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

一、概述

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是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細胞未排出而原位黃素化,形成黃體并分泌孕激素,體效應器官發生一系列類似排卵周期的改變,即月經周期有規律,而實際月經中期卵泡未破裂、無排卵的一組癥候群。中醫古籍無此病名,屬“不孕癥”范疇。

二、診斷要點

臨床上多種檢測排卵方法顯示的結果均為有排卵,而通過連續B超監測及腹腔鏡檢查看不到排卵的特征即可診斷。

三、辨證要點

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辨證可分5型。

腎氣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測基礎體溫(BBT)均呈雙相型,黃體期正常或較短,B超監測提示未破裂卵泡黃體化,月經周期尚正常,經量或多或少,色黯;腰膝酸軟,精神疲倦,頭暈耳鳴,小便清長;舌淡、苔薄,脈沉細,兩尺尤甚。

腎陽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測BBT均呈雙相型,黃體期正常或較短,B超監測提示未破裂卵泡黃體化,月經周期尚正常,經色淡黯,性欲低下,小腹冷,帶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宮發育不良;頭暈耳鳴,腰酸膝軟,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環唇黯;舌質淡黯,苔白,脈沉細尺弱。

腎陰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測BBT均呈雙相型,黃體期正常或較短,B超監測提示未破裂卵泡黃體化,月經周期尚正常,經色鮮紅。或經期延長,形體消瘦,頭暈耳鳴,腰酸膝軟,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眼花心悸,肌膚失潤,陰中干澀,性交痛;舌質稍紅略干,苔少,脈細或細數。

肝郁證:

可見婚久不孕,測BBT均呈雙相型,黃體期正常或較短,B超監測提示未破裂卵泡黃體化,月經周期尚正常,經量時多時少,或經來腹痛;或經前煩躁易怒,胸脅乳房脹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紅或舌邊有瘀斑,脈弦細。

血瘀證:

可見婚久不孕,測BBT均呈雙相型,黃體期正常或較短,B超監測提示未破裂卵泡黃體化,月經周期尚正常,經來腹痛,甚或成進行性加劇,經量多少不一,經色紫黯,有血塊,塊下痛減。或肛門墜脹不適,性交痛;舌質紫黯或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弦或弦細澀。

四、治療

(一)古醫籍方
升帶湯

(本方原載《傅青主女科》)

白術30克(土炒),人參9克,沙參15克,肉桂3克(去粗皮),荸薺粉9克,鱉甲9克(炒),茯苓9克,半夏3克(制),神曲3克(炒)。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溫陽益氣,升帶消堅。適用于腰酸腹脹不孕。癥見婚久不孕,腰酸背楚,胸滿腹脹,兩脅或乳房脹痛,倦怠欲臥,下腹部有包塊,月經后期,經行腹痛,經色黯黑或有血塊,塊出痛減,舌黯或舌邊有瘀點,脈多沉澀。

【按語】

任督俱虛,連累帶脈,失于升舉,發為疝瘕,病在下焦,影響攝精受孕。升帶湯中重用白術以利腰臍,協同人參益氣升帶,肉桂散寒,荸薺粉磨積,鱉甲消堅,茯苓利濕,配半夏、神曲祛濕痰而消積滯;尤妙佐沙參一味,治血結而消疝,《神農本草經》曰其治“血結驚氣”,唐代甄權《藥性本草》言其能療“疝氣下墜”。病乃虛實夾雜,組方攻補兼施,有升有散,故能升帶而補任督,攻堅而消疝瘕。安有不孕之理?

(二)國醫大師方
養血化瘀消癥湯

(班秀文方,選自《國醫大師班秀文學術經驗集成》)

當歸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白術10克,土茯苓20克,澤瀉10克,丹參25克,莪術10克,香附10克,皂角刺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養血化瘀,健脾利濕,消癥。適用于因濕瘀所致的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卵巢囊腫、子宮肌瘤、慢性炎性包塊等。

加減運用:

久病體弱,面白神疲,四肢乏力者,上方去澤瀉,加黃芪20克,以益氣化瘀;肝郁氣滯者,上方加柴胡6克、夏枯草15克,以理氣疏肝,通絡散結;寒濕凝滯者,上方加制附子10克(先煎1小時)、桂枝6克;濕熱下注,帶下陰癢者,上方去川芎,加馬鞭草15克,或合二妙散,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本方由《金匱要略》當歸芍藥散加味而成。方中既有當歸、川芎、赤芍辛苦溫通,直入下焦胞脈血分,消散瘀積,又有白術、茯苓、澤瀉健脾利濕,以絕濕源。方中以土茯苓易茯苓可增加解毒利濕之功。全方化瘀藥與利濕藥相配合,有化瘀利濕、調理氣血的作用。重用丹參配當歸養血化瘀,補而不滯,且“一味丹參,功同四物”,活血而無耗血之慮。欲行其血,先調其氣,故佐以芳香入血之香附行血中之氣,散血中之郁,氣行則血行。胞脈閉阻,久病入絡,故選用皂角刺開關利竅,滌垢行瘀;莪術化瘀消癥,借皂角刺鋒銳走竄之性引諸藥直達病所;炙甘草補脾,調和諸藥。全方辛苦溫通,攻邪不傷正,共奏養血化瘀消癥之功。寒濕凝滯者,加附子、桂枝,增加其溫散通行之力,其中附子走而不守,不僅能溫腎壯陽通脈,且與血藥同用,則溫化寒凝、通行血脈之力益彰。

(三)驗方
1.腎癸續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人參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熟地10克,炙甘草6克,菟絲子12克,巴戟天12克,鹿茸1克,紫石英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腎氣虛證。

2.右歸廣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熟地10克,附子10克,龜板10克,鹿茸1克,巴戟天10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肉桂6克,杜仲10克,白術10克,山藥15克,芡實10克,人參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腎陽虛證。

3.左歸螽斯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當歸10克,白芍10克,熟地20克,山萸肉12克,龜板10克,鱉甲10克,紫河車10克,肉蓯蓉10克,菟絲子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腎陰虛證。

4.開郁毓麟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當歸10克,白芍10克,白術10克,茯苓10克,丹皮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王不留行10克,瓜蔞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肝郁證。

【按語】

本方對肝氣郁結所致的無排卵、黃體功能不全、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宮頸黏液異常等有較好的療效。若素性憂郁,或七情內傷,情懷不暢;或由久不受孕,繼發肝氣不舒,導致情緒低落、憂郁寡歡,氣機不暢。二者互為因果,肝氣郁結益甚,以致沖任不能相資,不能攝精成孕。主癥:婚久不孕,月經或先或后,經量時多時少,或經來腹痛;或經前煩躁易怒,胸脅乳房脹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紅或舌邊有瘀斑,脈弦細。

5.逐瘀衍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桃仁10克,紅花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當歸12克,元胡10克,枳殼10克,三棱10克,文術10克,昆布10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血瘀證。

(四)秘方
1.定坤丹

紅參、鹿茸、西紅花、雞血藤膏、三七、白芍、熟地黃、當歸、白術、枸杞子、黃芩、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膠、延胡索、紅花、益母草、五靈脂、茯苓、柴胡、烏藥、砂仁、杜仲、干姜、細辛、川牛膝、肉桂、炙甘草,輔料為蜂蜜。

功能主治:

滋補氣血,調經舒郁。用于氣血兩虛,氣滯血瘀所致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半丸至1丸,一日2次。

2.千金封臍膏

(《清太醫院配方》)

肉桂三錢,熟地三錢,川附子三錢,金櫻子三錢,當歸三錢,甘草三錢,巴戟三錢,杜仲三錢,干姜三錢,胡椒三錢,淫羊藿三錢,獨活三錢,萆薢三錢,海馬二錢,鹿茸二錢。

用法:

用香油一斤八兩,將前藥熬枯去渣,入黃丹十二兩,收成膏;再入麝香、冰片各四分,兒茶、硫磺各二錢,研細末入之。貼于臍部。適用于腎陽虧虛證。

(五)單方

血瘀證可每日食用山楂30克。

(六)食療方
三七鴿

水蛭5克,穿山甲3克,三七3克,川牛膝6克,鴿子2只(重約360克)。

做法:

宰鴿子,褪毛,去內雜,洗凈;水蛭、穿山甲、牛膝、三七用水煎30分鐘,取汁;用藥汁、醬油、鹽拌勻,鴿子在藥汁中煮熟即可。

功能:

水蛭活血化瘀,穿山甲化瘀散積,三七活血,牛膝舒筋補肝腎,鴿子含豐富蛋白質和人體必需氨基酸。適用于血瘀證。

(七)保健方

1.飲食有節。不暴飲暴食,注意吃早餐,晚餐要適當控制進食量。

2.適量運動。科學鍛煉,增強體質。

3.常按摩足三里、涌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承德县| 日喀则市| 清涧县| 读书| 清河县| 舒兰市| 合山市| 大兴区| 蒙自县| 昭平县| 登封市| 合肥市| 十堰市| 綦江县| 金阳县| 罗江县| 乌海市| 平远县| 乳源| 哈尔滨市| 彩票| 达日县| 隆尧县| 海安县| 平遥县| 沛县| 察哈| 民丰县| 磐安县| 黄大仙区| 呈贡县| 会同县| 当涂县| 青铜峡市| 贵州省| 凤山市| 娄底市| 远安县| 图们市| 潞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