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5 汽車的體檢指標:汽車主要參數(shù)

(1)汽車尺寸參數(shù) 以乘用車(圖1-24)為例

說明汽車尺寸參數(shù)(圖1-25)。

1)寬度:不包括車外倒車鏡的車輛最大寬度。

2)車廂寬度:左、右車門內(nèi)的車輛最大距離。

3)高度:空載時不包括天線的車輛最大高度。

4)輪距:左、右輪胎中心的距離。

5)車廂長度:駕駛室儀表板到后座椅背的距離。

6)接近角:路面和假想線(車輛前端底部和前輪胎地面接觸點之間繪制的一條線)構(gòu)成的角度。

7)離地間隙:車輛總質(zhì)量條件下從地面至車輛最低部分的距離。

8)車廂高度:車頂篷距地板的最大垂直距離。

9)前懸:前輪軸中心到車輛前端的距離。

10)軸距:前、后軸之間的距離。

11)長度:車輛最前端到最后端的距離。

12)后懸:后輪軸中心至車輛后端部的距離。

13)離去角:路面和假想線(車輛后端底部和后輪胎與地面接觸點之間繪制的一條線)構(gòu)成的角度。

圖1-24 汽車外形

圖1-25 尺寸參數(shù)

1—寬度 2—車廂寬度 3—高度 4—輪距 5—車廂長度 6—接近角 7—離地間隙 8—車廂高度 9—前懸 10—軸距 11—長度 12—后懸 13—離去角

(2)汽車質(zhì)量參數(shù)

1)整車整備質(zhì)量:指汽車帶有全部裝備(包括隨車工具、備胎等),加滿燃料、水,但沒有載人和載貨的整車質(zhì)量。

2)裝運質(zhì)量:汽車在良好硬路面上行駛時最大運輸質(zhì)量。

3)最大總質(zhì)量:整車整備質(zhì)量與裝運質(zhì)量之和。

4)軸載質(zhì)量:前橋或后橋允許承載質(zhì)量。

汽車標牌(圖1-26)中標明17位車輛識別代碼(亦稱VIN、車身號、底盤號),第1位是制造國別代碼(L為中國),第2位、3位是制造廠代碼,第10位是生產(chǎn)年份(2001年開始由“l(fā)”開始逐年遞增,2010年開始改由“A”開始逐年遞增,30年一個循環(huán)),第12~17位是車輛制造順序號,其他部分含義請閱讀各車型介紹。VIN還標志在風窗玻璃右下角和前圍板上(圖1-27)。

圖1-26 汽車標牌

1—商標 2—車輛識別代碼 3—制造日期 4—發(fā)動機型號

圖1-27 前圍板的VIN

(3)汽車動力性

1)最高車速:汽車在水平、平坦的硬路面,用最高檔行駛能達到的最高車速(圖1-28),單位為km/h。

2)加速性能:汽車可能達到的最大加速度,常用汽車0~100km/h的加速時間來評價,單位為s。

3)最大爬坡度:汽車滿載在良好路面行駛,汽車能克服的最大坡度(圖1-29)。它用于表示越野車的動力性能,常用坡度i評價。

iB/A×100%

式中:A為坡底長(m);B為坡高度(m)。

注意:如果輪胎和道路表面之間缺少足夠的附著力,車輛不能在最大坡度上行駛。

圖1-28 最高車速

圖1-29 最大爬坡度

A—坡底長 B—坡高度 θ—坡度角

(4)最小轉(zhuǎn)彎半徑 最小轉(zhuǎn)彎半徑表示車輛轉(zhuǎn)彎的操縱性,它是指向右或向左將轉(zhuǎn)向盤轉(zhuǎn)動到止點,使車輛在路面緩慢轉(zhuǎn)彎時,車輛旋轉(zhuǎn)中心和最外側(cè)車輪輪胎中心(或車身最外側(cè))之間所繪圓的半徑(圖1-30)。

圖1-30 最小轉(zhuǎn)彎半徑

1—最小轉(zhuǎn)彎半徑(輪胎) 2—最小轉(zhuǎn)彎半徑(車身)

筆 記

____

(5)燃油經(jīng)濟性 燃油消耗表示車輛行駛的經(jīng)濟性,有兩種計算燃油消耗率的方法(圖1-31)。根據(jù)測量時駕駛條件的不同,如風力、路面坡度、發(fā)動機狀況等,燃油消耗會有明顯變化。

1)每行駛百公里燃油消耗(L/lOOkm)=[燃油(L)/距離(km)]×100km。

2)每升燃油行駛距離(km/L)=距離(km)/燃油(L)。

圖1-31 燃油消耗率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东海县| 随州市| 五河县| 阿荣旗| 灌阳县| 灵石县| 施秉县| 阳东县| 新民市| 棋牌| 沁水县| 贵德县| 乌什县| 宁远县| 邯郸县| 灵璧县| 山阳县| 清丰县| 论坛| 枣庄市| 龙门县| 平泉县| 池州市| 桐柏县| 都江堰市| 和林格尔县| 卓资县| 遂川县| 镇平县| 临沭县| 南雄市| 开远市| 东丽区| 读书| 大名县| 琼结县| 平果县| 余干县| 永嘉县| 玉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