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陳寶義中醫兒科經驗輯要作者名: 胡思源本章字數: 422字更新時間: 2019-12-29 18:15:34
第九節 小兒腹痛的辨證論治
腹痛是兒科臨床最為常見的癥狀,主要見于脾胃疾病,也可以是全身疾病的一部分。臨床診斷涉及內、外科很多疾病的鑒別,如急性胃炎、腸炎、胰腺炎、闌尾炎、便秘、寄生蟲、腸梗阻、腸套疊、腸系膜淋巴結炎、疝氣、過敏性紫癜、再發性腹痛等。排除全身性疾病、器質性疾病以后的所謂“小兒功能性腹痛”是中醫藥治療的優勢病種。
陳寶義教授將小兒功能性腹痛的原因,主要歸結為腑氣通降受阻。凡感受寒涼、乳食停滯、胃腸積熱及蟲積于中都可能成為致病因素。其中,寒性腹痛兒童最為常見。根據感寒程度和素體盛衰的差異可有寒氣、寒積、虛寒之分。秦伯未在《謙齋醫學講稿》中談到腹痛時說“人身背為陽,腹為陰,二陽臟位于膈上,三陰臟均在腹內,故腹痛證多偏于寒”,《景岳全書》也指出“蓋三焦痛證,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熱者十惟一二”,都說明了寒證腹痛在臨床中所占比例之大。小兒外感風寒之邪或過食生冷均可引發不同程度的腹痛,治療應分外注重辨其寒熱虛實及伴隨的全身情況,隨證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