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科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
- 胡榮 史鐵英
- 1810字
- 2020-08-07 14:48:54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內科護理學概述與發展
內科護理學是建立在基礎醫學(如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健康評估、護理學基礎、人文社會科學基礎上,解析疾病相關知識及其預防、治療、護理,促進康復、增進健康的一門綜合性應用學科,為護理學專業各層次教育的主干課程。
(一)內科護理的特點及對護士的要求
內科護理涉及臨床領域寬廣,從呼吸、循環、消化、泌尿、血液、內分泌、風濕與代謝性疾病至神經系統疾病,幾乎涵蓋了所有“非手術科”。護理工作模式從功能制轉向責任制整體護理;護理實踐范疇從患者擴展向全社會人群;服務對象年齡跨度大,從青少年(14周歲以上)、中年、老年直至高齡老人群體,其生理-心理-社會各種健康問題交錯復雜。
隨著社會經濟與文化、科技的發展,人民的健康維護意識不斷提高,對衛生保健需求及醫療服務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同時環境污染的加重,生活工作壓力的加負荷等因素,促進了威脅人類健康的疾病譜發生巨大變化,因而對護士的專業素質與涵養、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挑戰。內科護士不僅是患者的直接照護者,還承擔管理者、教育者、協作者、代言者及學科研究者等多重角色。
(二)內科護理學與相關學科的進展
近年來,基礎醫學、流行病學、心理學與臨床醫學診療技術均取得了較大進展;同時,循證醫學的發展促進了臨床實踐經驗與科學證據的有機結合,推動了臨床診斷、治療及護理決策的科學化,促進了內科護理學的發展,而內科護理學的發展也促進了各相關學科的進步。
1.病因及發病機制的進展
隨著分子生物學、基因蛋白組學技術等日臻成熟與廣泛應用,對許多疾病的病因及發病機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遺傳學的發展,使通過對胎兒絨毛膜或羊水細胞基因中DNA的分析,可得到胎兒地中海性貧血遺傳類型和血友病的產前診斷。免疫學的發展,揭示了免疫機制障礙在惡性腫瘤、腎小球疾病、Graves病、類風濕關節炎中的作用,免疫治療在器官移植、白血病等治療中的應用,使治療效果顯著提高。藥理學的深入研究與納米技術的結合應用,為一些疾病提供了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2.檢查與診斷技術的進展
隨著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心、肺、腦等高尖端電子監護儀器與設備廣泛應用于臨床,能早期、及時發現和處理病情變化,明顯降低了危重癥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預后。內鏡技術的發展為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帶來革命性突破,可通過內鏡直接觀察病變部位的外觀結構、夾取活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及分子生物學診斷與研究,有效地提高了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腹腔內一些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確診率,并且可用于止血、取出結石和異物、切除息肉等局部微創治療。多排螺旋CT、正電子發射體層顯像(PET-CT)、單光子發射計算機體層成像(SPECT)、放射性核素顯像及超聲診斷技術等影像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診斷水平。此外,隨著對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的研究進一步深入,基因測序技術逐漸進入臨床,許多疾病建立了分子水平的診斷標準。
3.預防與治療技術的進展
隨著干細胞技術的深入發展,初步形成了組織器官工程學與再生醫學。外周血造血干細胞移植技術的發展、單克隆抗體靶向藥物的研制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全反式維A酸等為白血病的治療取得了突破進展。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血液凈化技術的不斷改進,使急慢性腎衰竭、高血容量狀態、某些急性中毒的治療效果明顯改觀,使慢性腎衰竭患者的長期生存率和生存質量明顯提高。器官移植技術及術后有效的免疫治療,使臟器嚴重衰竭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長。心導管診斷和介入性治療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一些心臟疾病傳統治療方式,使療效及預后大為改善。此外,近年來精準醫學的興起,將快速推動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精準預防與治療。
4.內科護理學及專業實踐的進展
自20世紀90年代,內科護理逐漸由功能制疾病護理轉向以人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會整體護理模式。近年來,隨著高等護理教育的發展與完善,護理研究的廣泛深入開展及醫學相關學科的發展,內科護理學取得了長足進展。對疾病病因及發病機制的進一步認識,成為對患者及社會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導的理論依據。心導管、射頻消融術、起搏器的安置術及電子監護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心內科重癥護理監護水平及搶救技術的完善。化療與放療的護理、心腦血管介入治療前后的護理、血液透析與腹膜透析的護理、中心靜脈導管如經外周靜脈穿刺中心靜脈置管(PICC)、靜脈輸液港的置入、應用與維護等專科技術也得到了相應發展。許多醫院建立了護士專科門診,使護理走向精、專、細,促進了護理專業實踐的發展。
- 溫病條辨精選原文評析(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呼吸系統疾病專輯
- 激素類藥物的合理應用
- 《飲膳正要》梳理
- 中醫神志病醫籍選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 中醫養生保健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內科學:呼吸與危重癥醫學分冊(第2版)
- 針刀醫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婦產科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外科護理學(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護理專升本)規劃教材)
- 醫患溝通技能訓練(第2版)
- 社區重癥識別與緊急處理(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醫用影像設備(CT/MR/DSA)成像原理與臨床應用
- 中醫健康管理與常見病適宜技術(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外科考點及案例精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