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新、合作、生存、發展:中國全球基金艾滋病項目社區組織項目優秀實踐集
-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會
- 2927字
- 2019-12-21 18:27:37
二、主要事件、做法與效果
我們在參與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預的時候,發現了一些活躍且有一定威信的人員,鼓勵他們參加針具交換,并作為同伴宣傳員。起初由于沒有經驗,加之缺少科學的管理方法,一些同伴教育員很難堅持,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想干了。針對此情況,采取在同伴教育員中重新挑選、招募征集了5名同伴骨干進行層層把關,從嚴挑選。要求同伴教育員必須屬于目標人群中的一員,了解和熟悉當地情況,有責任心和自信心,具備自愿為同伴服務的精神,在同伴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影響力,掌握一定人際交流技巧,有一定文化且本人又是安全行為的典范。
對平時任務完成較好、并有突出貢獻的,項目辦與其簽訂聘任合同,使之成為正式的同伴教育員。按照合同規定,每人每月需完成20人的干預計劃,交換600支針具,發放200枚以上的安全套,每月上報干預表。為了具體落實,項目辦負責質控的人員,在收取每一位同伴教育員報來的月干預表時,當著同伴教育員的面就登記表上的人員姓名、針具交換的數量,以及安全套發放的數量,逐一核對正確無誤后才能回收。每月一次例會,匯報當月開展同伴教育的工作情況,發現問題并及時加以解決。每季度一次培訓,對同伴教育員負責的宣傳對象實行回訪制度。讓同伴教育員定時將IDU帶過來進行回訪,主要抽查他們對預防艾滋病知識的掌握情況和針具發放情況,以此進一步了解同伴宣傳員工作質量。規定每位同伴宣傳員在每個季度必須覆蓋一定數量新增IDU,并分批次把他們帶到針具交換中心進行回訪或者由項目辦派質控人員進行現場考察。開始實施時,許多同伴宣傳員不能適應,覺得回訪難度很大,但通過采用一定的獎勵激勵機制后,回訪制度逐漸形成,并被目標人群所接受。
提供并及時補充宣傳資料、安全套和清潔針具。
不斷提供STD/HIV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培訓后能夠掌握基本的防治信息和技能,每月召開一次例會,及時了解他們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或提出新的建議和方案。
與當地公安部門取得聯系,對同伴教育員開展針具交換提供保護,自制和發放同伴宣傳員工作證,對工作證發放和管理更加嚴格,工作證有時間限制,到期視情況更換或收回,工作證持有者隨時接受我們的電話監督。對利用工作證從事詐騙活動者,將收回其工作證,并取消其同伴宣傳教育員的資格,到目前為止還未發現此類情況。
同伴教育員每個月提供針具交換服務可獲得400元補助,每帶回一名新的外展對象回訪可獲得10元,加上和項目組工作人員一起開展外展活動獲得的補貼,每人每月可以獲得近500元的報酬。
對于吸毒者來說,除了毒品對身體的毒害以外,精神空虛、被人歧視是導致他們家庭功能和社會功能喪失的主要原因。接納他們成為同伴教育員,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對他們做出的成績及時予以肯定,對那些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現的同伴教育員給予表彰和鼓勵是非常有必要的。每逢節日,組織他們參加一些文娛活動和戶外活動,使他們感受到人生價值和生活樂趣。項目辦在他們成功時分享他們的歡樂,在失敗時分擔他們的苦楚,在遇到挫折時,激勵他們重整旗鼓的信心,很多就是在這里慢慢開始了回歸社會的腳步。
在融入社會前,家庭是他們最好的過渡場所。大部分家庭對吸毒者的態度是“恨鐵不成鋼”,常常是埋怨多于支持和鼓勵。而吸毒者則希望自己的努力被人們尤其是家人所認可和接納。項目辦在組織同伴教育員開展工作的同時,注重采取家庭參與的綜合干預模式。通過家訪和家庭座談會等形式,增進同伴教育員與其家庭之間的交流,給他們一個緩和矛盾、互相溝通的機會。這使IDU干預項目組在目標人群中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很多IDU與他們的家庭發生矛盾時,都會主動與項目組聯系,請求幫助緩解矛盾,增進相互了解。同伴教育員的變化,使很多家庭給予其更多的關心和理解,家庭的溫暖又進一步增強了同伴教育員的自信心。這種通過溝通和互動產生的良性循環,對于吸毒人員特別是作為同伴教育員恢復家庭功能起到了積極作用。
項目辦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體會到,如果所有的活動都只是圍繞STD/HIV知識,就會顯得非常單調和枯燥,缺乏新鮮感和吸引力。因此項目辦經常主動了解目標人群發表各自的心理需求,在工作間隙組織他們參加登山、K歌、春游等活動,使大家有機會更好地交流,并相互鼓勵,樹立戰勝困難的決心和信心,重新找到生活的樂趣。在開展這些活動時,把防治知識融入進去,這樣既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也提高了同伴教育員的參與熱情。值得一提的是,項目辦、旅店業協會會長和項目負責人等在對同伴教育員的培訓管理工作中傾注了滿腔熱情,克服了各種困難,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經常與同伴教育員交流,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需求,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使同伴教育員感受到人性的關愛,有平等的地位,有尊嚴地生活。
IDU謝某某想加入同伴教育員的隊伍,開始家里不同意,父親擔心他每天和吸毒人員打交道容易接觸毒品,經過項目辦工作人員耐心解釋和反復宣傳后,家里勉強同意他參加同伴教育工作。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后,謝某某的表現讓家里徹底放心了。一次,街上漲水,水退后到處都是污泥垃圾,謝某某卷起褲腳第一個帶領大家清除污泥,打掃衛生,使鄰居和街道居民刮目相看。家里人發現他確實變了一個人,從而逐步變冷漠為鼓勵,家庭關心又進一步促使了本人的改變,形成了良性互動。
同伴教育員張某某1997年開始吸毒,2010年開始服美沙酮,3年來,盡管家庭負擔很重,仍然堅持作同伴教育員,每月都準時到辦公室,除了按時完成每月計劃任務外,還幫助項目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此間她先后發動和介紹了2人成為同伴教育員,介紹20人加入MMT,115人接受VCT服務,幫助3名重癥AIDS病人到醫院治療。她說:“我自己過去走了很多彎路,做了很多對不起家庭和社會的事情,現在政府給了我重塑人生的機會,我要用自己的努力找回人生的價值,我多交換一支注射器,多發出一個安全套,就使他人減少一次感染艾滋病的機會,我從中感到自己工作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
同伴教育員唐某某,1980年沾染了吸毒的惡習,在毒品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多病的父母親終日以淚洗面。2003年9月,因吸毒被判刑1年半,2004年吸毒的妻子因AIDS死亡,留下一個8歲的兒子與爺爺相依為命。2005年,唐某某出獄時發現也感染了HIV,到幾個地方打工都因為感染HIV被辭退。本人曾多次企圖自殺,甚至有報復社會的念頭。就在準備自暴自棄的時候,項目辦負責人找到他,在了解了他的痛苦經歷和現狀后,鼓勵其振作精神,并吸收他成為同伴教育員,唐某某開始按照項目辦培訓的要求在目標人群中開展針具交換等工作。一些吸毒者知道他是PLHIV后,開始都避而遠之,他把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例如日常接觸不會傳播艾滋病等,反復在同伴中宣傳,后來他周圍的人也就消除了恐懼。由于在目標人群中有較強的影響力,工作任務也完成得出色,項目辦對于他的工作經常予以肯定,對他的家庭生活十分關心。他說:“開始我只是為了報酬在工作,后來我感到是一種責任的驅使。在這里,我感到了做人的價值和尊嚴,找到了自己的舞臺,我在宣傳教育別人的同時,也改變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