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文寫作速成法(套裝共4冊)
- 焦予衡 聞一鳴 劉俊 王群
- 2351字
- 2020-02-14 18:31:19
第一章
心路篇
1 在體制內寫材料究竟是好還是不好?
對許多公務員來說,這是縈繞在腦海中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個問題。網上對此也有許多過來人的說法,總結起來就是:材料工作勞心勞力勞神,腦力勞動相對比較辛苦,與此同時投入不一定有回報,所以不太建議大家加入材料大軍。
這樣的看法,雖然是主流。不過我有那么一些不同意見。
在我看來,對體制內大多數并沒有突出特長的同志來說,寫材料還算是一條比較有前途的路,但我們要做到會寫材料而不是只會寫材料。
一、寫材料辛苦卻難有回報嗎?
我待過5個單位,見過很多不合群、孤僻、執拗的人,往往都在從事材料工作。但如果他們真的材料水平過硬,是能夠到達一定級別的(比如常見的辦公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副主任)。而恕我直言,如果他們從事的是其他工作,就難說了。也就是說,辛苦歸辛苦,但是如果自己水平可以,是能靠這點特長,越過自己性格或者為人處世上的一些缺陷,到達一些本來還達不到的位置的。
舉例來說,我見過的幾個研究室主任,大到副廳級,小到正科級副處級,基本上都有著各種特點,身上也有各種奇聞流傳。然而就算這樣,他們也能做到副廳,做到地級市里的正科副處。以我見過的某副廳級研究室主任而論,他的管理水平和綜合能力在其他崗位上做一個副處長都不一定夠格。
所以我的觀點是,如果你本身沒有什么突出的特長,組織上安排你從事材料工作,你就在崗位上踏踏實實好好干,可能會比你干別的崗位要強。
二、寫材料會讓領導不舍得放人或者阻礙你進步嗎?
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只會寫材料而其他什么都不會,那么會造成上述現象。所謂“機會來了,領導因為你走了之后沒人寫材料,所以不放人”的情況,還是很罕見的。相反,常見的情況是,即使你不寫材料,那個位置也未必給你,因為你干不好那個崗位。
換句話說,如果你除了寫材料,其他方面也不荒廢,整體實力較強的話,領導自然而然會放你走。相反,你除了會寫材料外別無所長,那領導自然不會給你什么機會。
舉例來說,我在地市市委組織部期間,組織部前后幾任研究室主任的發展境遇就大不同。
A主任從研究室主任轉崗辦公室主任,然后高升市委辦副主任,現在是某市直機關一把手。原因無他,他不僅會寫材料,而且各方面能力都很強。
B主任也是從研究室主任轉崗辦公室主任,然后轉崗干部科科長,再高升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此主任也是說話做事滴水不漏,讓人如沐春風。
C主任一直在研究室長期從事文字工作,花了十幾年工夫從科員干到了主任。應該說,他只適合干文字工作,其他方面則有明顯短板,所以最終出路就是最邊緣的市直單位副處。
我想,每個領導都知道文字工作不容易干,很辛苦。所以如果你真的很優秀,他一方面會對你有補償心理,另一方面也不會讓你只局限在這個崗位上。相反,正如上一條所說的,面對很多有明顯短板,或者說平平無奇的人,領導會覺得你干其他的還不如干這個呢。
當然了,也有一些極度自私自利的領導,為了自己用起來方便,舍不得讓筆桿子挪崗位。不過這種現象更多地出現在你要離開本單位的情況下(其實你在其他崗位干得優秀他也不想讓你走),單位內部這種情況則會少很多。從我個人觀察的角度出發,還是這句話:有些人是尋求心理安慰,說領導自私不想讓我去其他崗位施展特長,而不肯承認自己在其他崗位的確干不好。
三、寫材料會因為換領導進而導致前途有風險嗎?
這是比較好玩的一種說法。我覺得最多存在這種情況,即自己辛辛苦苦幫A領導寫了2年材料,還沒撈到什么好處,就換了B領導進而要從頭再來。但這個情況你在任何崗位上一樣會遇到。
文字工作,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琢磨領導心思而已。也就是你需要把領導的想法,用領導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領導一換你就迷茫,這只能說明你這方面的水平能力其實不太行,之前所謂適應前任領導,也只是虛假的繁榮。
拿我自己而言,如果不是會寫,我肯定沒辦法從最初的中直單位遴選到市委組織部再遴選到省政府辦公廳,也沒辦法跨省來到家鄉的大型國企。這當中沒求過人沒花過錢,而且到哪兒干得都還不錯,還能靠文字掙點小錢。
所以,我奉勸大家三句話:
1.不主動挑選材料崗位,但是被分配了,就先踏踏實實好好干。
2.能寫,對于很多人來說,不光是錦上添花,還能雪中送炭。
3.要會寫材料,但是不能只會寫材料。其他方面不能有明顯缺陷。
順帶說兩句,新人應該如何寫材料:
一是初學時別怕動筆,可以“胡說”不能無說。我剛工作的時候,寫稿遇到的第一個難題是“突然發現自己不會說話了”,讀了20年書,作文拿過南京市一等獎、寫過論文做過評論,可一篇公文稿卻是枯坐半天,絞盡腦汁,難著一字。怎么辦?既然干了這份工作,就沒有退路。至此,半年多的時間我都在練習憋稿,不管是模仿前輩、網上查找還是資料剪貼,總之要在規定時間內湊足字數交稿。這樣的苦練終于讓我有了底氣,不管如何,總不會出現兩眼摸黑半頁空白的慘狀了。
二是落筆前揣摩“圣意”,關起門來做領導。寫材料是“不在帥位,要謀帥職”,寫稿前你需要不斷地換位思考,領導想說什么、會說什么、愛說什么、能說什么。可我們一般工作人員離領導遠,要想在領導之前,把領導想說而未說的意思表達出來,十分困難,況且不同領導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和思維習慣。怎么辦?只能靠平時多留心多積累,多看多聽領導的一些言論,特別是領導的講話稿,領會意圖、分析風格、貼近口味。同時,多看規范文件,熟悉情況,積累素材;多看理論性文章,提高思維層次。
三是修改時逐字細摳,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材料初具雛形后,自己通常能察覺到哪里不對勁,但卻不知道怎么改。這時,要多向老筆桿求助,請他們幫忙潤色,對修改調整的地方認真琢磨為什么要改,改完之后好在哪里,以后再寫需要怎么遣詞造句,具體注意什么,長期這樣細細思考,寫作水平自然會有提高。
總之,寫材料是個苦活兒,需要我們付出很多,但是也不是沒有回報。體制內的生活沒有那么浪漫,需要我們認真和勇敢!
- 諸子錦言錄(全四冊)
- 中國語言政策研究報告(2018)
- 皮爾斯:論符號(附)李斯卡:皮爾斯符號學導論(C.S.Peirce:on Signs)(James Liszka: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emeiotic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
- 共情溝通:讓談話更有效的方法
- 旅游文化漢英翻譯概論:基于功能目的論視角下的跨文化旅游翻譯研究
- 基于新型歷時復合語料庫的翻譯漢語特征研究
- 文獻語言學(第六輯)
- 先秦文體與話語方式研究
- 職場寫作從入門到精通
- 跨文化交際俄語教程
- 隋唐五代量詞研究
- 商業計劃書要這樣寫:創建出色的商業戰略指南(第6版)
- 英文科技論文寫作與發表
- 語言符號學研究論集
- 王國維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