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亞歷山大大帝的形象

公元前356年夏季的一天,馬其頓王腓力正駐兵波提戴亞,他連續收到了三條消息:他的將軍帕曼紐在與伊利里亞人的交戰中贏得了勝利;他的馬在奧林匹亞賽會上贏得了戰車比賽的勝利;他的妻子奧林匹亞斯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最后這個消息最令他高興:二十七歲的他現在后繼有人了。這位王子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亞歷山大大帝。

由于王子的誕生與另外兩條好消息同時到來,國王相信王子的未來肯定不同凡響,戰無不勝。古代一個傳說稱,當腓力連續收到三條好消息時,曾祈求命運女神給他點小傷害,以免他運氣太好,遭神靈妒忌。后來的歷史證明,腓力多慮了,神靈似仍異乎尋常地偏愛他。在此后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里,他成功完成了國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改革,憑借強大的實力和靈活的戰略擊敗了馬其頓周邊的蠻族部落,建立了希臘歷史上空前強大的國家,而且在公元前338年擊敗了以雅典和底比斯為核心的希臘聯軍。馬其頓得以凌駕于歷史悠久、有著輝煌燦爛文明的希臘城邦之上,成為巴爾干地區希臘的霸主。

然而,腓力尚未來得及充分享用他辛苦贏得的勝利果實,便在公元前336年突然遇刺身亡。他的兒子,那個他認為會戰無不勝的亞歷山大在安提帕特等的幫助下登上了王位,年僅二十歲。亞歷山大隨即平定了馬其頓王國內部和周邊部落的騷動,壓服了希臘城邦的反抗。兩年后,他發動了對波斯的入侵。歷經十年征戰,滅波斯,征服印度河流域,于公元前324年回師巴比倫。希臘人兩百多年中恨之入骨的波斯帝國,在馬其頓強大的攻擊力面前不堪一擊,轟然倒臺。亞歷山大完成了希臘人夢寐以求卻不曾實現的夢想。

不過,至少在一個方面,亞歷山大未能超過他的父親。腓力不僅留給自己的兒子一個組織相對嚴密的強國,還有一支當時幾乎戰無不勝的軍隊,以及統率軍隊、管理帝國的一批杰出人才。更重要的是,他留下了成年的亞歷山大執掌王權,成功延續了馬其頓帝國。但亞歷山大去世之時雖然已經三十三歲,唯一的后代卻還在妻子羅克珊娜的肚子里,未能為帝國留下現成的合法繼承人。顯然,他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據說咽氣之前,當將領們問他誰可為繼承人時,他用微弱的聲音說,“傳給最強者”。而且補上一句,“我預見到了自己盛大的葬禮賽會”。他的預言應驗了:大帝的尸體尚未入葬,將領們之間的爭斗便已經開始,不久,馬其頓人之間的內戰公開爆發。大約二十年的殘酷戰爭后,亞歷山大的兄弟、母親、妻子和遺腹子先后死于非命,延續數百年的馬其頓王統,到這里終于根斷苗絕。甚至他本人的尸身,也歷經波折,最終安葬在埃及的亞歷山大里亞。他所建立的龐大帝國,也隨之分裂為馬其頓、塞琉古和托勒密等幾個主要國家。

自古代以來,如何評價這位在位不過十三年、征服了從巴爾干到印度廣大地區的君王,是歷來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激烈爭論的問題,甚至可以說是古代希臘史上討論最為熱烈的問題。希臘歷史學家阿里安和普魯塔克等把他奉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拉丁歷史學家魯弗斯和龐培·特羅古斯等則對他頗有微詞。雅典政治家德摩斯提尼視他為蠻族,羅馬第一位皇帝奧古斯都把他與后來的托勒密等明確區分開來,認為亞歷山大才是真正的國王。及至近代,當西方在亞非拉世界大肆殖民擴張時,亞歷山大被當作傳播文明的使者,其征服意在融合世界文明,創造大同世界;20世紀后期,當殖民體系崩潰、后殖民時代來臨之時,亞歷山大又變成了一個殘暴的征服者和擁有無限權力的獨夫。但不管人們是贊揚他還是抨擊他,都不能否認他深刻地影響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是世界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帝王之一。他在西方古代歷史上的地位,也只有愷撒和奧古斯都差可比擬。因此時至今日,如同愷撒和奧古斯都,亞歷山大也是學界研究的熱門,西方世界幾乎每年都有相關研究著作和大量論文問世。中文世界最初對他所知不多,不過近年也留意到這位君王的存在,先后翻譯出版了卡特利奇的《亞歷山大大帝》、斯通曼的《亞歷山大大帝》、德羅伊曾《希臘化史》的第1卷《亞歷山大大帝》和格林的《馬其頓的亞歷山大》。這些著述各有特點,或強調亞歷山大的世界大同理想,或把希臘化時代作為基督教的先聲;或把亞歷山大視為一個有多面性格的歷史人物。它們的出版,恰當地反映了中國讀者對西方古典文明興趣的增長?,F在擺在讀者面前的《亞歷山大的征服與神話》,則出自日本學者森谷公俊之手。

中國學界對日本的古典文明研究所知不多,一方面因為自身語言的限制:研究希臘羅馬史的中國學者兼通日語者稀少,另一方面或許出于想當然:日本在該領域的成就遠不如西方。就總體基礎和研究水平論,這個總體印象包含一定程度的真理,森谷公俊此書提供的參考文獻,的確也以英語著述為主。不過我們也應注意到,日本的西方古典學研究水平并不弱。自明治維新起,日本學者已開始對希臘羅馬史的研究,到20世紀前期已經小有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成長起來的日本新一代學者,大多有留學西方的背景。今天我們關注的希臘羅馬史上的一些問題,20世紀中前期的日本學者大多都討論過。就當今古史研究的資源而論,不管是古典文獻,還是現代西方學者專題著作的日語譯本,至少從本書提供的有關亞歷山大大帝的資源來看,都遠較中文的豐富。關于亞歷山大的主要古代文獻中,中譯本僅有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和普魯塔克的《亞歷山大傳》,日文中不僅阿里安的著作有兩個譯本,龐培·特羅古斯和查士丁的亞歷山大傳記,也都有日語譯本?,F代西方學者的著述中,也有一定數量的日文譯本,如弗克斯的《亞歷山大大帝》。日本的古典研究,相應地也達到了較高水平。從筆者有限的了解看,在某些領域,日本學者的成果已直逼英美頂尖學者,并且在埃及等地開始了考古發掘,與西方學者的直接對話與合作也早已開始。近年在中國非常流行的多卷本《羅馬人的故事》,就出自日本學者鹽野七生之手;關于亞歷山大的著述,出自日本學者之手的也有數種,而出自中國學者之手的亞歷山大傳記,目前似仍是空白。在國際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日本學者發起了日、韓西方古代史研究論壇(2007年以來,中國學者正式加入,論壇也隨之更名為日、韓、中西方古代史論壇),且舉行過多次學術研討會。日本學者與西方學術界的合作和交流,也非常頻繁且富有成果。

在本書之前,森谷公俊已經出版過關于亞歷山大母親奧林匹亞斯和亞歷山大火燒波斯波利斯的專著,顯然是一位卓有造詣的古史學者。這似乎是繼鹽野七生之后,中國引進的第二部日本學者的希臘羅馬史著述,給中國學者了解日本的希臘羅馬史研究,又打開了一扇窗戶。作者非常熟悉有關亞歷山大的古典文獻,緒論中關于亞歷山大大帝史料和學術史的評述,書目所列主要參考文獻,顯示作者對相關記載和當代學術熟稔于心。不過作者并沒有對西方學術亦步亦趨,而是清晰地意識到了它們的局限:都是不同時代的學者們在亞歷山大身上看到的自己。在回顧了西方學者的亞歷山大研究后,森谷公俊寫道:“不論時代如何變遷,人們對亞歷山大形象的遐想,仿佛一眼永不枯竭的泉,源源不斷,不曾停止。人們依據他偉大的一生,描繪出自己心目中的亞歷山大形象。”有些人會把他視為天才的統帥、偉大的哲學家、希臘文化的使徒,如同神一樣的英雄。但這只是事物的一面。同樣的行為,到了后殖民時代,變成了專制君主貪得無厭、冷酷無情、魯莽狂躁的證據。然而,這并非歷史學家們善變,而是不同的時代,使人們關注到亞歷山大不同的側面,“這樣千變萬化的形象正是不同時代背景下不同的人各自的理想、未來期待,或者說是他們的人生觀、世界觀的投影,概而言之,只是人們的鏡像自我而已?!保ǖ?頁)亞歷山大研究的學術史形象地說明,歷史不僅是科學,也是藝術,歷史上的人物,猶如魔方那樣的多面體,本來就具有相當復雜的多樣性格。

不過,作者的興趣顯然并不限于寫一部亞歷山大個人的傳記,森谷公俊關心的,更多的是亞歷山大大帝時代的歷史。因此全書的內容雖與大帝個人有關,但大多是從他的活動觀察當時的世界。這里有馬其頓國家的組織,有波斯帝國和西亞文明的遺產,還有亞歷山大之后希臘文明與東方文明的相互作用。對于東西文明的融合與影響,作者的看法明顯帶有晚近學術的影子,比較重視帝國廣大的疆域及其多樣性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方面,他的侵略和征服活動給東方帶來了深刻影響,“亞歷山大開創的世界為后世提供了各種文化和思想交流的場所。如果沒有他的遠征,希臘文化向東方的傳播可能會局限在很小的范圍內?!保ǖ?頁)從這個意義上說,他開創了希臘化時代。不過,強悍如亞歷山大,也無法擺脫歷史施加于他的限制,尤其是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埃及和西亞文明對這位新來者所產生的影響,“在埃及和巴比倫尼亞,他被視為當地的王而受到歡迎,并遵循各地的傳統舉行了宗教儀式。亞歷山大自稱‘亞洲之王’,他漸漸將帝國的根基向東方遷移,以東方多民族為基礎構建新的統治體制?!保ǖ?頁)這個新的統治體制固然帶有某些希臘馬其頓人成分,但更是西亞和埃及文明的遺產。

然而,正如克羅齊所說,一切真歷史不免都是當代史,森谷公俊的這部著作,大體反映了當代人或曰后殖民時代的趣味,帶有新時代鮮明的特色和日本歷史學者的某些優點。作者重視基本史料,緒論對有關亞歷山大主要古代文獻的討論,證明現代學者筆下亞歷山大不同的形象,大多源自古代不同作家的記載。通觀全書,作者都是“通過現存史料來研究軍隊的構成及權力結構、亞歷山大的人事等各類政策、與各民族之間的關系、在各地區面臨的課題等,不斷構建相對可靠的側面,以此來呈現亞歷山大帝國的實際狀況?!保ǖ?0頁)略有遺憾的是,作者對銘文、錢幣等史料的運用,相對較少。

其次,觀點比較新穎,持論公允客觀。西方學者的主要進展,包括對亞歷山大最近的研究,如埃利斯和博斯沃斯等的觀點,都在本書中有所體現。一方面,這位傳奇帝王被視為具有相當才能的君主,完成了前無古人的業績,但也逃脫不了美國學者貝狄安所說的權力的孤獨;不管是在遠征東方期間,還是在希臘本土,他在表現雄才大略一面的同時,也充分暴露了大權在握的君主殘暴、猜疑、任性胡為等固有的弱點。作者還注意到西亞和埃及文明固有的傳統在亞歷山大組建帝國以及繼業者時代的重要影響,專列一章討論東方世界背景中的亞歷山大,參考文獻中也專列古代西亞史一目。

復次,涵蓋內容廣泛,舉凡有關亞歷山大的各個方面,如遠征的歷史、希臘和馬其頓傳統、帝國的組建、帝國的遺產等,都一一論列。希臘化文化如何走向羅馬文化,在東方如何和怎樣發揮作用,也沒有被遺忘。用作者自己的話說,“本書更側重于以時間、空間為視點,重點探究其帝國的實際狀況?!保ǖ?0頁)

最后,附錄和參考文獻值得注意。參考文獻詳盡列舉了日本和西方學者的相關成果,每條書目還有一到兩句評論提點該書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給讀者進一步認識亞歷山大及其時代提供了有用的指南。其亞歷山大時代的人物小傳,雖然并非完全是作者個人的創造(貝爾夫、赫克爾和博斯沃斯等已經做過類似工作),但對全面認識亞歷山大時代的歷史仍具有積極意義,因為它明確告訴我們,亞歷山大取得的所有“成就”,如新近的研究所揭示的,與他的父親留給他的大量人才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沒有安提帕特在馬其頓悉心經營和補充兵員,如果沒有帕曼紐、菲羅塔斯、克拉特魯斯等天才將領,亞歷山大的遠征根本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至少不能如阿里安所寫的那樣,勢如破竹。這份小傳的存在,使得有關亞歷山大時代的畫面,具有了更厚重的立體感。

基于上述,筆者相信這部篇幅不大的著作的出版,不僅有助于我們更全面地認識這位對世界歷史產生過巨大影響的帝王,對我們了解近鄰東瀛的古典學術,也將具有積極意義。

晏紹祥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镇县| 淮滨县| 会理县| 奎屯市| 津市市| 宁陕县| 安徽省| 华阴市| 温州市| 汉阴县| 东安县| 广西| 莱西市| 罗平县| 隆林| 左权县| 天峨县| 徐闻县| 阳曲县| 绥芬河市| 恩平市| 梅州市| 顺义区| 洮南市| 凭祥市| 香格里拉县| 汤原县| 子洲县| 古蔺县| 敦化市| 灌云县| 朔州市| 德惠市| 宁陕县| 遂平县| 安吉县| 江华| 贺兰县| 大悟县| 泰和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