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寶義中醫兒科經驗輯要
- 胡思源
- 978字
- 2019-12-29 18:15:27
序
師承教育是古今中醫傳承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的重要方式,也是中醫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國家非常重視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與經驗的傳承工作,先后遴選了五批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三批優秀中醫臨床人才,并列入國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通過項目實施,總結和挖掘了數百位名老中醫的臨床經驗和學術思想,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的經驗傳承與學術創新,培養了大批優秀的中青年中醫臨床人才。
著名中醫兒科專家陳寶義教授,從醫五十多年來,繼承津沽中醫兒科傳統經驗,潛心鉆研心肌炎、高熱和兒科疑難雜癥,形成許多獨具一格的學術觀點。他率先提出以“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法治療小兒病毒性心肌炎”,在國內兒科界有著廣泛的影響;靈活運用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理論,主張并擅用“溫藥”,認為“平和之劑,用于小恙體虛者調養可也,若為危急重證,非汗、下、溫、清等品不可拯危救難”;立法遣方,研制出玉丹榮心丸、消食退熱糖漿兩個國家三類中藥新藥,以及通脈合劑、暑熱寧合劑、安心律膠囊等中成藥院制劑。凡此等等,都值得后來者學習、研究、繼承和發揚。
陳寶義教授長期擔任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主任、天津市中醫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對于我院兒科的學科發展、津沽兒科的學術傳承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他主持恢復“文革”中被取消的醫院兒科病房,年門診量穩居全市綜合性醫院兒科之首;重視學術梯隊建設,使學科的研究生、高級醫師比例在醫院名列前茅;率先在國內建立小兒心肌炎專科,科技成果先后榮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天津市的科技進步獎。在他的帶領下,我院兒科成為當時的天津市衛生系統重點發展學科,為兒科今天的蓬勃發展,成為國內領軍學科,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我院兒科“陳寶義名中醫傳承工作室”成員,一直在對陳寶義教授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進行總結和研究。他們采用收集文獻、分析醫案、舉辦講座、臨床侍診、音像采訪等手段,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資料。《陳寶義中醫兒科經驗輯要》一書,即為從中擷取學術精華編寫而成。審讀全書,內容準確表達了陳寶義教授的主要學術思想和技術專長,全面體現了其法有所宗、靈活機變的遣方用藥風格。相信本書的出版,對于中醫兒科學術發展一定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于名老中醫經驗傳承工作也將具有很好的借鑒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