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今生互聯網
互聯網的概念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被提出,并在美、英等國進行了試驗。早期的電腦網絡以一臺主機為中心,連接多個PC終端,組成物理上獨立和封閉的區域網LAN(local-area network),如圖2-1中放大的方格所示。

圖2-1 互聯網長什么樣
注:如果你能看見互聯網,它像動物的神經系統,圖中的每一個節點代表一個區域互聯網LAN,以一臺電腦或服務器為中心,連接該區域內的多個終端(如圖右下角所示),這些節點的相連構成互聯網,即所謂“互聯網的互聯網”。
資料來源:https://en.wikipedia.org。
1969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 ARPA)著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絡,幾位研究人員和教授首先試圖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和斯坦福研究所(SRI)的區域網連接起來。1969年10月29日,大學生查爾斯·克萊因(Charles Kline)在洛杉磯這端的電腦鍵盤上敲了一個字母“L”,用電話詢問等候在另一端的人收到沒有,在得到斯坦福那邊的確認回答后,克萊因用鍵盤發出第二個字母“o”,那一端又確認收到,然而在打第三個字母g的時候,系統宕機(down機)了……一個小時之后,系統重新啟動,克萊因終于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互聯網短信“Login”。
兩個字母“L”“o”拉開了一場技術革命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