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初戰失利
- 讓明末不留遺憾
- 項天鷹
- 2360字
- 2020-04-19 12:39:39
孫定遼、潘士良等幾十名清朝文武官員,早在十天前就已經成了王光恩的刀下之鬼。當年王光恩雖然投了明朝官軍,與闖軍為敵,但始終給自己留著后路,沒和闖軍死拼硬打,私下里還有通信往來。去年襄陽之戰后,他鎮守鄖陽、襄陽。處在抵擋闖軍的最前線,最直接的對手就是陳蛟。陳蛟原是在襄陽附近占山為王的土寨豪強,后來歸順了闖軍,襄陽之戰后,他聚攏零散的殘兵敗將,繼續在鄂北一帶的山區里抵抗。剿滅陳蛟是王光恩的任務,但王光恩對此并沒有興趣,他不論當農民軍、當明軍還是當清軍,都以保存實力為第一要務,絕不會死心塌地給清朝賣命。正相反,他和陳蛟私下來往頻繁,每次作戰都是假打。
潘士良對這種狀況十分不滿,多次在奏報中說王光恩“賊性不改,反復無常”。孫定遼仗著是在遼東投降的老資格漢奸,也對王氏三兄弟倨傲無禮。王光恩本就是沒什么常性的人,于是便起了反心。
劉宗敏開給王光恩的價碼倒也不算太高,不過就是封伯爵、授制將軍,但是王光恩覺得,這畢竟是正經的大明官職,總比東虜的總兵強,他的兩個弟弟也極力勸他反正歸明。當初王光恩投降,是因為看到李自成敗績,認為清朝大勢已定,可沒想到清軍并沒能拿下湖廣,而且連連損兵折將,而且把他這支孤軍留在襄陽,等到劉宗敏打回來,第一個倒霉的就是他。劉宗敏進兵襄樊,始終圍而不攻,待到陜西的消息傳來,王光恩再無疑慮,決定反正,襄陽城中的兵馬大多都是他的舊部,他輕而易舉便把孫定遼、潘士良等人一網打盡,吞并其部隊。
劉宗敏也并沒有把希望全寄托在王光恩的節操上,因為這貨根本也沒什么節操。襄陽、樊城攻克與否,對于明軍來說并不要緊,這兩座城池經過了去年的惡戰,已經十分殘破,尤其是樊城,城墻破損極其嚴重,就算明軍占據了城池,也難以憑城據守。今年的戰局與去年不同,鄖陽控制在黨守素手中,清軍雖然從去年就在南陽著手準備船只,但數量和質量都遠不及明軍。明軍全據漢江,清軍無法往來機動,博洛要救援襄陽,就會被牢牢牽制住,反而更利于明軍。而王光恩就算不反正,也不可能拼命和明軍戰斗,留著他并不要緊。
如今王光恩決定反正,情況就更有利了,劉宗敏與王光恩定下計策,讓他們放一部分清軍過江,隨即切斷浮橋,襄陽清軍便成了甕中之鱉。然而在執行過程中,這個計劃卻沒有預料中那么順利。罩進甕中的不是一只鱉,而是一條鯊魚。
尚可喜和沈志祥在明清夾縫之中活到今天,都是智計深沉之輩,渡江之時,他們便察覺到情況有些不對,一面向博洛匯報,一面暗做準備。王光恩反正之后,柯天相、張黑臉、惠延年三人指揮的贛軍萬余人便潛入了城中,惠延年本是隸屬于粵軍的曹志建部下的果毅將軍,但最近被提拔成了制將軍,和曹志建平起平坐了,也脫離粵軍序列,劃入了贛軍。如今城內約有兩萬明軍,與清軍數量相當,王光恩的突襲沒干掉尚可喜和沈志祥,情況就不大妙了,兩軍在城內混戰起來,明軍漸漸抵擋不住。
惠延年、張黑臉二人率部左右夾擊渡口的清軍,然而清軍早有防備,結陣死戰,明軍仗著有預先布置好的火器,殺傷了大批清兵,但是屢攻不入,自身的損失也不小。更要命的是,只有最東側的第三道浮橋按照約定起了火,清軍仍源源不斷地通過西側的兩道浮橋渡江。周鳳梧指揮明軍水師按照約定趕來,卻被滿江火船擋住,無法靠近浮橋。
王光興和王光泰部下真正的戰兵其實只有擊敗人,其余全是臨時抓來的民夫穿上軍服充數。他們按計劃打算燒毀浮橋,不料剛到渡口,清軍便大舉殺來,他們只來得及點燃第三道浮橋,便只得上船逃跑。從上游趕來的郝搖旗倒是也按約前來,但博洛已經派了滿洲正白旗都統阿山和孔有德前往上游,以炮火控制江面,阻擊郝搖旗,雙方一時僵持不下。
“快撤!”張黑臉清楚自己的友軍是什么水平,如果指揮城中明軍主力的是李過或者劉芳亮,他還有信心拼一把,但花關索王光恩做主將,那就想都不要想了,趕緊逃命才是正經。張黑臉立刻撤退,果然不出所料,一路上只見關營的士兵紛紛逃出城外。惠延年是大明官軍出身,對這種事自然也是經驗豐富,一見張黑臉后撤,立刻退出戰斗。不過惠延年相對來說還靠譜一些,和張黑臉、柯天相二人交替掩護,緩緩撤出,退到城外之后才策馬狂奔。李過的兵馬在城外接應,與清軍混殺一場,各自收兵,回營之后點計兵馬,明軍折損三四千人,王光恩在混戰之中被尚可喜的親兵射了一箭,昏迷不醒。清軍雖然也損折了一千多人,尤其是拜音圖部下的滿兵在明軍的夾擊之下戰死了一百多,但是奪回了襄陽,殺傷明軍甚眾,還是勝了。
此戰失敗,主要責任在于王光恩,原本劉宗敏要求他只放五千到一萬清軍過江,便舉火為號,要王光興和王光泰斷橋。但是王光恩自覺背后有李過部作為后盾,就算放兩萬清軍過江,南岸的數萬明軍合力,也能將之殲滅。尤其是最初渡江的全是綠營和漢軍,沒有滿兵,所以他一直等到拜音圖渡江之后才舉火。偏生王光興和王光泰又對兄長言聽計從,明明覺得不妥,還是堅持等到南岸舉火才燒毀浮橋,結果貽誤了時機,沒能毀掉所有浮橋,南北兩岸清軍聯成一片,導致計劃徹底失敗。但是現在王光恩本人昏迷不醒,劉宗敏自也無法再追究什么,反而下令撥銀一萬兩發給關營,暫時穩住軍心。王光恩當年是農民軍中有名的豪帥,論資歷猶在李自成之上,劉宗敏對他們三兄弟還是頗有了解的。老大王光恩為人奸狡,最不可信;老二王光興則仗義得多,待百姓也仁義;老三王光泰是一介武夫,沒什么頭腦,但個性殘暴。劉宗敏對王光興著意拉攏,因他在這一戰中親自斷后,待自己的部下全部登船,才坐最后一艘船離開,劉宗敏以此為由加封他為子爵,賞賜名馬、金器、綢緞。
雖然初戰失利,但是目前的局面也不過就是恢復到王光恩不反正的狀態而已,得到了關營兵馬之后,明軍在兵力上其實還有所加強,因此明軍將領們也絲毫沒有灰心。現在的情況是明軍占據漢江上游和下游,清軍占據襄樊,被明軍東西夾擊,恐怕博洛不會老老實實地在如此不利的情勢下被動挨打,更險惡的戰斗馬上就要到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