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節 心臟瓣膜疾病
一、二尖瓣狹窄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該切面能夠觀察到二尖瓣前后葉增厚、回聲增強,尤以瓣尖為主,有時可見斑點狀或斑塊狀鈣化,以前后瓣葉聯合處多見。在舒張期時,二尖瓣前葉瓣體凸向室間隔形成氣球樣改變,瓣葉基底段的活動度較瓣緣大。二尖瓣后葉明顯抬高直立,隨前葉一起向前運動,瓣葉開放受限。將超聲束略向右下方傾斜時易于觀察到二尖瓣瓣下腱索增粗、短縮及融合,回聲增強,甚至累及乳頭肌。二尖瓣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多有增大)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正常大小或相對性減小)、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增大)及降主動脈。
2.胸骨旁二尖瓣口短軸切面
是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順時針將探頭旋轉90°,探測時應盡量使聲束與左心室腔垂直以保證左心室腔的切面盡可能呈圓形,探測到二尖瓣瓣口最小面積,用軌跡球進行勾畫(圖2-3-1),在這一切面可顯示二尖瓣前后葉聯合處明顯粘連、融合,瓣口前后徑<20mm,正常二尖瓣口面積為4~6cm2,此時二尖瓣口面積變小,呈“魚嘴狀”。輕度狹窄時,瓣口面積縮小至1.5~2.0cm2;中度狹窄時,瓣口面積為1.0~1.5cm2;重度狹窄時,瓣口面積≤1.0cm2;極重度狹窄時,瓣口面積可縮小為一小孔,≤0.6cm2。

圖2-3-1 面積法測量二尖瓣口面積
3.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圖像的基礎上,沿左心室長軸向左下移動探頭,到達心尖后順時針旋轉探頭90°,同時向右上傾斜探頭,即可獲得此切面圖像,注意標準圖像一定要“橫平豎直”。可觀察到的解剖結構有室間隔、房間隔、左心房及左心室、右心房及右心室、二尖瓣前葉、后葉及三尖瓣前葉和隔葉。重點觀察二尖瓣瓣葉有無增厚鈣化、瓣下腱索有無鈣化、粘連融合及其程度,有無心房腔及心耳部的附壁血栓形成,測二尖瓣瓣口狹窄血流流速及跨瓣壓差,要注意二尖瓣多普勒血流測定時要在瓣口開放處,同時避免主動脈瓣反流對其的影響。另外結合彩色多普勒和頻譜多普勒觀察有無瓣膜反流及其程度。
4.心尖左心室長軸切面
心尖左心室長軸切面掃查方向與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前者探頭置于心尖部,而后者置于胸骨旁。此切面可顯示左心室后壁、前間隔、心尖、主動脈瓣及二尖瓣。將M型超聲心動圖取樣線移動至腱索水平,特征性標志是二尖瓣前葉的“城墻樣改變”回聲增強和瓣葉運動幅度減低,前后葉開放幅度減小,與前葉的運動曲線平行,呈同向運動,舒張期EF斜率減低,嚴重者A波消失(圖2-3-2)。

圖2-3-2 二尖瓣狹窄M型曲線
【難點解析】
1.測量瓣口橫截面積是判斷二尖瓣狹窄嚴重程度最重要的方法,二維超聲軌跡法測量瓣口面積時應首先在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測量二尖瓣口的最大開放幅度,然后在胸骨旁左心室短軸二尖瓣尖的同一水平切面測量二尖瓣瓣口的開放面積。
2.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動脈竇瘤破裂、二尖瓣關閉不全等疾病二尖瓣口血流量均增多,出現二尖瓣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它們與二尖瓣狹窄的鑒別點在于前者流速增高并不局限于二尖瓣口,脈沖多普勒檢查可發現流速增高貫穿于整個流入道。
二、二尖瓣關閉不全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2~5肋間(多在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該切面能夠觀察到二尖瓣關閉時對合欠佳或關閉有裂隙。二尖瓣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運動增強)、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運動增強)、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增大)及降主動脈。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可見左心房內收縮期異常反流束,起自二尖瓣瓣口延伸至左心房(圖2-3-3),是診斷二尖瓣反流最直接、可靠的依據。在面積法中,左心房內反流束面積<左心房面積20%為輕度反流,20%~40%為中度反流,>40%為重度反流。彩色多普勒超聲顯示收縮期從二尖瓣關閉不全裂隙向左心房內以藍色為主的五彩鑲嵌反流血流束。反流束起源處一般是在二維超聲切面的二尖瓣對合不良處,二尖瓣反流起始處的寬度也可以反映二尖瓣反流的程度,寬度越寬,則反流越重。
2.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圖像的基礎上,沿左心室長軸向左下移動探頭,到達心尖后順時針旋轉探頭90°,同時向右上傾斜探頭,即可獲得此切面圖像,注意標準圖像一定要“橫平豎直”。可觀察到的解剖結構有室間隔、房間隔、左心房及左心室、右心房及右心室、二尖瓣前葉、后葉及三尖瓣前葉和隔葉,將連續多普勒的取樣容積置于二尖瓣口處,獲得完整的反流頻譜,頻譜為單峰,峰值位于中央。峰頂圓鈍,上升支和下降支基本對稱,時間占據等容收縮期、收縮期和等容舒張期,應注意調整連續多普勒取樣線放置位置,以獲得最大的反流血流速度。

圖2-3-3 二尖瓣關閉不全彩色多普勒表現
3.二尖瓣水平左心室短軸切面
是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順時針將探頭旋轉90°,探測時應盡量使聲束與左心室腔垂直以保證左心室腔的切面盡可能呈圓形,二尖瓣口短軸切面可顯示收縮期前后葉對合狀態,輕度二尖瓣關閉不全者多為單側瓣聯合處對合不良,重度者常顯示為較大面積的中央對合縫隙。
【難點解析】
1.為準確顯示反流束的全貌,防止低估反流程度,需多切面、多方向、多水平、多角度掃查,不拘泥于二維超聲的標準切面。
2.收縮期在左心房內出現的多普勒信號并不一定代表存在二尖瓣反流,還可包括主動脈瓣血流的混響效應,正常肺靜脈血流、不適當的增益、二尖瓣關閉時引起左心房內血流的正常向后運動等,這些偽信號容易被錯誤地診斷為二尖瓣反流或者高估了反流程度。
三、二尖瓣脫垂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取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由于二尖瓣環的非平面性,四腔心切面上二尖瓣脫垂的發生率明顯高于左心室長軸切面。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聲束穿越二尖瓣前葉和后葉的中段,是反映二尖瓣的形態和活動度的基本切面(圖2-3-4),在舒張期二尖瓣前、后葉均開放,與聲束基本垂直,有利于判斷二尖瓣的厚度和最大開放幅度;在收縮期,二尖瓣前、后葉關閉,能夠很好判斷二尖瓣的對合和對位關系。還能夠顯示二尖瓣瓣下結構,包括腱索和乳頭肌及其與瓣葉的連續性等。將M型超聲心動圖取樣線移動至腱索水平,特征性表現為多重回聲及收縮期“吊床樣”改變,即二尖瓣波群可見收縮中晚期或全收縮期二尖瓣曲線CD段后移,呈“吊床樣”,曲線最低點與C、D點連線間距離大于2mm。二尖瓣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運動增強)、左心室(增大)、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運動增強)、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增大)及降主動脈。

圖2-3-4 二尖瓣脫垂超聲表現
2.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圖像的基礎上,沿左心室長軸向左下移動探頭,到達心尖后順時針旋轉探頭90°,同時向右上傾斜探頭,即可獲得此切面圖像,注意標準圖像一定要“橫平豎直”,在此切面上顯示心室收縮期二尖瓣前葉和(或)后葉瓣體部向左心房方向彎曲突出,體部呈弧形超越瓣環水平進入左心房,二尖瓣瓣葉活動幅度增大,舒張期彎曲狀瓣葉迅速移位,二尖瓣前葉脫垂時使二尖瓣前葉與室間隔在左心室快速充盈時間距減小。另外,用連續多普勒檢查時,將取樣容積置于二尖瓣左心房側,收縮期可探及負向的高速湍流頻譜,頻帶增寬,以心尖四腔心切面取得的頻譜最佳。
(四)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
彩色多普勒于左心房內探及收縮期源于二尖瓣口以藍色為主的五彩鑲嵌血流束,反流束通常呈偏心性。
【難點解析】
1.二尖瓣脫垂應與其他原因所致的二尖瓣反流相鑒別,如并發房顫的冠心病,可見左心房、左心室腔增大,二尖瓣反流,但室壁運動不強,二尖瓣活動幅度不大,易于鑒別。
2.二尖瓣脫垂很容易出現假陽性或假陰性,探頭方向的調節與操作手法十分關鍵,探頭向下傾斜時,在M型易于造成假陽性,相反,聲束角度向上傾斜易造成假陰性。所以,在掃查時應注意使聲束方向盡量垂直。
3.反流束的形態和走行方向有助于判斷瓣葉脫垂部位:二尖瓣前葉脫垂時,反流束起自瓣口,沿后葉瓣體及左心房后壁走行,起始部的血流呈多色鑲嵌信號;二尖瓣后葉脫垂時,反流束常沿前葉瓣體及左心房頂部走行,反流程度較重時,血流可折返;兩葉脫垂時反流束為中心性,朝向左心房中央。
四、二尖瓣贅生物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可見到二尖瓣瓣尖、腱索、心內膜有團塊回聲附著,并隨瓣葉啟閉而呈擺動運動(圖2-3-5)。

圖2-3-5 二尖瓣贅生物超聲表現
2.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圖像的基礎上沿左心室長軸向左下移動探頭,到達心尖后順時針旋轉探頭90°,同時向右上傾斜探頭,即可獲得此切面圖像,注意標準圖像一定要“橫平豎直”。在此切面上,贅生物的聲像圖特征為瓣膜上附著有大小不等的光團,形態不一,回聲強度多呈等回聲或略高回聲,邊緣模糊或清晰,亦可清晰顯示不同程度的左心房及左心室擴大。
3.心尖兩腔心切面
在心尖四腔心切面的基礎上,逆時針旋轉探頭約45°,稍向左傾斜即可顯示該切面,該切面主要顯示左心室前壁、下壁、左心房及二尖瓣,在此切面上可以看到與四腔心切面相類似的贅生物圖像。
【難點解析】
1.幾乎所有的患者都會出現關閉不全,且反流速度較快,于心尖四腔心切面可探及收縮期負向湍流,當贅生物造成二尖瓣瓣口狹窄時,多普勒取樣可于狹窄部位檢測出舒張期正向高速血流。
2.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主要用于觀察二尖瓣瓣口或瓣膜穿孔處有無反流、反流范圍,從而明確反流程度,根據反流束的起始部位判定是贅生物導致的瓣膜關閉不全引起的反流,還是瓣膜穿孔引起的反流。
3.新近形成的贅生物回聲較低,多為團絮狀,活動度大,直徑在2mm以下的贅生物易被忽略,所以應多切面仔細觀察,以免漏診。
五、老年性瓣膜病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二尖瓣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及降主動脈。
2.心尖四腔心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圖像的基礎上,沿左心室長軸向左下移動探頭,到達心尖后順時針旋轉探頭90°,同時向右上傾斜探頭,即可獲得此切面圖像,注意標準圖像一定要“橫平豎直”。可觀察到的解剖結構有室間隔、房間隔、左心房及左心室、右心房及右心室、二尖瓣前葉、后葉及三尖瓣前葉和隔葉。在這兩個切面上,二尖瓣瓣膜鈣化呈高度的斑塊、團塊回聲(圖2-3-6),嚴重時呈大塊強回聲,整個瓣環全部鈣化時,瓣環呈濃密的強回聲,部位以瓣環鈣化為主,瓣葉改變少,嚴重鈣化時腱索、乳頭肌也增厚、鈣化,左心房可增大,可引起心房顫動,甚至導致左心房內血栓形成。
3.主動脈根部短軸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向右上傾斜探頭或者向右上移動探頭,患者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清晰顯示,該切面可觀察到主動脈根部左、右、無三個主動脈瓣,閉合時三個瓣葉呈“Y”字形,還可顯示左心房、右心房、房間隔、三尖瓣隔葉(緊鄰主動脈)和前葉、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動脈。
從心尖五腔心切面上也可以看到瓣葉增厚,回聲增強,常伴有鈣化、瓣葉聯合部粘連、融合。瓣葉活動受限,彈性減低,呈僵硬感(圖2-3-7)。

圖2-3-6 二尖瓣鈣化二維超聲表現

圖2-3-7 主動脈瓣鈣化超聲表現
【難點解析】
1.因為鈣化灶后方有聲影,所以觀察時探頭應改變角度或部位。
2.注意與瓣膜贅生物鑒別,贅生物多附著在瓣膜上,有較大活動度。
六、主動脈瓣疾病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左緣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周圍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及降主動脈。在這一切面上顯示右冠瓣和無冠瓣分別附著于主動脈的前后壁,收縮期主動脈瓣受血流沖擊從中央開放貼近根壁,舒張期在中央關閉呈一條線。
2.主動脈短軸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向右上傾斜探頭或者向右上移動探頭,患者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清晰顯示,該切面可觀察到主動脈根部左、右、無三個主動脈瓣,閉合時三個瓣葉呈“Y”字形,還可顯示左心房、右心房、房間隔、三尖瓣隔葉(緊鄰主動脈)和前葉、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動脈。
3.心尖五腔心切面
在心尖四腔心的基礎上,再順時針旋轉探頭約30°,即可獲得此切面,該圖像可在心尖四腔切面的基礎上再顯示出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用頻譜多普勒將取樣容積放置于主動脈瓣口時,出現一收縮期負向、窄帶、空心不對稱近似直角三角形的血流頻譜。
【難點解析】
室間隔膜部與主動脈右冠瓣相鄰,在觀察室間隔缺損時可在此處見到分流。
七、主動脈瓣狹窄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胸骨左緣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周圍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及降主動脈。在這一切面上顯示瓣葉增厚,回聲增強,常伴有鈣化,瓣葉聯合部粘連、融合,收縮期瓣葉開放后的位置與主動脈壁不再平行,瓣尖通常指向主動脈的中心。
2.主動脈短軸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向右上傾斜探頭或者向右上移動探頭,患者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清晰顯示,在判斷瓣葉的數目以及是否存在一處或多處聯合的融合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切面還可以觀察瓣葉的開放和關閉,可以初步判定瓣葉的狹窄程度。另外該切面還可顯示左心房、右心房、房間隔、三尖瓣隔葉(緊鄰主動脈)和前葉、右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道、肺動脈(圖2-3-8、圖2-3-9)。

圖2-3-8 不同病因致主動脈瓣狹窄的二維超聲心動圖表現
A.正常主動脈瓣; B.風濕性主動脈瓣病變; C.主動脈瓣鈣化; D.主動脈瓣二瓣化

圖2-3-9 主動脈瓣狹窄彩色血流表現
3.心尖五腔心切面
在心尖四腔心的基礎上,再順時針旋轉探頭約30°,即可獲得此切面,該圖像可在心尖四腔切面的基礎上再顯示出主動脈瓣和升主動脈。一般采用連續多普勒方法測量主動脈瓣狹窄峰值速度。在心尖五腔心切面測量時,其頻譜為負向、單峰、上升支與下降支基本對稱,跨瓣血流峰速通常在收縮中期達到峰值,峰速度一般大于2m/s (圖2-3-10)。

圖2-3-10 主動脈瓣狹窄血流頻譜表現
【難點解析】
1.在心尖五腔心切面探查主動脈瓣狹窄的血流信號,脈沖多普勒取樣容積放置在主動脈瓣瓣口上方,由于血流速度較快出現頻譜混疊,故常采用連續多普勒CW測量主動脈瓣狹窄峰值速度。
2.取樣線的角度與主動脈跨瓣血流的方向要平行,否則會導致低估真正的跨瓣血流速度。
3.呼氣后短暫屏氣有助于獲得理想的主動脈瓣血流速度頻譜。
4.肥厚型心肌病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導致主動脈瓣瓣口血流速度加快,二維超聲心動圖切面顯示左心室心肌異常肥厚,與左心室后壁呈非對稱性肥厚,兩者之比>1.5∶1,這可以與主動脈瓣狹窄相鑒別。
八、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以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為準,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周圍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及降主動脈,該切面主動脈瓣表現為增厚、回聲增強、攣縮變形,可以見到瓣葉關閉不全時的對合不良,出現縫隙。
2.主動脈短軸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向右上傾斜探頭或者向右上移動探頭,患者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清晰顯示,對于判斷瓣葉的數目以及是否存在一處或多處聯合的融合是至關重要的,該切面可見到開放是呈大三角狀,關閉時中央或一側留有縫隙。
3.心尖五腔心切面
在心尖四腔心的基礎上,再順時針旋轉探頭約30°,即可獲得此切面。主動脈瓣反流的頻譜多普勒取樣多在該切面獲得,采用連續多普勒能錄及完整的主動脈瓣反流頻譜:單峰,較寬、持續整個舒張期,頻譜充填,方向取決于反流束與聲束方向。反流的速度只反映舒張期左心室與主動脈間的壓差,在舒張早期壓差最大,反流峰值速度一般在4m/s (圖2-3-11)。
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可顯示主動脈瓣反流束的大小范圍與反流容量間的關系。反流束寬度/左心室流出道寬度<30%為輕度反流; 30%~60%為中度反流;>60%為重度反流(圖2-3-12)。

圖2-3-11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頻譜表現

圖2-3-12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超聲表現
【難點解析】
如果脈沖多普勒在降主動脈或腹主動脈內記錄到全舒張期反向血流頻譜,則提示存在嚴重的主動脈瓣反流。
九、主動脈瓣贅生物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1.左心室長軸切面
探頭位置常置于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標準切面為主動脈與室間隔的結合點位于圖像中線上,同時主動脈瓣右冠瓣與無冠瓣關閉線位于主動脈竇中間,周圍毗鄰解剖結構有右心室前壁、右心室和右心室流出道、室間隔、左心室、左心室流出道、左心室后壁、主動脈及主動脈瓣、左心房及降主動脈。該切面上可顯示贅生物呈團塊狀、蓬草狀或絨毛絮狀,邊緣多模糊,為中等或強回聲附著在主動脈瓣膜上,常累及一個或相鄰的兩個瓣葉(圖2-3-13)。

圖2-3-13 主動脈瓣贅生物二維超聲表現
2.主動脈短軸切面
在左心室長軸切面的基礎上,向右上傾斜探頭或者向右上移動探頭,患者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清晰顯示,贅生物以右冠瓣多見,形態不規則,大小不一,一般通過短小的蒂與主動脈瓣膜相連,大部分游離于心腔之內,有明顯的自主活動度。
3.心尖五腔心切面
在心尖四腔心的基礎上,再順時針旋轉探頭約30°,即可獲得此切面。該切面可觀察到贅生物呈“連枷樣”運動,隨心動周期漂浮于心腔之內,并與瓣葉一同運動。將連續多普勒的取樣容積放置于左心室流出道部位,舒張期可錄及正向的高速湍流頻譜,當同時伴有主動脈瓣狹窄時,可錄及收縮期負向的高速射流頻譜。
【難點解析】
因為主動脈瓣上的贅生物通常回聲很高,后方有聲影,使主動脈顯示困難,經胸超聲對檢出2mm以下的贅生物和小的膿腫也較困難,可對可疑病例行食管超聲檢查。
十、人工心臟瓣膜
(一)檢查前準備
無須特殊準備。
(二)超聲掃查方法
1.體位的選擇
患者常用體位為左側臥位,圖像清晰者取仰臥位亦可。
2.探頭的部位
胸骨旁左緣第2~5肋間(多在第3~4肋間),胸骨上窩和劍突下。
(三)常規經胸二維超聲切面
常用標準切面的聲像圖包括胸骨旁左心室長軸切面、主動脈短軸切面、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五腔心切面。
二尖瓣位側傾碟瓣的常規切面顯示瓣環回聲強,呈半環狀,有時呈點狀強回聲,舒張期碟片開放分大、小兩口,收縮期碟片關閉回到瓣環。主動脈瓣位側傾碟瓣于左心室長軸切面顯示瓣環緊貼主動脈內壁,呈強回聲,碟片舒張期位于瓣環內,收縮期開放時與超聲束近似垂直位,呈多條回聲。生物瓣瓣葉纖細,回聲如細線樣,啟閉好。取心尖四腔心切面,將取樣容積置于二尖瓣機械瓣上,盡量保證取樣容積置于機械瓣主血流方向上,啟動脈沖多普勒獲得二尖瓣血流頻譜。取心尖五腔心切面,將取樣容積置于主動脈瓣機械瓣上,啟動脈沖多普勒獲得血流頻譜,頻譜形態與自然主動脈瓣相似,即加速時間與減速時間基本相等,呈倒三角形(圖2-3-14~圖2-3-16)。

圖2-3-14 機械瓣二維超聲表現
【難點解析】
1.在測量二尖瓣機械瓣血流頻譜時,竇性心律者至少要測量3個心動周期,而心房顫動者則至少要測量5個心動周期。

圖2-3-15 二葉人工機械瓣經食管實時三維超聲左心房觀

圖2-3-16 生物瓣二維超聲表現
2.人工瓣的支架、金屬瓣環在超聲檢查時回聲很強,影響瓣膜、瓣環贅生物、附壁血栓的檢出,必要時可經食管超聲心動圖檢查,提高病變檢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