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應該慶幸
- 千年一夢醒
- 江中一點浪
- 1041字
- 2020-07-08 14:54:11
林怡蓮說完這,靜靜地看著陳梓童院士。
陳梓童院士緩緩地看著遠山,輕聲地說道,自然世界是很奇妙的。世間的萬物都遵循著自己的生長規律,生老病死,興衰更替莫過于此。
林怡蓮并沒有急著爭辯,還是緩緩地說道,這就是自然之道了,我說的竹子這般落葉,好像就不是正常現象了。
竹子只所以被人稱作歲寒三友,就因為既使在冬天,也依然翠綠挺拔,它的落葉會在新葉交替出現之際,且以春夏為主。而此時落葉,唯有干早,蟲害,病害等生理病蟲害影響才會導致,你看到的會是哪一種?
林怡蓮抿抿嘴,搖搖頭,我看以上都不是。
陳梓童院士輕輕地嘆了口氣,其實,我已經發現了,這個變化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這座高山上顯露出來。陳梓童抬手指著前面的一座山說道,那座山的山頂,本是被松樹覆蓋,一片青翠,現在這片青翠已然不見,居然被桔黃色覆蓋,就在幾個小時內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從上而下地蔓延開來。
林怡蓮不太敢相信,瞇著眼睛望向老師指著的山峰,會不會是光線的緣故?
陳梓童看林怡蓮吃驚的樣子,指著桌子上的一個照相機,這里有昨天,以及今天早晨拍下的照片,你看看,可有設么發現。
林怡蓮才瞥見了桌子邊上的那個有點年頭的相機,老師的愛好就是隨手拿著這個相機,隨時抓拍。
林怡蓮抓起相機,打開并匆忙翻看,最近的兩張照片匆匆閃過,但是細心的林怡蓮還是發現了這兩張照片的明顯差別。這兩張照片都是取自同一個景點,“夢筆生花”!
“夢筆生花”坐落于黃山北海景區的散花塢內,海拔1600多米,孤峰聳立。由于孤峰的上部1/3處橫裂,裂縫以上部分漸圓漸尖,形如蘸滿濃墨的筆尖,而下部2/3的石柱恰似筆桿。“筆尖”上長著一棵盤旋曲折的古松,松枝伸展,猶如盛開的花,故得名。傳說古代文人墨客若文思枯竭,只要到此一游,便會茅塞頓開,妙筆生花。
拍攝時間為2198年7月22日9點48分,照片上的古松,在云海之上,生機勃勃,蒼穹有勁,就如同一枚綠色得到仙人,在翻滾的云海里傲然挺立。
拍攝時間為2198年7月23日9點08分,照片上的古松,已經沒有了絲毫生機,輕輕點擊這棵古松,畫面上的古松已經是枯樹一棵,上面原有的松針,已經不見,樹皮已經是枯黃的顏色了。
很明顯,這棵已經生長了近千年的古松已經枯死了。
林怡蓮抿著嘴巴,傷心不已。
陳梓童院士也是黯然神傷,你有沒有發現,這座山峰上的植物,從上到下,受害程度不一樣,越到高處,損害越大?我們身邊的植物,受損很小?
林怡蓮的眼睛里帶霧,抬頭看看高山,又看看附近,還真是這般。
陳梓童又接著說道,如果沒有猜錯的話,我們應該慶幸,我們處在這個山溝里,要不,我們的命運也會和那棵松樹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