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 附錄 通往陽明精神世界的路標

陽明學自其誕生之日起,就與歷史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并呈現出跌宕起伏之態勢。近代以降,陽明學中的心性話語成為民族國家建構、革命運動開展、政黨政治運行的一個重要精神資源,陽明學的命運也由此更是潮落潮漲,極盡功罪褒貶之曲折。本書旨在跳出惟“成功”是瞻的現代價值視域,以“龍場悟道”“知行合一”“心外無物”“致良知”等陽明學著名論題為焦點,追本溯源,疑義與析,從修身工夫的向度體會陽明學的義理內涵,領略致良知教的本地風光,管窺陽明學精神的本來面目,重返“為己之學”這一傳統儒學的生命世界。為此,本研究堅持以下六條方法論原則:

1.以陽明解釋陽明,以整體的陽明文本世界解釋局部文本,將陽明的思想命題置于其義理系統之中,給予一自洽與融貫的解釋。朱子讀書法云:“看文字須是虛心。莫先立己意”,“初看時便先斷以己意,前圣之說皆不可入。此正當今學者之病,不可不知”。理學語錄往往只一二短句,看似簡短,尤易塞入己見。如《傳習錄》上卷“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一條記錄甚簡,對儒家友道思想熟悉者,其義自是分明。倘不諳陽明友道思想,則不妨通觀陽明論交友之道文本,將陽明論“相上”“相下”文字類聚而觀,其義自見。如,一友常易動氣責人。先生警之曰:“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奚瑕責人?舜能化得象的傲。其機括只是不見象的不是。若舜只要正他的奸惡,就見得象的不是矣。象是傲人,必不肯相下,如何感化得他?”(《傳習錄》245∶315)再如:“相會之時,尤須虛心遜志,相親相敬。大抵朋友之交以相下為益?;蜃h論未合,要在從容涵養,相感以誠,不得動氣求勝,長傲遂非。務在默而成之,不言而信?!?img alt="《書中天閣勉諸生》,《王陽明全集》卷八,第279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A9E8/15763192005838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553398-3yoATWQ72uT8aZvGhmqHEmWXDXdt5cku-0-f8a7bc70377f96c62ad950164ea00814">再如,問:“責善朋友之道,意如何?”師曰:“相觀而善,乃處友之道。相下則受益,相上則損。才責善,便忘己而逐人,便有我勝于彼之意。孟子此言為章子父則善,不善用其好善之心,故云然。蓋謂責善在朋友中猶可用,若父子兄弟之間絕不可用,非謂朋友專以責善為道也。故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笥褦担故枰??!薄叭粍t朋友中有過而不覺不改,奈何?”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人,然后能服天下。”《稽山承語》,《新編王陽明全集》卷四十,第1614—1615頁。這些論友道的文字其主題是高度一致的,即強調朋友相處,務必相互尊重,不能自以為是,輕忽朋友,更不能動氣求勝。朋友縱有不是,亦應反己、責己,而不應責善逐人。陽明對孟子“責善,朋友之道”一說持保留態度一方面說明儒家“躬自厚而薄責于人”修己治人之道得到進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在心學結社活動日趨活躍的新形勢下,如何處理同志之間的關系變成了一個嚴峻問題。

2.充分尊重陽明思想的“生存論性質”,從修身學、工夫論的立場闡述陽明思想的內在理路。陽明論學文字多是指點語、啟發語,其致良知論在根本上是一話語行為系統(a system of speech acts),而非一套論證系統。其旨趣不外“喚醒”與“轉化”,因個體氣質、修行果位各有不同,陽明之良知話語亦隨之不同(“各隨分限所及”),其《寄李道夫》云:“學絕道喪,俗之陷溺,如人在大海波濤中,且須援之登岸,然后可授之衣而與之食;若以衣食投之波濤中,是適重其溺,彼將不以為德而反以為尤矣。故凡居今之時,且須隨機導引,因事啟沃,寬心平氣以熏陶之,俟其感發興起,而后開之以其說,是故為力易而收效溥?!?img alt="《王陽明全集》卷四,第165頁。" class="qqreader-footnote" src="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A9E8/15763192005838906/epubprivate/OEBPS/Images/note.png?sign=1754553398-3yoATWQ72uT8aZvGhmqHEmWXDXdt5cku-0-f8a7bc70377f96c62ad950164ea00814">故對同一命題,陽明會有不同的看法,王艮與董沄先后出游而歸,陽明問游何見,兩人均答曰“見滿街人都是圣人”,對王艮之答,陽明說:“你看滿街人是圣人。滿街人看到你是圣人在?!倍鴮Χ瓫V則說:“此亦常事耳。何足為異?”王艮圭角未融,董沄恍見有悟,故陽明前者裁之,后者實之,問同答異。又如,陽明既有“不可謂未發之中常人俱有”之說(《傳習錄》45∶83),又有“良知即是未發之中,……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之論(《傳習錄》155∶217),兩者看似相互抵牾,但從工夫指點語體會之,則一者是警誡語,誡弟子對自家的現實心性之有限性一面保持警惕,一者是激勵語,用以堅定弟子成圣之信心。兩者不僅不相抵牾,而且相輔相成。善會之,其意思自是融貫的。不善會之,則徒生歧解,甚或質疑相關條目“不似陽明所以為學、與其所以教人之旨”。

3.以陽明后學解釋陽明,對于陽明思想理解之中的歧義之處,則博采陽明后學之見解,精審折中以求合一。陽明論學往往于戎馬倥傯之隙,義理名相之細處或未及講論,對于弟子糾纏于言語知解一路之問題,陽明又往往避而不答,或者一再強調,“自思得之”,所謂“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吃”。而于工夫上達之機,為避免弟子好高騖遠,更是含蓄不宣,待人躬修自悟。然及于后學輩,講學討論已成常態,乃至牛毛繭絲,無不辨析。陽明思想之中所蘊含的種種態勢,陽明指點工夫所用含渾語之多重意蘊,因后學各自資質不同、慧根不同、修行得力處不同而各有發明。一般而言,這些不同的理解要比今人之解釋更接近陽明思想所敞開的原初場域。

4.考慮傳統朱子學陣營之批評立場,澄清對陽明思想可能之誤解。陽明心學立場鮮明,生前即招致朱子學陣營之批評,歿后,各種專門批評陽明《傳習錄》的著作陸續有作,如程曈《陽明傳習錄考》、馮柯《求是編》、張烈《王學質疑》、江恒《王學類禪臆斷》、王嗣槐《桂山堂讀傳習錄辨》、羅澤南《姚江學辯》等等,這些著作或取《傳習錄》全條,或摘錄要語,逐一辯駁。當然,這種對陽明學的批評立場不僅見于朱子學陣營,即便陽明的弟子如顧應祥在得到《傳習錄》后,頗懷疑其中摻雜了太多門人的觀點,遂撰《傳習錄疑》,對可疑條目一一辨析。又如黃綰本系陽明心學之盟友,后以弟子輩從游于陽明門下,在陽明去世后還將其哲嗣王正億撫養成人,并將女兒嫁給他。但在其晚年所撰《明道編》中,黃綰對宋儒之學與“今日學者”(實則指陽明)之思想均有批評。這些批評的聲音盡管囿于門戶而難免失于偏頗,但兼聽則明,從這些批評的立場,我們既可以見到陽明思想與佛道二氏之間的綰結,亦可以更好地理解陽明致良知教究竟與朱子學有何種異同。

5.將陽明思想置于比較宗教、比較哲學的視野,以見出陽明致良知教作為“生命的學問”與西方智慧之共通處與殊勝處。陽明致良知教乃從百死千難中而來,屬于典型的身心修煉的智慧。而世界宗教無不有其精神修煉(spritual exercises)的傳統,而作為生活方式、作為意欲治療術(the therapy of desire)的西方古典哲學亦有豐富的“自我技術”(technologies of the self)——對自家身心、行為進行反思、操練以實現自我轉變的技術。蘇格拉底的“關心自己”(epimelesthai sautou)與孔子的“為己之學”均將目光聚焦于個己生命的修煉領域,可以說學以成人、變化氣質本是一切生命學問的共法。顯然,陽明的龍場悟道、心學一系的冥契體驗、戒慎恐懼的致良知工夫等等,倘從人類精神修煉的傳統這一世界視野加以觀照,既可以在一般宗教性的修行實踐范疇下得到定位與理解,又可以領略其獨特的本地風光。

6.用“心”體貼陽明心學之運思路線,陽明心學工夫論始終立足于生命之當下(“此地”“此時”“此心”),致良知之“致”亦從不外于人情事變、喜怒哀樂。朱子曾說:“讀《六經》時,只如未有《六經》,只就自家身上討道理,其理便易曉?!庇终f:“圣人教人,須要讀這書時,蓋為自家雖有這道理,須是經歷過,方得。圣人說底,是他曾經歷過來?!标柮饕灿蓄愃频恼f法:“古人言語,俱是自家經歷過來。所以說得親切。遺之后世,曲當人情。若非自家經過,如何得他許多苦心處?”(《傳習錄》296∶345)真正的儒者都屬于阿多(Pierre Hadot)所說的存在性的哲學家(existential philosopher),其哲學就體現其存在的過程之中,而非談論存在的哲學家(philosopher of existence)。見阿多著、姜丹丹譯:《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年,第157頁。陽明的工夫論本身就是他本人長期修行的經驗總結,故只有基于吾人本己的生命體驗,才能真正“兌現”陽明心學思想的意義,沒有相應的用心體貼工夫,陽明工夫論之研究終難以避免“鬼家活計”“對塔說相輪”之譏。古語云:同明相見,同聽相聞,惟圣知圣,惟賢知賢。原則上,欲知陽明思想之精神必上升到陽明思想之高度,這當然是很高的門檻要求,“對于不懂音樂的耳朵,最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不過,音樂的耳朵是培養與訓練的結果,這種欣賞音樂的潛能是每個人都具備的,況且正是陽明本人將圣人的門檻放低了,“心之良知是謂圣”,“個個人心有仲尼”,良知本來就是“我的本質表現”,因此只要我們用心默會,就總會契入其思想世界之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市| 吉首市| 堆龙德庆县| 定南县| 通海县| 万盛区| 邢台县| 耒阳市| 讷河市| 石景山区| 郯城县| 沙洋县| 平江县| 安陆市| 酉阳| 雷波县| 留坝县| 特克斯县| 富民县| 银川市| 赣州市| 渭源县| 公安县| 石渠县| 平罗县| 浪卡子县| 三穗县| 兰坪| 彰化市| 丘北县| 察隅县| 潼关县| 长宁县| 改则县| 炎陵县| 贞丰县| 宝应县| 外汇| 麻阳| 广水市| 定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