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節 青春期心理發展特點及常見心理行為問題

一、青春期心理發展特點
青春期是人類身心發展逐漸走向成熟的重要階段。思維發展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開始形成辯證思維,獨立性和批判性顯著發展,但看問題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情緒情感易出現兩極性,易出現逆反心理。具體表現為自主意識增強,自尊心變強,渴望交流和友誼,易沖動并富于幻想,性意識萌動并表現為初期的與異性疏遠,到逐漸愿意與異性接近或對異性產生朦朧的依戀等心理變化。
青春期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發展相對滯后于身體的快速發育,易形成心理衛生問題,如焦慮、抑郁、不良習慣等。這些問題絕大多數是暫時現象,只要得到適當的引導和幫助便能得到解決;但若不及時解決,持續時間長,問題可能會變得復雜、嚴重,造成心理缺陷,甚至影響一生的健康、學習、工作和行為,嚴重者還可能危及家庭和社會。
二、青春期常見心理行為問題
(一)青春期綜合征
青春期綜合征是青少年特有的生理失衡和由此引發的心理失衡病癥。主要表現為:①腦神經功能失衡:注意力分散、思維遲鈍、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下降;白天精神萎靡,夜晚大腦興奮,難以入眠;②性神經功能失衡:性沖動頻繁,形成不良的性習慣,過度手淫;③心理功能失衡:自卑自責、憂慮抑郁、煩躁消極、敏感多疑、缺乏學習興趣,出現自暴自棄、厭學、離家出走,嚴重者有自虐、輕生現象。
青春期生理與心理發育不同步,心理發育相對滯后及過度用腦和不良習慣是形成青春期綜合征的重要原因。青春期綜合征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社區、學校和家庭均應高度重視,應引導和教育青少年正確評價自我,用理智戰勝情感,用頑強的意志力去克服自己的不良行為,健康平穩地度過青春期。
(二)青春期焦慮癥
焦慮癥(anxiety disorder)即焦慮性神經癥,是一種緊張不安、恐懼的情緒體驗,患者以焦慮情緒反應為主要癥狀,同時伴有心慌、氣短、出汗及坐立不安等自主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隨著第二性征的出現,對自己在體態、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變化,會產生一種神秘感,甚至不知所措。女孩由于乳房發育而不敢挺胸、月經初潮而緊張不安;男孩出現性沖動、遺精、手淫后的追悔自責等,這些都將對青少年的心理、情緒及行為帶來很大影響。青春期焦慮癥嚴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時予以合理治療,以心理治療為主,配合藥物治療。
(三)青春期抑郁癥
抑郁癥(depression)是以抑郁情感為突出癥狀的心理障礙,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遲鈍、動作和語言減少,伴有焦慮、軀體不適和睡眠障礙。青春期的情緒改變是對身體改變、社會角色和各種關系變化的一種適應,特點是反應強度大且易變化,在遇到挫折和煩惱的情況下,神經系統的功能很容易失調。如果反應異乎尋常的強烈和低落,可出現持續性的緊張、焦慮、抑郁、內疚、恐慌等狀態,以致發生抑郁癥。青春期抑郁癥的表現多種多樣:有些害怕上學,甚至逃學,表達能力下降,學習成績明顯下降;有些不愿與同學、朋友、家人交流,故意回避熟人,容易沖動并攻擊別人;有些出現離家出走、厭世、自殘、自殺等行為。所以防治青春期抑郁癥是青少年保健工作的重點內容。治療方法以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為主。
案例4-1
患者,女,13歲,初中生,平時成績優秀,性格開朗陽光,近1年該女生出現喜食甜食及涼性食物,同時喜歡食用刺激性食物,同時出現顏面部明顯出痘癥狀,用手擠壓之后出現局部感染癥狀,嚴重時出現丘疹、結節及膿皰樣物質。現患兒出現對外物明顯不感興趣,不愿出門見人,尤其不愿見熟人,緊張害怕別人嘲笑自己,覺得生活變得沒有意義,思維退化,動作和語言明顯減少,夜間睡眠狀態較差,食欲下降,體重下降,嚴重時有自殺的念頭,體檢及神經系統查體未見異常,消化系統檢查無異常。
思考:該患兒遇見青春期常見的哪些相關問題?你作為一名心理醫生該如何給予患兒治療措施?
(四)飲食障礙
1.神經性厭食癥(anorexia nervosa)
是指通過節食等方法,有意造成并維持體重明顯低于正常標準為特征的一種飲食障礙,早期為主動性節食、厭食,逐漸出現缺乏食欲、消瘦、內分泌代謝紊亂,以女性多見。抑郁癥伴飲食紊亂者可出現神經性厭食。家庭氛圍不良、家長教養方法不當及神經內分泌異常也可出現神經性厭食。神經性厭食往往伴隨體重明顯下降、身體虛弱、心率變緩、血壓下降、皮膚粗糙和閉經等癥狀,還可能出現一些精神癥狀和行為失常,如不及時治療將會導致嚴重后果。本病尚無系統性治療方法,以心理治療為主,結合行為調節、營養康復。
2.神經性貪食癥(bulimia nervosa)
是指反復發作和不可抗拒的攝食欲望及暴食行為。因害怕體重增加,常采取引吐、導瀉、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的發胖。女孩多見。患兒往往是通過手指刺激咽喉部而完成嘔吐,但也有隨意地將胃內容物吐出。很多人在每次貪食發作之后產生情緒抑郁。反復嘔吐和導瀉可出現食管以及胃部的撕裂傷、低鉀血癥、低氯性堿中毒等。治療方法有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或人際治療)和抗抑郁藥治療。
(五)網癮
網癮是指上網者由于長時間地和習慣性地沉浸在網絡時空當中,對互聯網產生強烈的依賴,以致達到了癡迷的程度而難以自我擺脫的行為狀態和心理狀態。主要包括:①行為和心理上的依賴感;②行為的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基本喪失;③學習和生活的正常秩序被打亂;④身心健康受到較嚴重的損害。
青少年因網絡引發的眾多問題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對青少年的網絡行為要立足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教育及社會-學校-家庭的整體教育。通過改善學校和家庭的環境,塑造青少年的健康人格,建立對“網癮”的免疫力。
(六)物質濫用
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是指反復、大量地使用與醫療目的無關且具有依賴性的一類有害物質,包括煙、酒、某些藥物,如鎮靜藥、鎮痛藥、鴉片類、大麻、可卡因、幻覺劑、有同化作用的激素類藥物等。物質濫用造成青少年身心損傷已經成為全世界一大公害。濫用物質的種類隨年齡、性別、地區、種族和地理因素不同而不同。常見的濫用物質及其損害如下。
1.酒精
酒精對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嚴重的危害,產生欣快、頭暈、眼花、多語和短期記憶障礙等。長期大量飲酒后,會對大腦及其他重要器官產生損害,出現記憶力下降、智力障礙、胃炎、肝損害(如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
2.煙草
吸煙是導致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喉癌、咽癌、口腔癌等多種癌癥及胃潰瘍的主要危險因素。煙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可刺激神經興奮,使人產生依賴。
3.致幻劑
也稱擬精神病藥,包括大麻、麥角二乙胺等。使用此類藥物后產生類似精神病患者的表現,首先出現的是知覺改變,隨后出現生動的幻覺、片段的妄想及相應情緒、行為的改變。亦可出現生理效應,如瞳孔擴大、視力模糊、顏面發紅、頭暈、乏力、心率加快、出汗、震顫、共濟失調、生理反射亢進等。
4.鎮靜催眠藥
包括巴比妥類和苯二氮 類。這類藥物的主要藥理作用是中樞抑制。臨床上主要用于鎮靜催眠和抗焦慮。由于應用范圍甚廣,極易形成濫用。
5.興奮劑
包括可卡因、咖啡因、苯丙胺及哌甲酯等中樞神經系統興奮藥物。臨床主要應用于振奮精神,可致欣快感。此類藥物反復使用易形成心理依賴,出現情緒高漲、警覺性增高、精神運動性興奮、判斷力下降等一系列中毒癥狀。
6.阿片類
包括阿片、嗎啡、海洛因、美沙酮、哌替啶、噴他佐辛等。海洛因是目前所有毒品中成癮性最強,戒斷癥狀最重,復吸率最高,濫用人數最多,對社會、家庭危害最大的毒品。吸食阿片后,初致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產生夢幻現象,導致高度心理及生理依賴性,長期使用后停止則會發生渴求藥物、不安、流淚、流汗、流鼻水、易怒、發抖、寒戰、打冷戰、厭食、便秘、腹瀉、身體卷曲、抽搐等戒斷癥狀;過量使用可造成急性中毒,表現為昏迷、呼吸抑制、低血壓、瞳孔縮小,嚴重的引起呼吸抑制導致死亡。
預防青春期物質濫用的有效方法是培養青少年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況,控制或者限制可以獲得藥物的途徑,建立藥物使用的行為規范,制定與藥物有關的法律,借用大眾傳媒開展藥物使用的宣傳教育。對物質濫用的青少年,在生理解毒后進行長期連續的醫學隨訪和提供適宜的社會和心理支持。
(七)青少年傷害
傷害(injury)是指因為能量(機械能、熱能、電能等)的傳遞或干擾超過人體的耐受性,造成組織損傷、窒息,導致缺氧和刺激引起的創傷,以及精神創傷或心理障礙。15~19歲青少年,傷害死因順位為自殺、車禍、意外中毒、溺水、意外跌落和他殺。
1.自殺
是指自愿的、自己動手讓自己死亡的行為,是一種自我懲罰和毀滅性的行為,包括自殺意念、自殺未遂、自殺死亡。自殺的原因有:①遺傳因素:有自殺行為的青少年有時可有家族自殺行為傾向;②心理障礙: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厭世癥、邊緣人格、攻擊性行為等,是青少年自殺的高危人群;③環境因素:父母不和睦,親子關系緊張,可使青少年產生自殺行為;學校課程負擔重、考試失敗是近年來自殺的重要原因;④其他:失戀、性行為問題、物質濫用等與自殺有密切關系。因此,防患于未然,將可能出現的自殺現象都消滅在萌芽狀態,是預防青少年自殺的必然要求。
2.車禍
是指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等交通工具在行駛過程中,因違章行為或過失發生碰撞、顛覆等造成人身傷亡或經濟損失的事故。車禍的原因包括:①內源性因素,如緊張情緒、酒精或藥物使用等;②環境因素,如道路設計和質量問題;③車輛安全因素,如剎車的制動性不好,沒有防護設施(頭盔);④氣候因素,如雨、雪、霧等不利氣候條件下車禍發生增加。
3.暴力
是指一種以威脅或身體力量對某人或一群人造成傷害或死亡。青少年暴力行為與發生在家庭內外的暴力有關。由于在兒童期受虐待和被忽視、目擊暴力、青少年性亂和體罰、遭受暴力和攻擊,可使青少年今后發生暴力行為和犯罪。對有暴力行為的青少年需要識別和干預。預防暴力需要依靠改變個人行為、改善家庭環境、提高社區和全社會的整體環境的共同作用。①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和正確引導,使青少年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知法懂法,保護自己,遠離犯罪。②家庭與學校傳統教育不容忽視,家長經常教導子女遵從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學校應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從日常教學管理方面敦促青少年健康成長。③加強對大眾傳媒、娛樂場所的監管,避免青少年受到不良文化侵害。
傷害的預防與控制措施包括傷害監測、傷害干預措施研究、改善環境、加強安全防護措施、開展健康教育和各種宣傳以及建立相應的法律和法規;學校、家庭和社區也應加強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預防與控制傷害發生。

(仰曙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涧县| 巴南区| 巨鹿县| 运城市| 大厂| 台南县| 肇源县| 甘南县| 邮箱| 威远县| 山东省| 苏尼特左旗| 龙海市| 玛曲县| 如皋市| 南丹县| 霍城县| 苍梧县| 任丘市| 上栗县| 望谟县| 鲁山县| 安塞县| 通道| 武夷山市| 涪陵区| 韶山市| 申扎县| 惠安县| 宁安市| 仪征市| 吉林市| 土默特右旗| 舞钢市| 新昌县| 辽宁省| 马鞍山市| 淅川县| 昌黎县| 彝良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