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外固定與足踝重建作者名: 秦泗河 桂鑒超 梁曉軍本章字數: 1212字更新時間: 2020-06-30 17:04:04
序
近10余年來,中國骨科官方學會沒有組織召開過“四肢矯形外科學術會議”或“外固定與肢體重建”論壇,很多大醫院基本沒有設立矯治四肢畸形殘障的矯形外科,缺乏相應的研究生導師和??漆t師培訓基地,導致全國范圍內四肢矯形外科人才嚴重缺失,使這個學科在較長時期內沒有列入骨科學的發展計劃。而這期間,國際上在Ilizarov技術的推動下,一個全新的學科——肢體延長與重建外科正在蓬勃興起。
秦泗河醫師從事四肢矯形與功能重建外科30余年,是中國第一位赴俄羅斯學習、引進Ilizarov技術的骨科醫生。對外固定與肢體功能重建進行了20余年的學習、實踐與探索,其成就有目共睹。在秦泗河、夏和桃、李剛等共同努力下,已經完成了Ilizarov技術中國本土的轉化,做出了令國際同行贊譽的創新,使中國成為國際Ilizarov技術應用與研究學會(ASAMI)、國際肢體延長與重建協會(ILLRS)正式會員國。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CAOS)審時度勢決定由秦泗河教授組建“外固定與肢體重建工作委員會(CEFS)”,這是一個既往沒有過的具有交叉學科性質的新學科,許多工作需要從頭做起。CEFS成立僅僅一年多,進行了全國各省有關四肢矯形外科發展情況的調研,在多個省、市舉辦了8期骨干醫師培訓班和學術論壇,有效推動了外固定四肢矯形與重建外科技術的普及、發展,彰顯示了CEFS蓬勃的生命力。
但是,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國內尚缺乏指導使用該項技術的通用教程
與專家共識性臨床診療指南。CEFS組織全國這個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策劃編寫《外固定與足踝重建》、《骨折穿針外固定》、《外固定與上肢重建》等骨科教程叢書,將先后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
這套叢書基本涵蓋了這個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基礎研究、器械研制、歷史沿革、臨床進展、國內外創新與發展史等。系統規范地展現了外固定與肢體重建的最新理論、各種器械構型與應用原則,用上百個活生生的病例展示現代外固定技術治療復雜創傷骨折、疑難骨科雜癥、肢體殘缺的獨特魅力。編寫方法體現簡明、易懂的原則,以圖片展示為主,便于醫生臨床中學習和應用。叢書還從更豐富的視角、更深入的層面,創造性地闡發外固定與肢體重建理論、醫療模式、技術體系所蘊含的“歷史思想”和“哲理智慧”,展現了編著者們人文情懷、責任意識與中國特色。書中闡述了一些新的觀點,如“骨科自然重建”、“應力控制”、“優化組合”、“進化骨科”等,閱讀后對當前以替代重建為主導的骨科學框架,有了更本真的認識,發人深省。相信這套叢書的出版,會成為四肢矯形與功能重建臨床實踐和教育的主要藍本,成為骨科以及相關學科醫生的良師益友。能規范這個學科的醫師培訓與指導臨床實踐。
外固定與肢體重建既然是一個全新交叉學科,叢書第1版內容必然存在諸多不足,
希望骨科醫生在閱讀、使用以及教學過程中提出寶貴的建議,以便再版時能修訂和補充。醫學??品只耐瑫r在臨床思維、人文屬性、生命真諦層面上趨于整合,建議不同骨科專業的醫生應該閱讀或至少瀏覽幾章這套叢書的內容,不無裨益!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會長
2015年3月1日
- 健康評估(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外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民族藥成方制劑
- 呼吸系統疾病專輯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神志病醫籍選讀(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創新教材)
- 藥食同源本草(互聯網中醫院醫護人員培訓系列教材)
- OSAHS理論研究與臨床實踐
- 醫學文獻檢索(第3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規劃教材:婦產科學
- 中藥炮制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急診醫學
- 人體解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臨床醫學概要(第2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本共用)規劃教材)
- 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實驗(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