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跟師醫案醫話存珍》是一部真實地記錄臨證病案和處方的書稿。書稿中記錄了早期在上海中醫藥大學及附屬醫院工作的8位先生臨床診治的寶貴經驗。這些先生都是學校建立初期,在上海各個中醫診所或門診部聘請來的,具有豐富的理論和臨床經驗。在放棄優越的私人診所的條件后,參加到中醫高等教育的師資隊伍中來,為傳承中醫精華,培養中醫人才,貢獻自己的精力和智慧。他們在這塊園地里,默默地耕耘,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中醫人才,盡管半個世紀過去了,但每當診余,這些往事,自然會令人凝神遐想。

當年,一批著名中醫名家經過艱辛努力,編寫出中醫教材。而上完中醫理論課程以后,培養中醫人才進入最重要、最關鍵的一環———臨床,而這也是學習中醫理論,打好中醫基礎,進行實踐應用的最后一環。20世紀六七十年代,在中醫理論教育同時,或進入實習階段時,這些老先生不顧年老體弱,仍然帶領我們,在臨床上進行示教,把以前課堂上教的理論和臨證病情聯系起來,其中,把自己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進行講授。至今,當我運用先生教授我的經驗治好一些疑難雜癥時,會從內心產生感激之情。此時此刻,翻閱學生時代的筆記和有關資料時,我也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學習中醫、做好中醫的往事。

中醫的學習,應掌握好三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即記憶、思考和積累。記憶是學習中醫的一個主要方法,記憶的過程有臨時強記,有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進行記憶,有參加考試的綜合回顧記憶,而最重要的是通過實踐進行記憶,只有在通過理論學習運用到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得到充分理解后才能獲得真正的記憶。因此,想起我們的先生耐心地在臨證過程中,運用中醫理論詳細分析病情,如何進行辨證施治,如何擇方選藥,馬上就聯系到課堂上講的內容,是多么熟悉,這些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由此也自然會想起這些老先生從基礎到臨床的中醫功底是多么雄厚!

中醫的學習,一定要勤于思考。取得最好記憶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思考。在記憶的同時,也進一步得到理解、思考,在《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的基礎上,唐宋以后的著名醫家通過對這些經典的熟讀、記憶,在臨床實踐中不斷運用、理解、思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驗,例如:張仲景精究方術,看到眾多重危亡者,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而后世醫家奉《傷寒雜病論》為辨證論治之典范,方書擇藥之鼻祖。據此,而宋金時期成無己列五十證辨析,方藥二十首注出君臣佐使之用;陳無擇“開古賢之蹊徑,為進學之帡幪”,敘陰陽病脈證,論及醫事之要,以內因、外因、不內外因,“類分一百八十門,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題曰三因極一病源論粹”,后世之審因論治,亦從此而出;許叔微著傷寒論著三種,與成無己的《注解傷寒論》、韓祗和的《傷寒微旨論》、龐安時的《傷寒總病論》及朱肱的《類證活人書》等,都是結合長期臨床實踐,深入闡述仲景原旨,互相發明,總結許多有效的治法和方藥。正是這些名家的深入理解,勤于思考,中醫學術才會不斷創新、不斷發展。

中醫的學習,一定要注重積累。中醫的臨床經驗,主要靠積累,古有論脈斷生死,這是靠長期實踐而對脈象認識的積累,否則,常會心中了了,指下難明。處方用藥,沒有經過仔細觀察,不斷總結,不會形成有效的驗方。而“熟讀湯頭三百首,不會開方也會開”,只能停留在初步開列方藥階段,至于該方藥有多少療效,不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也無從說起。著名溫病學家吳瑭倡導三焦辨證依靠兩大積累,一是經過臨床長期實踐,“進與病謀,退與心謀,十閱春秋,然后有得”。他嚴格要求,“學醫不精,不若不學醫也”;二是“識得傷寒,遍考晉唐以來諸賢議論,河間、東垣、安道、又可、嘉言之說,及至葉天士持論平和,立法精細”,吸取精妙,總結出《溫病條辨》,終于成為公認的一代名家,留下經典名著,嘉惠后學。

中醫學發展到現在,解決了不少疑難雜癥,除了注重辨證論治以外,經驗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積累的過程中,體現了一定的創新,這也是中醫學發展的關鍵所在,當然,不同的歷史階段所具備的條件和環境不同,現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與以往已完全不同了。這里匯集的已故先生的醫案醫話,頗有特色,在長期實踐中,形成了不同風格,盡管已經過去許多年,都是一些當年留下來的臨證記錄,編寫而未公開出版的資料,現在讀來,依然收益頗豐,特整理后,與同道及后學者共享。

沈慶法

2013年8月2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口县| 礼泉县| 通化市| 青海省| 临安市| 卢氏县| 贞丰县| 大姚县| 吉隆县| 巨鹿县| 华安县| 彭水| 上思县| 云南省| 昌乐县| 郓城县| 洛隆县| 申扎县| 湟中县| 客服| 北辰区| 临沂市| 梨树县| 井研县| 蓝山县| 平江县| 达州市| 丘北县| 利津县| 丰顺县| 桐乡市| 呼图壁县| 龙岩市| 吴桥县| 高阳县| 同德县| 汉中市| 阳曲县| 海城市| 峨眉山市|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