改革中遇到的重要問題的有效方法。全科醫療根據實際情況和背景開展多種服務,尤其重視常見慢性病的防治,通過干預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為公眾提供預防保健指導,如老年人往往身患數種疾病,需要綜合性醫療服務,而專科醫療分科過細,不同的專科醫生關注不同的側面使患者無所適從,增加醫患雙方的負擔,而全科醫療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
由此可見,以全科醫療為主的基本衛生服務系統具有的優點:人們在一個機構看醫生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健康問題,并且使有限的衛生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成本-效益。全科醫療在我國衛生事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堅持衛生事業改革,推進全科醫療實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現行醫療衛生服務系統與公共衛生服務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服務需求,推進衛生事業發展,進一步達到促進健康的目的。
三、全 科 醫 生
(一)全科醫生的定義
全科醫生又稱家庭醫生(family doctor)、全科醫師或家庭醫師(general practitioner,family physician),是全科醫療服務的提供者。全科醫生是對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優質、方便、經濟有效、一體化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進行生命、健康與疾病的全過程、全方位負責式管理的醫生。全科醫生的服務涵蓋不同性別、年齡的個體及其所涉及的生理、心理、社會各層面的健康問題。
世界家庭醫師學會(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s Academies and Academic Association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Family physicians,WONCA)對全科醫生的定義是:“全科醫生的基本職責是為每一個尋找醫療保健的人提供綜合性的醫療保健服務,必要時也安排其他衛生專業人員為其提供有關服務。”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對家庭醫師的定義為:“家庭醫師是經過家庭醫學范圍寬廣的醫學專業教育訓練的醫生。家庭醫師具有獨特的態度、技能和知識,使其具有資格向家庭的每個成員提供連續性和綜合性的醫療照顧、健康維護和預防服務,無論其性別、年齡或者健康問題類型是生物醫學的、行為的或社會的。這些家庭醫師由于其背景和家庭的相互作用,最具資格服務于每一個患者,并且作為所有健康相關事務的組織者,包括適當利用專科醫生、衛生服務以及社區資源。”
全科醫生是接受過全科醫學專門訓練的新型醫生,為個人、家庭和社區提供包括預防、治療在內的多種衛生保健服務。作為服務協調者,他們能將初級、二級、三級衛生保健服務結合起來。作為負責人、管理者和監督員,他們能提高團隊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全科醫生與初級保健團隊成員共同工作,整合衛生系統中常見的各個部門各自為政所造成的條塊分割的服務。
(二)全科醫生應具備的基本能力
1.處理常見健康和疾病問題的能力
能熟練應用全科醫學的原則和方法處理社區中常見健康問題;鑒別患者的患病狀況,能及時對急癥患者進行必要的處理,準確把握轉診時機;能在社區醫療實踐中整合其他專科的知識和技能,整合健康教育、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技術,適當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以基本醫療為主,預防、診療、保健、康復及健康管理一體化的服務。
2.評價個人心理、行為問題的能力
能熟練評價和處理各種行為問題,包括生活事件與應激反應,性格問題,性問題,飲食與營養問題,吸煙、酗酒、藥物成癮問題,兒童、婦女、老年人的特殊問題。熟悉心身疾病產生的機制,掌握一定范圍和程度的心理診斷、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的基本技能。
3.家庭評估、家庭訪視的能力
能熟練評價家庭的結構、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和家庭資源狀況;善于鑒別有問題的家庭及其患病成員,能準確評價家庭功能障礙與個別患病成員之間的互動關系,充分利用家庭資源,為患者提供以家庭為單位的服務;為個人及家庭提供預防性咨詢服務;幫助家庭解決存在的問題。
4.服務社區的能力
具有較強的社會工作能力,能順利協調和利用社區內外的醫療和非醫療資源,組織必要的社區調查,運用衛生統計學和流行病學的方法全面評價社區健康狀況,制訂和實施社區衛生計劃;能對流行病、傳染病、職業病、地方病和慢性病進行有效地監測和控制;能勝任初級衛生保健的組織與實施工作,并為社區中的不同人群提供綜合性的預防保健服務。
5.處理醫療相關問題能力
能妥善處理在醫療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社會與倫理學問題,如為患者保守秘密、尊重患者的隱私權、科學理解死亡的定義、熟悉臨床藥物試驗的有關規定、正確對待安樂死等問題;熟悉有關的法規,在維護患者及其家庭最佳利益的前提下,盡量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6.自我完善與發展的能力
有較強的醫療管理能力,善于把握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規律與方向,利用各種機會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不斷取得進步;能熟練查閱文獻資料,在專家的指導下開展科研和教學工作,并善于應對各種各樣的困境和挑戰。
(三)全科醫生的角色
相對不同的層面,全科醫生承擔著不同的角色。
1.個人與家庭層面
(1)醫生:
負責常見健康問題的診治和全方位全過程管理,包括疾病的早期發現、干預、康復與終末期服務。
(2)健康監護人:
負責健康的全面維護,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定期進行適宜的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并干預危險因素;作為患者與家庭的醫療代理人對外交往,維護當事人的利益。
(3)咨詢者:
提供健康與疾病的咨詢服務,聆聽與體會患者的感受,通過有技巧的溝通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對各種有關問題提供詳細的資料與解釋,指導服務對象進行有成效的自我保健。
(4)教育者:
利用各種機會和形式,對服務對象(包括健康人、高危人群和患者)隨時進行深入細致的健康教育,保證教育的全面性、科學性和針對性,并進行教育效果評價。
(5)衛生服務協調者:
當患者需要時,負責為其提供協調性服務,包括動用家庭、社區、社會資源和各級各類醫療保健資源,與專科醫生形成有效地雙向轉診關系。
2.醫療保健與保險體系層面
(1)守門人:
作為首診醫生和醫療保險體系的“門戶”,為患者提供所需的基本醫療保健,將大多數患者的問題解決在社區,為少數需要專科醫療者聯系有選擇的會診/轉診;向保險系統登記注冊,取得“守門人”的資格,并嚴格依據有關規章制度和公正原則、成本/效果原則從事醫療保健活動,與保險系統共同實施基本醫療保險。
(2)團隊管理與教育者:
作為社區衛生團隊的核心人物,在日常醫療保健工作中管理人、財、物,協調好醫護、醫患關系,以及與社區社會各方面的關系;組織團隊成員的業務發展、審計和繼續教育活動,保證服務質量和學術水平。
3.社會層面
(1)社區與家庭的成員:
作為社區和家庭中重要的一員,參與其中的各項活動,與社區和家庭建立親密無間的人際關系,推動健康的社區環境與家庭環境的建立和維護。
(2)社區健康的組織與監測者:
動員組織社區各方面積極因素,協調建立與管理社區健康網絡,利用各種場合做好健康促進、疾病預防和全面健康管理工作,建立與管理社區健康信息網絡,運用各類形式的健康檔案資料協助做好疾病監測和衛生統計工作。
四、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關系
全科醫療、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療和專科醫生的關系可概括為各司其職、互補互利,通過“接力棒”式服務,達到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
(一)全科醫療與專科醫療的區別
1.服務宗旨與職責上的區別
全科醫療和專科醫療負責健康和疾病發展的不同階段。全科醫療可以視為“照顧醫學”,負責健康時期、疾病發生高危險期、疾病早期和經專科診療后疾病康復期或穩定期的各種病患的長期照顧。全科醫療所關注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病,其宗旨是為個人、家庭提供全面照顧,而非單純的疾病診治。專科醫療強調“治愈醫學”,只負責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時期的診治,其對患者的管理責任僅限于在醫院或診室內,一旦患者出院或結束就診,這種管理責任即終止。專科醫療的宗旨是根據醫學對人體生命與疾病本質的研究成果來認識與對抗疾病;并因此而承擔深入研究病因、病理等微觀機制,以及診斷方法、藥物、手術等治療技術的責任。
2.服務內容與方式上的區別
全科醫療多處理常見健康問題,形式上多利用基本醫療手段以及家庭和社區的衛生資源,以低廉的成本維護大多數民眾的健康,同時負責干預各種專科無法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導致的功能性問題。專科醫療多處理生物醫學上的疑難、急重癥疾病,形式上多采用專科的高科技診療手段,動用較為昂貴的醫療資源,解決少數人的疑難問題。
(二)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區別
全科醫生的知識和技術是在一定深度上朝橫向發展,一定深度指的是解決社區常見健康問題所需的知識和技術。全科醫生能解決的問題不是越來越難,而是范圍越來越廣,并能越來越全面地滿足患者需要。全科醫生把患者看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并用聯系、協調、整體的眼光來看問題,完全以患者為中心,即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基礎,提供整體性照顧。
專科醫生的知識和技術是在一定范圍內朝縱深方向發展。專科醫生能解決的問題越來越難,而范圍越來越窄,通常以疾病為中心,即以生物醫學模式為基礎,提供專科化服務。
(三)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的聯系
如果將衛生服務體系比喻為一張漁網,那么縱向的線就是縱向分化的專科醫生,而橫向的線則為橫向整合的全科醫生。只有在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之間達成平衡,實行分工合作的機制,才能“織出一張完整、有效的網”,形成平衡有效的衛生服務體系,全面滿足人民日益增長和變化的衛生服務要求,解決許多超出生物醫學范疇、不能被明確診斷為疾病的健康問題,避免衛生資源的嚴重浪費。
專科醫生對某類疾病的了解比較深刻,服務手段比較先進,資源比較集中,能夠解決一些嚴重的問題。但專科醫生常常脫離患者來評價疾病,對問題的理解可能不夠全面,過分依賴實驗室檢查,僅提供暫時、片段、局部的服務,難以給予連續性、協調性和整體性的服務。而全科醫生能夠在了解患者的基礎上全面地評價其健康問題,充分利用了專科資源和各種社會資源,為患者提供連續性、協調性和整體性的服務。當然全科醫生對某種特定類型的疾病了解比較膚淺,只擁有一些基礎的服務手段,資源較為分散,需依賴專科資源解決疑難或重癥問題。
從以上比較來看,以上兩種服務模式正好相得益彰。
全科醫生與專科醫生合作保持了慢性病控制的連續性。慢性病是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通常涉及生物、心理、家庭、社區及社會等多方面因素,需要采用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指導醫療服務。慢性病往往是終身性疾病,不僅在急性期需要住院治療,在恢復期甚至病情穩定期也需要連續性、綜合性、協調性、整體性服務。此外,慢性病雖不能完全治愈,卻是可以預防控制的,通過健康教育改變社區居民或慢性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最為關鍵,而全科醫生最有條件通過健康教育使社區居民了解慢性病,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識和能力,有效控制與慢性病有關的危險因素,逐漸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完成以上照顧對全科醫生來說責無旁貸。因此,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應該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而合作的關鍵在于,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應該在慢性病控制這場“接力賽”中傳好“接力棒”,以便使慢性病得到連續、有效的控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陈巴尔虎旗| 衡南县| 罗田县| 中阳县| 连州市| 彰化市| 福州市| 芒康县| 衡水市| 五莲县| 富源县| 铁岭市| 九龙县| 鄂托克前旗| 杨浦区| 杭锦后旗| 东乌珠穆沁旗| 凤阳县| 汝州市| 长宁区| 延寿县| 洞头县| 涿州市| 固安县| 宜良县| 綦江县| 新蔡县| 池州市| 潼南县| 阿荣旗| 任丘市| 垫江县| 来安县| 沛县| 尚志市| 锦屏县| 潮安县| 木兰县| 平南县| 邹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