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風藥新識與臨床
  • 王明杰 羅再瓊
  • 1592字
  • 2020-01-03 20:10:41

前言

風藥是一類歷史悠久、作用獨特、功效多樣、適用范圍甚廣的藥物,一直為歷代眾多醫家所重視。尤其是金元時期,易水學派宗師張元素創藥性法象分類法,以“風升生”歸納眾多治風之品,以春氣之生發,風性之輕揚概括其生長、升發、條達、舒暢等特性,給風藥的概念賦予了新的內涵。風藥不僅有“治風”之用,而且具“如風”之性。經過其弟子李東垣等金元名家的進一步發揮,風藥被廣泛運用于內傷外感諸病及各科雜病的治療,成為臨床最為常用的基本藥物之一。
近代以來,中藥學以功效分類命名,諸多風藥分別歸于解表藥、祛風除濕藥等類中。隨著法象藥理的淡出,風藥名稱及其“如風”之性能均漸被忽略,前人運用風藥的許多寶貴經驗未能全面繼承,其應用范圍被局限于外感表證及風濕病證等狹窄空間。加之長期以來圍繞風藥使用禁忌出現的一些偏激不實之說,令人對不少風藥望而生畏,或避而不用,導致了風藥運用范圍的不斷萎縮,臨床使用頻率逐漸下降。編者認為,這是影響中醫臨床治療效果的原因之一。
前人云:“人知辨證之難,甚于辨藥;孰知方之不效,由于不識證者半,由于不識藥者亦半。證識矣而藥不當,非特不效,抑且貽害……讀仲圣書而不先辨本草,猶航斷港絕潢而望至于海也。”(《本草思辨錄》)作為醫者,識藥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鑒于迄今尚無風藥專著問世,而現有中藥學著述的相關論述失之偏頗,疏漏甚多,難以有效指導臨床,我們在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TGF-β/Smad通路研究‘風藥’對活血化瘀增效的作用”的研究過程中,對散見于各種期刊、著述中的風藥文獻做了較為全面的收集整理,圍繞風藥的性能與應用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學習討論,獲益良多,深感有必要與同道分享,切磋交流。在人民衛生出版社陳東樞先生的鼎力支持下,著手編寫本書,希望為習醫者、行醫者提供一本系統介紹風藥性能與應用的讀物,供學習、研究及臨證遣方用藥參考之用。
本書編寫的宗旨是:堅持中醫理論指導,遵循中醫傳統思維與認識方法,立足繼承,著眼發展,面向臨床,重在應用,正本清源,務實求真。認真收集歷代醫藥文獻有關風藥的記載,著重總結古今醫家臨證用藥經驗,吸收現代臨床與實驗研究成果,結合編者臨床實踐體會,對風藥進行客觀的考察分析、全面的總結整理。
書名“新識”,其“新”有三:一曰溫故知新,通過對歷代本草的追溯溫習,深入發掘繼承前人的經驗,重新認識風藥的性能及功用,形成對風藥新的理解;二曰推陳致新,對各家論述有鑒別地加以對待,以實踐驗證為依據,揚棄一些臆斷不實之說,納入新的臨床應用經驗,給予風藥新的定位;三曰領異標新,本書首次引入劉完素“玄府學說”,從開通玄府的新視角詮釋風藥,解讀前人有關風藥的某些論述,探索風藥諸多功用的機理,為風藥的拓展運用提供新的理論指導。
全書共分四章:第一章“風藥概論”,闡述風藥的概念、歷史沿革、性能與功用、使用禁忌與注意事項等;第二章“常用風藥”,列舉臨床常用風藥28味,重點介紹其臨床新用,尤其是教材、專著中未能納入的內容;第三章“風藥代表方劑”,精選10首以風藥為主的名方,剖析方中風藥配伍特點,同樣重點介紹其臨床新用;第四章“風藥的臨床運用”,分腦病、心病、肺病及外、婦、兒等各科介紹風藥的歷代名家運用與現代臨床運用。書中“【按語】”一欄,系編者綜合古今認識,結合自己心得體會進行的歸納總結,意在幫助讀者更好地掌握相關方藥的臨床應用,僅供學習參考。鑒于對風藥的某些認識歷來見仁見智,存在若干分歧,編者本著探索創新、爭鳴求是的精神,根據自己的實踐與思考,以臨床事實為依據,在書中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權作引玉之磚。不當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首屆國醫大師郭子光教授的熱情支持與指導,并蒙題詞勉勵。郭老雖已仙逝,教誨永志不忘!書中吸取、引用了國內眾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與臨證心得,借以展示現代風藥研究與應用的新進展,謹向原著作者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謝!
王明杰 羅再瓊
2015年10月6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翼城县| 叙永县| 英吉沙县| 永春县| 绿春县| 鲜城| 博白县| 兖州市| 台山市| 星子县| 新河县| 青浦区| 阿拉尔市| 柳州市| 谢通门县| 德格县| 浦城县| 留坝县| 仙游县| 象州县| 吉隆县| 庄河市| 汾阳市| 中阳县| 区。| 饶平县| 沈丘县| 揭西县| 正宁县| 福建省| 科尔| 兴城市| 湛江市| 台中市| 禹州市| 日土县| 西华县| 库伦旗| 万盛区| 上思县| 石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