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 沖向名校
- 三月聽雪
- 2689字
- 2020-01-03 17:59:48
只見方佑怡說:“我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不上任何興趣班和補習班就能考上紹輝小學,因為興趣班和補習班讓孩子太累了。”
沒想到方佑怡這樣說,何晨陽愣了一下。
只見那女人看著方佑怡熱忱真摯的眼神,松口道:“這樣吧,明天,明天我們好好聊一下,好嗎?”
方佑怡連連道謝。
“13樓1號門。”那個女人留下房門號,就徑直跑步去了。
女人跑后,何晨陽興奮拍手,“Yes!”見周圍人奇怪看著自己,何晨陽收斂張狂,準備往回走。
方佑怡問:“你這是去哪兒?”
“回家看雙胞胎,順便想想明天買點什么登門拜訪。”何晨陽回道。
“既然下來了,走走再回去吧!”
何晨陽突然嚴肅起來,跟剛剛簡直就是一百八十度態度大轉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沒有拿到紹輝小學的《入學通知書》前都不能大意。”說罷,就闊步往回走。
不遠處,譚正梅見方佑怡和何晨陽離開后,特意看了看單元門——二單元。
第二天,何晨陽一回來,就和方佑怡正裝出席到別人家,像是出席一個特別重大的會議,弄得穿得一身隨意的楊山蘭很是尷尬。
尷尬之際,門鈴響了,楊山蘭去開門,一張陌生的面孔出現在自己面前,“請問你是?”
譚正梅沒有正面回答楊山蘭自己是誰,而是隔空對何晨陽爸爸說道:“嘉勝爸爸,不是說好一起來的嗎?怎么你們先到了呢?”
何晨陽正要辯解時,方佑怡拉住了何晨陽。
這時候如果起了爭執,會面就到此結束了,這些天付出的努力也就白費了。何晨陽何等的聰明,方佑怡拉住他的一瞬間,他就明白了。
此時,何晨陽只能保持紳士笑容,替譚正梅解釋她出現的原因,“是這樣的,這位女士是我們的鄰居,我們兩家人關系特別好,孩子呢也一般大,也都面臨著紹輝小學的考核考試,我們也是主張孩子自由成長但是苦于沒找到科學的方法,所以就想著一起請教,前幾天這位女士有事,所以就沒能見上您的廬山真面目,但好在在會面的時候趕上了,您不會介意吧?”
楊山蘭暗笑了一下,帶有諷刺的笑。但在禮節上,她不可能把眼前這個女人趕出去,于是帶有中性的詞匯回道:“進來吧!”
譚正梅先自我介紹了一下,才走進了門,“我叫譚正梅。”
楊山蘭面對一排需要咨詢的人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這么夸張的實屬第一次,所以盡管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但此刻她覺得自己也不一定能應付得來。
盡力,總是需要的。
楊山蘭先發制人說道:“你們到訪的目的我很清楚明了,所以就不拐彎抹角了,養孩子這種事,一個孩子一個養法,沒什么標準答案可言,再說一個孩子是否能成材,作為父母是次要因素,主要還是看孩子自己。我們家是兩個孩子,你們只看到了進入紹輝小學的孩子,另一個進入普通小學的孩子,你們卻沒有看到,所以我真的沒什么可說的。”
譚正梅純屬來看笑話的,所以只需要保持微笑認真傾聽就可以了。
何晨陽哪里是三兩句就可以打發的人,何晨陽處變不驚,面色淡然說道:“再天才的孩子,也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況且我們也不是來尋求一個標準答案,而是一起聊聊孩子,聊聊孩子的教育,向過來人學習一些可取的經驗,這才是一個學者應該有的態度,您說對不對?”
楊山蘭文化程度不如何晨陽,口角之爭也不如何晨陽,但何晨陽的態度非常讓她反感,這哪里是學習的態度,簡直就是執刀逼問的節奏。楊山蘭說道:“您是打算以學者的態度跟我聊孩子嗎?”
方佑怡知道何晨陽已經惹怒了楊山蘭,趕緊拉扯住何晨陽,輕言輕語說道:“我先生不是那個意思,都是做父母的,哪來的學者?我們也是著急,望子成龍的心情天下父母都有的,當然我也不是一定要我們家雙胞胎成龍成鳳,只要不太差,將來生存不那么難,就心滿意足了,畢竟,健康快樂才是第一位的。”
方佑怡說得很懇切,楊山蘭感同身受,銳氣就不那么濃厚了,“我能說的也不多,你們都是悉心陪著孩子長大的,應該懂得‘等風來’的道理,如果非要說點什么,那就是‘等風來’。”
譚正梅一直都是“等風來”培養孩子的,當楊山蘭一說出口,她就明了。
但何晨陽聽不懂,因為他一直是“填鴨式”教育。
方佑怡更聽不懂,不過很謙虛問道:“什么是‘等風來’?”
楊山蘭很驚訝,會有母親不懂得“等風來”。
方佑怡看出了楊山蘭的驚訝,方佑怡有點不好意思,慚愧說道:“很抱歉我這母親當得很不合格。”
“幼兒敏感期聽說過嗎?”
方佑怡點頭。
“敏感期不僅是詮釋孩子的言行,也是指導父母引導孩子的指導方針,比如現在比較廣泛聽到的語言敏感期,這意味孩子在同時接受兩種語言可以做到自然習得,再比如說閱讀敏感期,當孩子產生書寫、閱讀能力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更多的閱讀。”楊山蘭解釋道。
方佑怡不由自主看看何晨陽,何晨陽偏頭看向遠方,假裝沒有看到。
楊山蘭繼續說道:“盡管如此,每個孩子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我們家玲玲和凡凡就是很明顯的例子。”
方佑怡優雅笑,幫楊山蘭解圍道:“玲玲是‘風’還沒有到。”
楊山蘭對方佑怡的高情商抱以微微笑。
只見此時何晨陽說道:“盡管是普通小學的學生,但也是麒麟之才,聽說你們家蔣玲玲才華出眾,鋼琴八級,書法還參加過國展,如此優秀,夫人真是謙虛自己的女兒了。”
譚正梅驚訝來回看看何晨陽和楊山蘭,她沒想到楊山蘭有這么優秀的女兒,也沒想到何晨陽打聽得如此詳實,當然楊山蘭也很驚訝,令她更驚訝的是,何晨陽從禮品盒里拿出幾株辣椒苗,說道:“聽說夫人喜歡種菜,我特意收羅來兩棵辣椒苗,這是四季常青苗,市面上并不好找,還請夫人笑納。”
何晨陽儒雅把辣椒苗放在茶幾上后,取出襯衣兜里的手絹擦了擦手,楊山蘭看出了何晨陽潔癖,并不喜歡這些泥垢,可是這些泥垢在她看來如同空氣一般珍貴。
何晨陽繼續說道:“聽說夫人菜種得特別好,可否賞臉讓我們欣賞一番。”
楊山蘭看在幾株辣椒苗上,只能后花園請。只見后花園沿墻沿修葺的花壇里滿是當季蔬菜,有番茄、有茄子、有辣椒、有四季豆、有豇豆……有蔬菜的清香味,但更多的是土壤里漚肥的味道。
譚正梅暗暗捂鼻,何晨陽也別過臉去,這個味道從小聞到大,何晨陽一聞到就莫名作嘔。
倒是方佑怡指著花園中間的桂花樹說道:“這是桂花樹吧?”
楊山蘭驚訝:“這種樹太普通了,不開花一般人認不出來。”
方佑怡指著小花骨朵笑著說道:“看樣子,今年要開花了,恭喜。”
楊山蘭看去,欣喜往外:“還真是,真是太讓人驚喜了,等了四年,終于要開花了。”
“室內桂花開花不易,一旦開花便會年年開,香氣襲人,滿屋子都是好聞的桂花,心情也會很好。”方佑怡說道。
楊山蘭心情好,回道:“如果你不嫌棄,等桂花開,我做了桂花糕,邀你來嘗嘗?”
“那我就提前說聲‘謝謝’了。”
譚正梅見這二人聊得這么好,突然覺得自己來得實在是多余,不過一想到這么普通的女人養出這么優秀的一對兒女,譚正梅心中不平。
此時,有開門聲,是蔣仁浩和蔣玲玲。蔣玲玲在蔣仁浩教書的學校念小學,平日里經常一起上下學。
蔣玲玲清脆的聲音傳來:“媽,我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