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寶義中醫兒科經驗輯要
- 胡思源
- 224字
- 2019-12-29 18:15:32
二、病至中期,治宜清化濕毒、益氣溫陽
病情進一步發展,濕毒留戀不解,傷陽耗氣,形成濕毒不清、氣陽不足之虛實夾雜證。此證常見于心肌炎急性期,臨床上絕大多數病例在就診伊始即表現為本證。濕邪停留于體內,故低熱,肢體倦怠,納呆,大便稀,舌淡紅,苔白膩,脈濡緩;心之氣陽不足,則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四肢發涼,心悸,胸悶、脈結代或緩。此時當治以清化濕毒、益氣溫陽,視虛實之孰多孰少而各有側重,臨床常予藿連湯合參芪丸化裁,必要時可加入桂枝、淫羊藿等溫振陽氣之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