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4乾清
- 嫡香
- 葉蓁蓁
- 3061字
- 2020-01-15 16:05:29
乾清宮東暖閣。
金絲楠木的羅漢床上置了紫檀木的小炕桌,桌上一盤棋局正在激烈廝殺,清河玉棋子一枚枚交替落下,黑與白你來我往,進行著一場不見硝煙的爭鋒對決。
對弈的人,一個身著暗紫色親王常服,氣度沉穩,眉目間不見絲毫為難,對方每每落子,不過思索一瞬便隨即跟上。
而對面身著明黃色龍袍常服的帝王眉宇間偶爾蹙起,顯然是遇到了困境。
一盤棋從日中下到日落,直到天邊余暉將盡,承安帝才丟下了手中棋子看著趙璟笑嘆了一聲:“朕輸了。”
面上非但沒有惱怒之色,反而十分開心的樣子,“好久沒下得這么暢快,也就是你還敢贏朕!”邊說邊站起身舒展筋骨。
趙璟隨手把棋子丟到棋缽里,起身答道:“您這話可不對,不是還有杜老嗎?”說著也忍不住揉了揉肩膀,一坐一下午,筋骨都乏了。
承安帝看他這番不講規矩的樣子非但不怒,反而顯得十分高興,“這倒也是。不過,杜玄太不講情面,朕總是輸,也怪沒意思的。”
趙璟嗤笑一聲,隨口答道:“下棋若是還讓來讓去的有什么意思?您若是喜歡,外頭有的是人想跟您輸棋。”
兩人說著話,換到了一旁的桌旁,便有內侍過來收拾殘局,重新沏了茶。
承安帝倒也不惱,抬手示意他坐下,笑罵:“也就是你敢跟朕這么放肆。”
“是是是,換成別人您早給拖出去了。臣謝您隆恩!”他這么說著,面上卻隨意的很,實在是看不出什么感恩戴德的樣子。
承安帝似是早已習慣他這副樣子,只笑著說道:“朕也不指望你的謝,你早些成家給朕添個侄孫才是正理。”
說完猶覺得不夠,“你這還沒回來呢,太后就跟朕念叨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你這次回來可別想走了,無論如何把親成了,生個一兒半女的讓她老人家安心!”
趙璟皺了皺眉,“就知道回來沒好事,還不如在北境待著快活。”
承安帝哭笑不得,“北境苦寒,漫天風沙你竟還覺得好?你別看朕,快活也不行,太后可是發話了,早準備了京中閨秀的畫像等著你選,朕就不信這滿洛京的女子你就挑不出個喜歡的。”
趙璟這下子是真頭疼了,他就知道回來一準又要被太后催著成親,他現在這身份,還是不成親的好。
承安帝看著這個名義上的侄子,二十又一,最好的年紀。幾年不見長得越發健壯了,單論人品樣貌比他幾個皇子都要出色,偏偏性情不定易喜易怒,又常年待在邊關,竟然拖到現在還沒成親。太后這次也是真的急了。
“你母后那里去看過了?”承安帝復又問道。
當年烈帝出征北狄,重傷不治身亡,太后以烈帝膝下子嗣年幼,不足以擔當大任為由,說服朝臣推舉烈帝的皇弟明王即位,就是如今的承安帝。
烈帝膝下四子三女,承安帝即位后,立了烈帝的長子趙玹為太子,可惜太子體弱,不久病逝,承安帝復立烈帝的次子趙玦為太子,承安二年,洛京突發瘟疫,趙玦不幸染了瘟疫去世。其后,淮河泛濫,皇三子趙玟受命賑災,誰料巡視河工之時遭遇淮水堤壩崩潰,人被卷入洪水沖走,尸骨無尋。
趙璟便是烈帝的第四子,因著兄長三個兒子早早逝去,承安帝自責未曾照顧好兄長遺孤,是以對這個唯一的侄兒格外縱容,幾乎是予取予求。即便是犯了錯也是袒護得多,處罰得少。
趙璟的母后是烈帝的元配妻子鄭皇后。鄭皇后十六歲嫁入皇家,十八歲晉封皇后,生下烈帝長女明華公主和皇四子趙璟。烈帝薨逝,鄭皇后避居皇家寺院千憫寺。這千憫寺原本是帝王去后,無所出的嬪妃所去之地。鄭皇后有子有女,太后不忍心兒媳受苦,便與承安帝商量,在洛京寶嚴寺外另建大昭寺,專供鄭皇后清修。
是以承安帝才有此問。
趙璟搖搖頭,“前日剛回京,還沒來得及去。”
大昭寺在洛京城外寶相山上,來回快馬也要三個時辰。
承安帝想起來,趙璟身為將領回了京先要等候召見,確實不好先去城外。
“該去看看。”承安帝淡淡地說了一句,復又說道,“說起杜玄,朕仿佛聽說他外孫女回京了?”
趙璟想了一下才想起來杜玄的外孫女是誰,杜太傅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懷寧侯陳黎,一個嫁給了安國公沐駿。陳黎膝下無嫡女,這個外孫女自然是指安國公的女兒,安國公只有一個嫡出的女兒——沐清溪。
“的確,皇上竟也有所耳聞?”趙璟不動聲色地回道,猜測承安帝的意圖。
承安帝擺擺手,“不是說了,私下里喚朕伯父即可。人剛回京,參沐馳的折子就遞上來了,朕想不知道也難。”
趙璟眸中暗光一閃,隨即神色如常地答道:“禮不可廢,否則明天您就該看參侄兒的折子了。說起杜太傅的外孫女,臣倒是認識。”
“哦?說來聽聽。”承安帝起了興致,也沒再計較他的稱呼問題,算是默認了。
“臣入京前去了一趟越中,在您圣旨下之前去的,”見承安帝面露疑惑,趙璟解釋了一句,“皇祖母的腿疾一直不好,臣一直派人留意智空和尚的去向,前些日子聽說他在越中,便親自走了一趟……”
他去越中的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甚至可能早就知道他跟沐清溪相識。以他的城府怎么可能放任他行事而不加監視,這幅父慈子孝的模樣不過是表面功夫。
如今這么問是什么意思?懷疑他跟沐馳過不去?
趙璟心中冷笑,面上還是把經過說了一遍。只是改成了他是為尋找智空南下,找到智空的時候他正好在蘭溪村,碰巧認識了沐清溪。至于承安帝肯不肯信,信多少,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承安帝聽完到來了興致,“照你這么說,這小姑娘倒是個孝順的。安國公為國盡忠,沐馳做得也太過了。”一句話,給京中的流言定了性,也落實了沐馳苛待兄長遺孤的罪名。
趙璟沒接話,這個時候話越多越容易露出破綻,他不能對沐清溪表現出太多的興趣,否則難免會讓承安帝把目光放在沐清溪身上,那于她絕非好事。
不過承安帝還是追問了一句,“你覺得那沐家小姑娘如何,朕聽說安國公夫人當年也是出了名的才女。”
趙璟假作無語地答道:“皇上,她今年才十三,跟元瑜年紀相當。”元瑜是趙璟長姐明華公主的女兒,趙璟的侄女兒,言外之意,他只把她當晚輩看。
承安帝還想再說什么,卻又宮人來稟報,說是太后請景王殿下過去有話說。母命不可違,承安帝只好放人。
趙璟走出乾清宮,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巍峨的宮殿。回想著方才那番交談,敘舊是假,試探居多。看來這次皇帝是打定了主意把他留在京里,恐怕是對他手里的兵權起了忌諱。至于沐清溪那里,他能幫的已經幫了,結果如何單看她的運氣了。
*
懷寧侯府。
陳相昀說到做到,一大早便來邀請沐清溪出門游玩,為了怕她不自在,還特地請了嫂子謝氏作陪。沐清溪過了生日便是年滿十三,算是大姑娘了,不能像小時候一樣隨意出門,又要顧及男女之嫌,陳相昀雖然性子跳脫,辦起事來卻顧慮的很周全。
只是,沐清溪卻沒能答應,因為還沒出門,便有意料之外的訪客上門了。
沐清溪的三嬸殷氏。
沐倫一共生了三個兒子,嫡長子沐駿,庶出二子沐馳,嫡次子沐骕。殷氏便是沐骕的妻子,出身殷國公府,只不過是庶出的女兒,不受寵,才嫁了沐骕。
沐骕幼年跌落水塘,雙腿受了傷不良于行,極少出來走動,連帶著殷氏也十分低調,極少出門。若不是她忽然上門,沐清溪幾乎都不記得自己還有這么一位三嬸。
沐骕身有不便,拖到二十歲上才成親,比殷氏大了整整五歲。沐清溪只依稀還記得三叔三嬸之間的感情極好,膝下有個女兒,名喚清歡,小的時候她還抱過。
三叔為人溫和有禮,若不是雙腿受了傷,肯定也是名聞天下的人物。三嬸雖然是庶女,但是教養學識都很好,跟母親很親近,待她也好。
前世爹娘剛剛出事的時候,三叔三嬸都很照顧她,后來因為三嬸無子,徐氏攛掇老夫人給三叔納了一房妾室,那妾室不是個省心的,把三叔房里攪得烏煙瘴氣。三叔和三嬸無暇顧及她,她也只能任憑徐氏磋磨。
她被迫嫁入嚴家的時候,三叔還曾站出來說過話,只不過他人微言輕,徐氏的手段又太下作,容不得她不答應。
后來的事她知道的不多,只依稀聽說三嬸難產喪命,三叔傷心之下帶著女兒離開了沐府,一去不回,再無音信。
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妻離子散,也不知她那好祖母有沒有后悔過。
不過,三嬸這時候來找她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