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奇獸:山海經動物圖鑒(全3冊)作者名: 呂洋 蘭心儀 koko 趙涵宇 金路本章字數: 574字更新時間: 2020-01-06 18:05:47

| 文鰩魚骨骼圖
| 形態特征
文鰩魚的頭部像燕雀,前額微鼓,形成不明顯的黑色羽冠;喙短而寬扁,眼睛像喙一樣鮮紅。頸椎分為七節,之后的脊柱則與鯨類動物相似;但不同的是,鯨類動物的前肢變化為鰭狀,而文鰩魚的前肢變成了一對有力的翅膀。此外,它的背鰭、腹鰭與尾鰭內部都沒有骨骼,僅僅是皮膚的衍生品,用來適應水下的生活。
以現代的眼光看,文鰩魚顯然是一種水生哺乳動物,用肺呼吸,也能長時間地脫離水源;身體表面沒有鱗片,通過胎生的方式繁育下一代。但在古人的思維中,文鰩魚是半魚半鳥的生物,屬于摩羯綱的范疇。

| 文鰩魚飛行示意圖
| 棲息環境
泰器山下有一條大河,名為觀水,日夜不停地向西流去,奔赴昆侖西面的流沙大漠,并潛入地下形成暗流,滋潤著荒漠中的綠洲。這條河是文鰩魚的出生地。
新生的文鰩魚會與父母在觀水中生活一段時間,直到翅膀發育完全,然后會在夜間浮出水面,開始它們的遷徙之旅。最終,新成員長大成年,再次回到出生地,產下后代,開始新的生命輪回。
| 生活習性
文鰩魚只在夜間飛行,并就地尋找食物,花果、蟲豸、種子都能用來果腹。它們的叫聲清脆,聲調很長,一聲響起,其他成員也會響應。
它們的飛行速度極快,一夜之間就能越過數條山脈,黎明之前首領會找好一處水源,讓族群成員們能夠棲息其中,躲過烈日的照射。如果途經沙漠,就躲入地下的河流。進入西海后,它們的族群就會解散,成員各自單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