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七、病因辨證

病因即產生疾病的原因,而疾病的發生發展是內外因相互作用的結果。中醫的病因,外因主要為六淫(風、寒、暑、濕、燥、火),內因主要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病因辨證就是根據病因的不同來分析、綜合癥狀的一種方法。小兒疾病主要為外感六淫所致,故在此只簡述六淫。
1.風
臨床上有外風、內風的不同。外風為風邪侵入肌表所致發熱惡寒,頭痛項強,咳嗽,肢體酸痛等;內風多系體中陽氣所化,如痰熱內盛或肝陽上亢所致的一系列氣血逆亂證,一般表現為頭痛目眩、肢體麻木、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癲狂、半身不遂等。
2.寒
寒邪易侵機體而傷陽氣。寒邪傷表為表寒證,可見惡寒發熱、無汗頭痛等。寒邪傷里為里寒證,可見惡寒腹痛、腸鳴腹瀉、嘔吐清水等。機體陽氣衰弱,寒自內生,多系臟腑陽氣衰微所致。
3.暑
暑為熱邪,多發生在夏季。暑邪耗氣傷津。傷暑輕者,身熱頭暈,倦怠汗多,煩渴,氣短,吐瀉等;傷暑重者,多見發熱煩躁,突然昏倒,冷汗自出,抽搐等。
4.濕
濕為陰邪,有外濕、內濕、上濕、下濕之別。如濕在上,則見頭重鼻塞、面黃而喘等;濕在下,則見足背浮腫;濕在外傷于表,則發冷、發熱、自汗、身體困倦等;內濕系脾陽失健,濕自內生,多見胸脘痞悶、惡心嘔吐、腹瀉或黃疸等。
5.燥
燥邪傷于表,多見微熱,咽喉干痛或干咳,口鼻干燥;燥傷于里,多見口干消渴,唇干裂,尿少,大便秘結。
6.火
火為熱邪,由熱而生。在四季氣候中,除熱極化火外,風、寒、暑、濕、燥等病因侵害機體后,在一定條件下亦可轉化為火。實火癥見高熱面赤,口臭,牙痛,咽痛、口渴、尿赤,大便干等;虛火多系氣血失調,陰液耗損所致,如陰虛內熱,見潮熱、盜汗、煩躁不寐、顴紅、口咽干燥、耳鳴、舌紅絳、少津無苔等。
另外,臨床常因食、痰致病,故附之:
飲食:人以脾胃為本,賴水谷精微而生長發育。如飲食失節,傷于脾胃而致傷食,形成積滯,癥見不思乳食、噯腐吞酸或腹脹、惡心、嘔吐等;如過食生冷,胃腸受傷,則見腹痛、腹瀉等;如過食肥甘厚味,則生痰生濕或發熱,癥見痰多胸悶或吐瀉之候。總之,小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古人在保生歌里曰:“要得小兒安,常帶饑與寒,肉多必滯氣,生冷定成疳,胎前防辛熱,乳后禁風參,保養常如法,災病自無干。”是育兒的座右銘。
痰:是由于某些致病因素引起脾、肺、腎等臟腑功能失調而生成。如痰在肺,則見咳喘痰多;如痰在胃,則見惡心、嘔吐;如痰在心,則見心悸、神昏、癲狂等。可從痰的癥狀辨別痰的屬性,如寒痰色白;熱痰,黏稠色黃;燥痰,痰稠而黏,不易咯出;濕痰,痰稀白,易咳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安区| 桐柏县| 孟村| 兴仁县| 中山市| 冷水江市| 荆门市| 彰化市| 平原县| 扎囊县| 离岛区| 内乡县| 沂南县| 天柱县| 府谷县| 宁波市| 乌审旗| 哈巴河县| 吉林市| 牙克石市| 屏南县| 景洪市| 固始县| 乐平市| 平江县| 墨脱县| 云霄县| 霍邱县| 峡江县| 麻栗坡县| 布尔津县| 繁昌县| 名山县| 威宁| 肃宁县| 衡阳县| 台中市| 广州市| 布尔津县| 天祝| 原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