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三晉聯盟破裂

吳起的到來,給楚國注入了全新的活力,楚國開始再度向外擴張。

吳起率領全新的楚國軍隊,首先對南方的百越部族發起打擊。戰神出馬,所向披靡,落后的南方蠻族們哪是對手?楚國很快征服了這些蠻族,把洞庭、蒼梧一帶的領土永久納入了楚國版圖,國土面積大幅增加的同時也解除了后顧之憂。

接著掉頭向北,正面挑戰魏國。

這時候北邊的局勢卻發生了出人意料的轉折——三晉聯盟破裂了!

三晉里面魏、趙兩國的關系一直比較微妙,兩國明明是競爭對手,迫于魏國的壓力,趙國卻不得不在后面做個小跟班。但三晉每次對外出擊得到的好處基本都被魏國占了,趙國一直陪跑,所以兩國實際處于面和心不和的狀態。

終于在公元前386年,兩國的矛盾徹底爆發。

這一年趙國發生了兩件大事。

其一,遷都到邯鄲,明確表露出向南方進軍的意愿。但從地理上來說,魏國的東郡牢牢扼住了邯鄲的咽喉,這就很尷尬了,兩國之間難免升起一些火藥味。

其二,趙敬侯的堂兄弟公子朝謀反,被趙敬侯打敗,逃到魏國尋求援助,魏武侯竟然派軍隊幫助公子朝攻打邯鄲,兩國從此公開撕破臉。名不正言不順的魏軍在邯鄲城下被趙國軍隊打敗,只好灰溜溜地退回國內。

橫掃天下的魏軍多年以來第一次吃到敗仗,而且是敗在曾經的小弟手下。雖然他們可能沒有派主力部隊參戰,但也不能否認,魏軍的戰斗力已經發生了驚人的下滑,這時候距離吳起離開魏國才四年而已。

也是在這一年,魏武侯受田和所托,向周安王提出請求,成功使田和被立為齊侯,所以這時候魏國和齊國處于蜜月期,共同阻擋趙國的擴張。

趙國要向南進軍,自然就需要從齊國虎口奪肉。之后兩年,趙國連續跟齊國發生戰爭,并且都取得了勝利,看起來趙國的南下之勢簡直無法阻擋了。

自信心爆棚的趙敬侯正式開始侵占中原的計劃,他首先把目標定在衛國身上。他們在衛國首都北面的剛平修筑了一座軍事堡壘,作為侵略衛國的前沿陣地。

趙國非常重視這次戰爭,傾舉國之力,“車不舍,人不休”,發狠要一次性拿下衛國。圍攻衛國首都的時候,趙國士兵大規模登上衛國城墻,搗毀衛國城門,衛國一度陷于極度危險的境地,眼看就要被滅國了。

衛國是天下的核心區域,各國勢力都在這里交匯,趙國吃獨食的嘴臉立即在國際上攪起巨大的漩渦。

魏國立即行動,和齊國組成聯軍援助衛國。兩大國合作的力量是可怕的,衛國戰場的形勢瞬間逆轉,不僅打退了趙國的進攻,還一路反攻,推倒剛平堡壘,打進趙國境內,一直打到中牟,反過來占了趙國大片土地。

由于邯鄲就在趙、衛邊境附近,這時候輪到趙國擔心自己被滅國了。

吃了大虧的趙敬侯這時才意識到外交的重要性,只好緊急向楚國求助。

楚國這時剛剛經歷了吳起的變法,煥然一新,正要找魏國的麻煩,接到趙敬侯求救的信息,立即派出吳起,率領新一代楚軍殺奔魏國。

吳起沒有直接去攻打前線的魏軍,而是越過黃河,從他們后方突襲魏國本土。

兩國在州西展開大戰。這是吳起訓練起來的兩支軍隊的交鋒,新一代楚軍大獲全勝,一路推進,一直打到了大梁北邊。

魏國國土不連續的弱點在這時暴露無遺。楚軍前鋒相當于從魏國東部領土的西邊插進去,硬生生把魏國分割成了兩半。西邊是魏國的主體部分河東郡,包括了首都安邑;東邊是魏、趙、楚、齊等國交鋒的主戰場,衛國前線的軍隊也在這里。

對于魏國來說,這是極其兇險的形勢,他們也陷入亡國邊緣了!

趙國也馬上撲過來趁火打劫,從北邊攻進魏國本土,燒毀棘蒲,打下黃城。

魏國東部領土在楚、趙的南北夾擊下,幾乎全部淪為焦土。

這一連串戰爭延續了三年之久,是戰國初期破壞力最大的戰爭,作為主戰場的魏、趙兩國都遭受到巨大的打擊,幾年前不可一世的三晉在風雨中搖搖欲墜。

魏國的霸權事實上已經凋零。

這之后的魏國只能稱為強國,或者偶爾算得上天下第一強國,但已經算不得霸主了。

魏武侯為幾年前逼走吳起后悔了嗎?也許是吧,但即使后悔也已經太遲了,魏國已經永久失去了一統天下的能力。

新興的楚國成了這一系列戰爭唯一的贏家。

但隨后楚國后院起火,一場驚天的變亂拯救了戰火中掙扎的魏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黎川县| 蓝山县| 铁力市| 孝昌县| 苍山县| 建德市| 朝阳县| 达拉特旗| 新闻| 如东县| 民勤县| 蕲春县| 彭水| 北流市| 岢岚县| 鲁甸县| 常熟市| 织金县| 连江县| 封丘县| 长子县| 宁陵县| 保德县| 含山县| 绥阳县| 子长县| 镇安县| 中超| 杭锦旗| 永胜县| 麻阳| 定安县| 应城市| 安龙县| 芒康县| 大新县| 峨山| 林西县| 合江县| 当雄县| 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