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游戲中給孩子美的啟蒙
- 李欣睿
- 1186字
- 2020-01-03 16:39:58
去哪尋找設計游戲的靈感

書中的游戲,從設計到實踐,再到呈現的結果,大都是美好的。這些美,有的用相機記錄了下來,有的用畫筆留痕和重溫。我試圖去觀察和總結這些游戲所帶來的美,以及美的畫面。它們之所以美,大概源于兩個重要的關鍵詞——自然與傳統。
大自然與傳統文化,是我發覺和創造美的靈感源泉。
我們從自然當中去發現美
我們從自然當中去發現美、學習美、感受美的滋養。
大自然的美
天地有大美,自然包容萬物。蕾切爾·卡森在她的著作《寂靜的春天》中寫道:“那些感受大地之美的人,能從中獲得生命的力量,直至一生。”
自然的游戲和玩耍方式會滋養到孩子,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之所以說育兒要向大自然學習,是因為人類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大自然所蘊含的智慧,造就和滋養了所有的生命形式,遠勝于人類科學所能表達出的有限的知識和視野。教育的使命就是喚醒孩子的靈性、激發孩子最天然的天賦。大自然之中皆是美,關于美的教育,讓美育自然而然地發生。
向自然學習美
從自然中提取、感受天然的美,帶孩子到大自然里去學習美,去感受四季的變化,感受植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那是可聽、可看、可聞、可觸摸的,不加粉飾的真實的美。
自然之美給予人感官滋養
自然美育的目的不在于傳授知識,而在于與大自然接觸的過程中,可以溫和而友好地喚醒孩子的感官感知。樹林里,小溪邊,觸摸自然物都會促使孩子打開自己的身體,調動全身的感知力。
樹的質感,花草的味道,流水與石頭碰撞而產生的聲音……這些信息是天然的、智慧的,不斷地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感受并接受這些信息后,孩子會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并在一個被滋養的環境中漸漸長大。

我們從傳統當中去學習美
傳承下來的美
我一直相信,中國傳統文化里蘊藏著無數的美與感動,無論是那些沏茶或焚香的器皿,還是那些古樸而有溫度的家具,抑或一曲古琴的旋律。每每遇到這些,我總是禁不住放下自己忙碌的心,回到當下,去感受這一瞬間帶給我的寧靜之美。我們可以用自己的眼和手去發現和創造一些東方之美,把家當成實驗室。

一把茶壺加一只香爐、一只花瓶加幾枝花、一只竹籃,皆可構造美。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只取一處便可得其滋養。
美在四季與生活中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稍加留意,便會體會到美的真意。
本質上是智慧之美
如果說,自然之美是天地之間自然而然產生的美,那傳統之美,便是人在世間與自然和社會相處的過程中沉淀下來的人文之美,是智慧的結晶。
所以美的東西不光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美的背后,一定有可循的規律,如果我們常常去感受,便會拾得其中的密碼。
無論是水墨實驗、兒童茶道還是插花,都是美的體驗,孩子可以像玩游戲一樣去體驗傳統之美產生與創造的過程,用這樣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這文化之美帶給孩子,令孩子在中國文化里熏習頓悟,在心中埋下中國文化美的種子。
我想,古老的東方美,已經離開得有點遠,不過它已漸漸地回到人們的生活中,它的時代正悄悄地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