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款本田車系維修案例精選
- 李昌鳳
- 7字
- 2020-05-29 18:44:13
第三章 飛度車系
第一節 發動機系統故障診斷實例
一、飛度轎車燃油系統
本田飛度電控燃油噴射系統(PGM-FI)是一個順序多點燃油噴射系統。主要包括燃油切斷控制、燃油泵的控制和PGM-FI主繼電器1和2控制。
(1)燃油切斷控制 在節氣門關閉時的減速過程中,噴油器的電流被切斷,以提高發動機800r/min以上轉速下的燃油經濟性。不論節氣門位置如何,燃油切斷控制也在發動機轉速超過6200r/min時發生,從而保證發動機不超速旋轉。車輛停止時,PCM在發動機轉速超過5000r/min(M/T:6200r/min)時切斷燃油。
(2)燃油泵的控制 接通點火開關時,ECM/PCM將PGM-FI主繼電器搭鐵,該繼電器向燃油泵提供電流,以便為燃油系統提供壓力。發動機運轉過程中,ECM/PCM將PGM-FI主繼電器搭鐵,并接通流向燃油泵的電流。發動機停轉,而點火開關接通的情況下,ECM/PCM斷開PGM-FI主繼電器的搭鐵,從而切斷流向燃油泵的電流。
(3)PGM-FI 主繼電器1和2控制PGM-FI繼電器由2個單獨的繼電器組成。PGM-FI主繼電器1在點火開關置于ON(Ⅱ)位置時通電,將蓄電池電壓輸出給ECM/PCM,并為噴油器和PGM-FI主繼電器2提供電源。點火開關置于ON(Ⅱ)位置且發動機起動或運轉時。PGM-F1主繼電器2通電,并向燃油泵輸出電流2s,從而使燃油系統增壓。
二、飛度轎車點火系統
本田飛度1.3L發動機的點火系統采用智能雙火花塞直接點火系統,其優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雙火花塞直接點火能縮短火焰傳播行程,可以提高可燃混合氣體的燃燒速度,改善發動機動力性,提高了燃油經濟性。
2)雙火花塞直接點火有時間差,適應不同的發動機工況需要,可以實現分層燃燒,降低油耗。
3)雙火花塞直接點火系統提高點火系統的可靠性,不易產生發動機缺火的故障。
4)雙火花塞與雙點火線圈的使用,能夠在發動機高轉速的情況下提供良好的點火能量,使點火線圈不易發熱,增強了點火性能。
雙火花塞直接點火系統的工作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該系統為單缸智能雙火花塞直接點火方式,點火器(ICM)和點火線圈集成一體,直接安裝在前后火花塞上,點火能量大,無高壓漏電損失。
2)ECM/PCM直接控制點火線圈以實現點火反饋控制、點火提前角及閉合角修正控制的功能。
3)ECM/PCM根據發動機工況和燃油條件的變化,利用發動機轉速信號、節氣門位置傳感器信號、冷卻液溫度傳感器信號以及進氣壓力傳感器信號等分析出最佳點火控制時間,自動調節前、后兩個火花塞提前角的大小和時間差,實現最理想的點火控制方式,實現發動機動力性、經濟性和排放系統的最佳控制。
新飛度所搭載的1.3L發動機放棄了第一代飛度1.3L發動機所使用的i-DSI(智能雙火花塞順序點火系統)而采用了本田i-VTEC技術。與第一代1.3L i-DSI發動機相比,新飛度的1.3L發動機不僅最大功率和最大轉矩都有大幅提升,而且發力點也都出現在更高的轉速上。由于i-VTEC的加入和可減小單側閥門提升量的閥門間歇技術的使用,使得新飛度的1.3L發動機動力得到提升,而油耗反而有所下降。
1.5L發動機從原來的VTEC技術升級為更加智能的i-VTEC技術。它采用了更多的傳感器可以使發動機根據實際工作狀況判斷并且自動調節凸輪軸升程。而老款VTEC是在固定條件下切換凸輪軸升程,當發動機在較大負荷下需要更高動力輸出時改變凸輪軸升程,獲得更充沛動力,而勻速駕駛時發動機通過提高凸輪軸升程,以獲得良好的燃油經濟性與動力表現的平衡。
三、故障維修實例
1.火花塞引起的發動機發抖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6年款廣州本田飛度1.5L轎車,該車發動機無負荷下怠速正常,但加速時出現發抖。
故障診斷與排除:
1)將變速器置于空檔,起動發動機,對故障現象進行確認,將加速踏板踩到底時,發動機出現明顯的發抖。
2)根據故障現象分析,發動機怠速時正常,而加速性能下降,可能存在的故障情況為①傳感器或相關控制線路故障;②點火性能下降;③燃油系統工作不良等。
3)首先檢查故障碼,顯示正常狀態。
4)拆下點火線圈時出現較多的污垢,對其清理后,急加速檢查,發動機依然有抖動的情況。
5)檢查點火正時,沒有出現異常情況。
6)拆下火花塞檢查,發現該車使用的火花塞不是原廠火花塞,詢問車主后知道,該車在修理廠做了保養,使用了副廠的空氣濾清器和火花塞,建議車主重新更換4個氣缸的火花塞。
7)更換原廠的火花塞和空氣濾清器后,檢查發動機急加速正常,路試后感覺加速性能明顯提高,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在進行發動機保養時,一定要使用廣州本田原廠的配件。該車在保養過程中由于使用了副廠件,導致了發動機加速發抖、點火技術性能下降的故障。
2.飛度發動機無法起動
故障現象:一輛廣州本田飛度1.5L轎車,裝配L15A1發動機,該車行駛里程為3萬km,發動機突然熄火后再無法起動。
故障診斷與排除:
1)首先對發動機進行常規檢查,發現散熱器冷卻液嚴重不足。
2)添加發動機冷卻液后,起動發動機時,在散熱器加水口處噴出冷卻液,發動機無法起動。這種現象表明,發動機氣缸墊可能損壞。
3)拆下發動機氣缸蓋檢查,發現氣缸墊已裂損,換上一張新的氣缸墊,裝復發動機,打開點火開關,起動發動機進行檢查。
4)發動機起動后怠速不穩,變速桿掛入D位時,發動機怠速更加不穩,并且發動機很快熄火,使用HDS讀取故障碼正常。
5)在P位重新起動發動機,此時能起動,待暖機后關閉空調系統及一切用電設備,在怠速工況下讀取MAP和噴油時間數據流如下:進氣壓力傳感器MAP為40kPa,ST(短期燃油調整)為0.88,噴油時間為3.1ms。從數據流來看,MAP值與噴油時間值都偏高,進氣管真空度有下降的趨勢,與之對應的噴油時間也高了許多,說明可燃混合氣比例失調(過濃),引起怠速不穩。
6)將變速桿掛入D位時,發動機怠速工況變化更加不穩定,MAP值已升到了70kPa,噴油時間達到十幾毫秒,發動機維持運轉沒有多久就熄火了。從數據流可以看出MAP與噴油時間出現錯誤值。
7)對發動機進氣系統進行認真檢查,沒有發現有漏氣的現象,用HDS的行車記錄器對發動機進行動態檢查。
8)起動的過程中,采集1組發動機起動過程曲線圖,從顯示屏圖中發現不踩加速踏板即怠速時發動機無法起動的波形,進氣管真空度無法形成,噴油量過多,混合氣過濃處于燃燒上限,無法點燃氣缸混合氣,所以無法起動;當踩下加速踏板時,空氣進入量增加,混合氣變稀,加上節氣門位置在中等負荷以上,因此發動機能勉強起動。起動后,節氣門位置傳感器TP在0.71V(輕點加速踏板)時,進氣壓力傳感器有一個小的尖峰波形。在時間軸上可以看到,MAP值在71kPa(氣缸竄氣已相當嚴重),對應的噴油時間為8.56ms,在這一瞬間發動機工作極不穩定。
9)通過以上對多個傳感器綜合曲線圖分析可知,怠速時進氣管真空度無法形成,而進氣系統經過檢查并不漏氣,因此很可能是發動機燃燒室密封不良引起。而在起動后輕點加速踏板時節氣門位置傳感器出現的尖峰波形,很可能是氣缸竄氣所引起的異常波形。加之發動機運轉不穩,結合此前檢查結果分析,斷定該車是在冷卻液缺失之后,發動機因高溫引起了氣缸墊裂損、缸蓋變形、散熱器“開鍋”甚至氣門和活塞等部件的連鎖反應。
10)詢問用戶,了解到該車是一直開到發動機熄火后才停止的。該車很可能是因發動機缺水長期行駛,造成發動機過熱而引起的故障。
11)對發動機進行解體,對機械部位進行認真檢查,拆下氣門,氣門工作面只有一小部分和氣門座圈接觸,座圈產生了變形。抽出活塞檢查,發現第3缸活塞環已卡死,活塞也有輕微拉傷。這些部件損壞說明是發動機因缺少冷卻液導致高溫情況下繼續行駛造成的。
12)重新鉸氣門座圈并研磨氣門,由于氣缸與活塞的損壞程度較小。用細砂紙打磨后,更換活塞環。裝復發動機,起動順暢。再次用HDS行車記錄器采集維修后的各傳感器綜合參數,一切正常,發動機起動平順,怠速工況正常,故障徹底排除。
3.1 缸點火線圈插頭引起的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6年款廣州本田飛度1.3L轎車,該車行駛了11萬km后,早上著車時出現怠速不穩的現象,熱車后故障依舊。
故障診斷與排除:
1)使用HDS檢查發動機動態數據流,發現1號點火線圈缺火的故障。
2)由于該車型使用了雙點火線圈,使用替換法將這兩個氣缸的點火線圈進行替換后,起動發動機故障依舊,說明點火線圈沒有故障。
3)拆下1號點火線圈對應的火花塞,檢查發現該火花塞存有油跡的現象,說明該缸點火技術狀況不良。
4)檢查1號點火線圈插頭沒有出現松動的現象,使用試燈檢查插頭接線側,試燈不亮,說明該插頭電源沒有供電。
5)將線束插頭撥開,使用試燈檢查1號點火線圈電源導線,試燈亮,說明該插頭有故障。由于1號點火線圈插頭與點火系統線束在一起,更換線束成本太高,車主不愿意更換,最后將該插頭剪下,從曾經更換的線束上找到一個插頭進行替換,并使用膠布包扎好后,起動發動機怠速為650r∕min(其他用電設備關掉),怠速不再發抖,故障排除。
4.飛度無法起動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4年款三廂飛度,行駛1萬多km,該車在行駛途中發動機忽然熄火,再也無法起動。
故障診斷與維修:
1)打開點火開關,指示燈一切正常,轉動點火開關起動發動機,起動機轉動有力且轉速夠,但發動機不起動。
2)打開燃油箱蓋,然后打開點火開關2s聽燃油泵工作情況,發現燃油泵有起動的“嘶嘶”聲,打開發動機艙,拔開燃油進油管有燃油泵出,初步證明油路正常。
3)查看電路,該車點火系統采用本田最新的i-DSI(智能型獨立雙點火),每個缸有前后兩個點火線圈和火花塞。取下1、2缸的前點火線圈和火花塞,發現火花塞有很濕的汽油液體,將火花塞插入點火線圈放在氣缸蓋上搭鐵,起動發動機,火花塞無跳火火花,表明點火系統有故障。
4)拔下該車點火線圈的三芯插頭,三根線的顏色分別為黑/黃(電源線)、白(電腦控制回路線)、黑(搭鐵線)。打開點火開關,使用萬用表測量黑/黃線(電源線)應為蓄電池電壓,結果無電壓。
5)按照電路圖檢查發現駕駛人熔絲盒內的14、15號熔絲燒斷,14號為前點火線圈熔絲,15號為后點火線圈熔絲。更換新的熔絲打開點火開關后馬上熔斷,表明點火系統有短路。
6)用萬用表測量熔絲盒內14號、15號熔絲插座發現電源對搭鐵短路,但查找線路一切正常。當拔下所有點火線圈插頭時,發現熔絲插座短路現象消失。于是將八個(前四個、后四個)點火線圈逐一拆下測量,發現第2缸的前后點火線圈均內部短路。
7)更換第2缸的前、后點火線圈后,裝回所有的線路和熔絲,起動發動機,發動機還是不能起動。檢查蓄電池電量已明顯下降,給蓄電池充足電后起動發動機,發動機有“突、突”的聲音,但還是起動不了。
8)用本田專用的HDS診斷系統進入車輛電腦,結果未發現故障碼。查看數據流,各信號都正常。起動發動機意外發現發動機轉速只有90r/min,明顯不正常。由于發動機轉速信號是由曲軸位置傳感器獲取的,于是拆下曲軸位置傳感器測量其電阻,發現傳感器端部有非常明顯的磨損。曲軸位置傳感器是電磁感應式的,通過曲軸觸發輪的轉動來獲取發動機轉速,正常情況下它與曲軸觸發輪有一定的間隙,不應磨損。
9)升起車輛時才發現油底殼曾碰撞過,碰撞后將油底殼拆下進行重新焊接。將油底殼拆下后發現曲軸觸發輪已經裂為三塊,其中有兩塊已掉在油底殼中,剩下一小部分觸發輪上的齒只能給傳感器很低的發動機轉速信號,致使發動機起動不了。
10)更換觸發輪后發動機起動成功,用HDS檢查數據流一切正常,故障徹底排除。
5.發動機怠速發抖
故障現象:一輛2008年款廣州本田飛度1.3L轎車,該車才行駛了3.5萬km就出現發動機怠速發抖的故障。
故障診斷與排除:
1)接車后打開發動機室蓋,然后起動發動機,發動機無負荷狀態下讀取發動機的怠速轉速為550r/min(標準值為700r/min±50r/min),明顯偏低,但對怠速控制系統進行了檢修,故障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
2)經對車輛進行仔細排查,發現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蓋及油底殼后部存在漏油的痕跡。確定故障原因在于相關密封件的質量未能達到使用要求。
3)于是在更換新件并進行適當處理后,故障排除。
6.發動機加速無力
故障現象:一輛2008年款飛度1.5L轎車,發動機怠速運轉時一切正常,但當打開空調時發動機怠速不穩,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加速無力。
故障診斷與排除:
1)首先對車輛進行了常規檢查,發現該車的節氣門體以及噴油器過臟的現象。
2)拆下節氣門體及噴油器進行手動清洗并利用故障診斷儀對節氣門重新匹配。
3)使用免拆清洗機對發動機進行油路的清洗后,起動發動機,怠速正常,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由于未能對該車進行正常保養,致使上述部位的零件臟污,從而影響發動機控制單元對發動機電控系統的控制。此款車發動機節氣門體在進行重置后,需要將發動機怠速運轉10min。
7.車身發抖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6年款飛度1.3L轎車,該車行駛里程為6萬km,試車發現在40~60km/h行駛時車身抖動,高速行車正常。
故障診斷與排除:
1)詢問車主了解到之前此車因為有打滑現象,大修過變速器,到4S店更換了所有的離合器片及壓板之后就出現行駛時車身發抖現象。
2)利用HDS檢查發動機、CVT系統都無DTC。從HDS數據看各離合器沒有打滑的現象,但看到有不正常的現象,如車速在40~70km/h間有明顯的波動,TP正常工作但發動機轉速有波動。當車速在40~70km/h時,從主動帶輪、從動帶輪電磁閥的數據了解到各電磁閥的數據有明顯異常,于是判斷為電磁干擾引起該現象。
3)根據以往經驗,由于火花塞引起的電磁干擾比較常見,因此重點檢查火花塞及點火線圈。更換火花塞后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該故障為因火花塞為副廠件而引起的電磁干擾問題。如果連接HDS后系統無DTC,且讀取電磁閥數據時可明顯看到在特定范圍內數據一直有波動,此種情況下,就應該試著從排除電磁干擾入手。
8.燃油泵燒毀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8年款廣州本田飛度1.5L轎車,行駛了4.6萬km,該車在行駛過程中突然熄火后,發動機再也無法起動,一個月前曾經做過油電路的保養。
故障診斷與排除:
1)使用HDS讀取發動機故障碼沒有任何顯示。
2)檢查蓄電池電壓為正常狀態。
3)使用萬用表檢查噴油器2P插頭,當點火開關置于ON(Ⅱ)位置時,電壓為12V,說明噴油器控制線路正常。
4)連接燃油表檢查壓力沒有壓力,說明燃油系統故障。
5)拆下燃油泵插頭,拆卸時發現該插頭松動,并且發現燃油濾清器上的插座粘了大量的膠水,仔細觀察還發現該濾清器曾經破裂過,是維修人員使用膠水將其粘過。
6)打開點火開關,檢查燃油泵插頭側的電源正常,說明電源線路正常,可能燃油泵故障。將燃油泵總成拆下,檢查發現連接至燃油泵的插頭有燒蝕的痕跡,說明燃油泵已經燒掉。
7)更換燃油泵以及汽油濾清器后,起動發動機工作正常,故障排除。
維修小結:由于燃油泵插頭與汽油路上的連接插頭松動、接觸不良導致了燃油泵的燒毀,在維修過程中如果出現任何異常情況后,要嚴格按照維修操作程序執行,不能盲目進行應急處理,否則將造成更大的損失。
9.發動機噴油器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8年款飛度1.5L轎車,當低速行駛時車輛正常,而在高速路行駛就出現加速不良的故障。
故障診斷與排除:
1)對車輛進行路試,故障現象正如車主所說的,當車速達到85km∕h時,觀察發動機轉速表很難提高,表明發動機確實存在加速不良故障。
2)首先檢查燃油系統管路沒有損壞或外部泄漏的情況,檢查發動機室各導線連接插頭沒有松動或接觸不良的故障。
3)起動發動機,并使其怠速運轉,使用聽診器測聽噴油器聲音,檢查時發現3缸噴油器工作的聲音比其他三個都明顯變小,說明該噴油器工作不良。
4)使用萬用表檢測3缸噴油器1號端子與2號端子之間的電阻為12Ω,為正常的阻值但噴油器工作聲音異常,表明噴油器針閥可能卡滯的故障。
5)將4個噴油器拆下,放在超聲波清洗機上檢測其噴油量,也是3缸噴油器噴油量不足,確定為該噴油器已經產生故障。
6)更換該噴油器后,故障排除。
10.發動機燃油系統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6年款廣州本田飛度1.5L轎車,配置了自動變速器,踩加速踏板加速時,感覺加速踏板比較重,加速困難。
故障診斷與排除:
1)首先檢查自動變速器電磁閥沒有發現故障,將其進行清洗后裝復試車,故障依舊。
2)將火花塞拆下,發現火花塞有膠質物質產生,將其進行清潔后,起動發動機,發動機自行熄火。拆下火花塞,發現又積了一層膠質物質,說明是汽油質量差引起的故障。
3)對發動機進行油電路清洗后,發動機自行熄火的故障排除,最后建議車主將汽油用完后,使用97號汽油。
維修小結:目前汽油質量對發動機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往往很多疑難雜癥都是由于燃油質量差造成的,所以在維修車輛過程中,要注重汽油方面引起的故障。
11.發動機怠速不穩故障
故障現象:一輛2008年款廣州本田飛度轎車,裝備L15A7發動機,該車行駛了4.9萬km,用戶反映早上著車后發動機怠速抖動。
故障診斷與排除:
1)首先檢查發動機室線路連接插頭,都沒有出現接觸不良或未插的現象,檢查油壓都正常。
2)對該車進行多次的起動檢查均能正常起動,并且發動機工作正常,于是將車留在4S店進行觀察,停放一夜后,第二天早上著車發動機怠速抖動,出現怠速不穩的癥狀,使用HDS讀取故障碼,無發動機故障碼顯示。
3)使用HDS查看發動機數據流,發現2缸缺火。互換2缸和3缸點火線圈后,2缸缺火消失,3缸出現了缺火,說明2缸點火線圈在冷態下工作不良。
4)最后更換2缸點火線圈后,發動機怠速抖動的現象消失,故障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