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權力游戲:簡明春秋戰國史(套裝共2冊)
- 朱良
- 1374字
- 2020-01-16 11:15:46
第一章 亂世的開端
滅國血案
西周末年,立國兩百多年的周朝遇到了麻煩。
史書記載,周幽王是一個“無道”的昏君,他跟之前的桀紂等昏君一樣,沉溺于酒色,寵幸奸臣,失去了諸侯和老百姓的支持,國家在他的治理下逐漸走向混亂。
由于史料的缺乏,我們很難了解當時的具體情況,也不知道周幽王具體是如何“昏庸”的。從現有的記載來看,他似乎也沒干什么禍國殃民的事情,最大的可能是:他是一個沒有才能的君王,不會協調各方勢力。
作為一個統治者來說,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各種政治勢力中間掌握平衡,維持國家機器的平穩運行。
幽王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他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
禍亂從申國開始。
申國在周王室的南方,跟周王室是近親,雙方世代通婚,長期保持著友好關系。
周幽王的王后就是申國國君的女兒,具體名字不詳,史書上稱為申后。申后替幽王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宜臼,被立為太子。但后來幽王寵信年輕貌美的褒姒,申后受到了冷落。
幽王想改立褒姒生的兒子伯服為太子,一場后宮奪嫡大戰就這樣展開了。
褒姒成了最后的贏家——公元前七七五年(周幽王八年),幽王下詔,廢申后與宜臼,立褒姒為后,伯服為太子。
這是一記嚴重的昏招,廢嫡立庶,取亂之道,尤其是當太子已經成年,并且擁有自己的支持者的時候。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幽王廢掉太子的同時也廢掉了王后,沒有給他們留任何希望。
這說明幽王是個辦事不考慮后果的人。真正懂權謀之術的人,整人都是一步步地來,先從你的支持者下手,等剝光了你的外圍勢力,再來給你致命一擊。
幽王顯然沒有這樣的政治智商,他一步到位,直接攤牌。
對于申后一黨來說,幽王的這紙詔書,一下就斷了他們所有的退路,這不啻于滅頂之災。既然你先把事情做絕了,我何必再留情面?索性魚死網破吧。
申后并不好欺負,她有申國娘家作為后臺。申后母子二人想辦法逃到申國,向娘家人說起自己的經歷。
申國國君一下就跳起來了:“我女兒跟你十多年,沒犯過一點錯,怎么就這樣被攆回來了?而且把太子也給廢掉,接下來是要滅亡我們家族嗎?”這個國丈被憤怒和恐懼沖昏了頭腦,一心要報仇。
申國國小力弱,沒有足夠的底氣挑戰天子,怎么辦?申侯想來想去,只好用出這個狠招——向犬戎借兵。
當時的華夏大地上,周王朝只控制著中原與周邊的一些地帶。王朝四周是各種未開化的民族,他們的社會很落后,但戰斗力卻相當強悍,在數百年的時間里,常常給周王朝帶來巨大的威脅。
其中最可怕的就是犬戎,他們是西北地區最早的游牧民族之一,從黃帝時代開始就是華夏民族的勁敵。
犬戎的活動范圍離周王朝的核心地帶很近,彪悍的騎兵隊伍,來去如風,如同荒野上的狼群,令周王朝防不勝防。
在前期,周王朝強大的時候,也曾多次主動征討犬戎,取得過不少勝利;但現在,國力已經明顯衰落的周王朝,對抗他們的時候就很吃力了。
而且周王朝還有一個很不利的因素:他們的首都在關中平原,是國家的最西端,而諸侯國大多在東部,西部只有幾個弱小的諸侯國。
這樣,當面對犬戎入侵的時候,周王朝實際上沒有諸侯國可以作屏障,首都地區直接暴露在敵人的兵鋒之下。
申侯很清楚周朝的這個軟肋。
公元前七七一年,申國聯合繒(zēng)國和犬戎的軍隊突襲周王朝,獲得大勝,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攻入鎬京,諸侯來不及救援。申國犬戎聯軍在驪山上殺死幽王、伯服父子,擄走褒姒,擄掠豐鎬二京,搬光了周朝的府庫,大肆屠殺百姓。西周被滅國,天下震恐。
同時被殺的還有周幽王的叔叔——鄭國國君鄭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