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黃體功能不全

一、概述

排卵障礙包括無排卵和黃體功能不全。黃體功能不全是指黃體發育不全、過早退化、萎縮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和子宮內膜分泌化不良引起的月經失調和生育功能缺陷綜合征。黃體功能不全主要表現為月經量少、經期提前、經前點滴出血,或經前乳脹、溢乳,月經周期先后不定或反復自然流產等。伴發的西醫病種有:月經失調、子宮內膜異位癥、高催乳素血癥、早期流產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等。本病屬中醫學“月經先期”、“月經過少”、“經行乳脹”、“暗產”、“滑胎”、“不孕癥”等范疇。

二、診斷要點

1.基礎體溫雙相,但后期上升不典型或少于12天。

2.經前期子宮內膜呈分泌期變化,但與正常月經周期的反應日期相比相差2天以上。

3.黃體期卵巢B超顯像見黃體表現而不孕。

4.排卵后6天,尿孕二醇<5mg/24h,或2次血清孕酮<10ng/ml。

以上4項中具備2項,結合臨床,可作診斷。

三、辨證要點

黃體功能不全可分為6種證型。

腎陽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月經遲發,或月經后推,或經閉,經色淡黯,性欲低下,小腹冷,帶下量多,清稀如水。或子宮發育不良;頭暈耳鳴,腰酸膝軟,夜尿多;眼眶黯,面部黯斑,或環唇黯;舌質淡黯,苔白,脈沉細尺弱。

腎陰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月經常提前,經量少或停經,經色鮮紅。或經期延長,甚則崩中或漏下不止;形體消瘦,頭暈耳鳴,腰酸膝軟,五心煩熱,失眠多夢,眼花心悸,肌膚失潤,陰中干澀,性交痛;舌質稍紅略干,苔少,脈細或細數。

肝郁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月經或先或后,經量時多時少,或經來腹痛;或經前煩躁易怒,胸脅乳房脹痛,精神抑郁,善太息;舌黯紅或舌邊有瘀斑,脈弦細。

脾虛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神疲乏力,納呆,頭暈心悸,面黃或體瘦,大便或溏,舌質淡,苔白,脈細弱。

血瘀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月經多延后,或周期正常,經來腹痛,甚或成進行性加劇,經量多少不一,經色紫黯,有血塊,塊下痛減。時經行不暢、淋漓難凈,或經間出血。或肛門墜脹不適,性交痛;舌質紫黯或舌邊有瘀點,苔薄白,脈弦或弦細澀。

痰濕證:

可見婚久不孕,或反復早期自然流產,黃體功能不全,多自青春期始即形體肥胖,月經常推后、稀發,甚則停經;帶下量多,色白質黏無臭;頭暈心悸,胸悶泛惡,面目虛浮;舌淡胖,苔白膩,脈滑。

四、治療

(一)古醫籍方
溫經湯

(本方原載《金匱要略》)

吳茱萸、當歸各9克,芍藥、川芎、人參、桂枝各6克,阿膠9克,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克,麥門冬(去心)9克。水煎服,每日1劑。溫經散寒,養血祛瘀。適用于沖任虛寒夾有瘀血所致的各種病證。癥見久不受孕,月經不調,或前或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停經不至,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或小腹冷痛等。

【按語】

由于《金匱要略》對本方的適用病證不夠明確,歷來注釋不一。筆者認為,《金匱要略》溫經湯雖有活血化瘀之功,但實際上是以溫補氣血,解除沖任虛寒為前提,故張仲景取方名為溫經湯。本方應用指征為沖任虛寒夾有瘀血所致的各種病證。如不孕癥、崩漏、月經不調、痛經、慢性盆腔炎等。其中更年期崩漏雖陰虛血熱證多,但仍有沖任虛寒夾瘀的證型,仍可辨證應用。沖任虛寒與腎陽有關,故臨證常以肉桂易桂枝,紫石英或巴戟天、淫羊藿等酌情易吳茱萸。

(二)國醫大師方
養血調經湯

(班秀文方,選自《國醫大師班秀文學術經驗集成》)

雞血藤20克,丹參15克,當歸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川斷10克,益母草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補肝腎,養血調經。適用于肝腎不足、血虛所致的病證。

【按語】

以腎虛為主者,上方加川杜仲、桑寄生,加強補腎之力;陰虛內熱者,上方去川芎之辛溫香燥,熟地改為生地,加地骨皮、知母;陰道出血量多者,上方去川芎之辛香行散,加用仙鶴草、血余炭等收斂止血。

本方由《醫學心悟》之益母勝金丹化裁而來。益母勝金丹為肝、脾、腎并治之方,但偏于補益肝脾。基于腎藏精,經源于腎,肝藏血,精血互化,肝腎同源的理論,并受唐宗海“血證之補法……當補脾者十之三四,當補腎者十之五六”思想的啟迪,用雞血藤補血活血,“一味丹參,功同四物”,活血化瘀之力較為平穩,為治虛而瘀者之良藥;當歸、川芎、白芍、熟地補益肝腎,養血調經;續斷補肝腎,行血脈;益母草能化瘀、能止血;炙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諸藥合用,有補肝腎、養血調經之功效。

(三)當代名醫方
1.促孕丸

(李祥云方,選自《李祥云治療婦科病精華》)

當歸9克,川芎4.5克,雞血藤12克,生熟地各12克,仙靈脾15克,山藥15克,香附12克,赤芍9克,白芍9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養血活血,補腎健脾。適用于:①黃體不健型不孕癥;②月經不調,經期不準;③期中腹痛,排卵障礙。

【按語】

帶下量多,質稀,加烏賊骨12克、生茜草4.5克、白果9克;月經量多,面色少華,加仙鶴草15克、黃芪12克;有乳房小葉增生,加柴胡9克、八月札9克;月經不調,加丹參12克、澤蘭9克;基礎體溫上升不良,加附子(先煎)9克、肉蓯蓉12克;腹痛,加延胡索12克、小茴香4.5克;宮寒,加紫石英12克、川椒目4.5克。本方是不孕癥、月經不調的基本方,臨床觀察可促使卵泡發育。治療期間堅持測量基礎體溫,能為醫師提供觀察療效與調整用藥的依據。

2.助黃湯

(李祥云方,選自《李祥云治療婦科病精華》)

熟地12克,枸杞子12克,蓯蓉15克,菟絲子15克,仙靈脾15克,雞血藤12克,紅花9克,肉桂3克,香附9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補腎疏肝,活血調經。適用于:①黃體功能不全;②排卵障礙,卵泡發育不良及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征;③月經不調。

【按語】

氣虛,加黨參、黃芪;肝郁甚,加娑羅子、橘葉、橘核;脾虛濕甚者慎用。忌辛辣油膩之品。

(四)驗方
1.右歸廣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熟地12克,附子10克,龜板10克,鹿茸1克,巴戟天12克,補骨脂10克,菟絲子10克,肉桂6克,杜仲10克,白術12克,山藥15克,芡實10克,人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腎陽虛證。

2.左歸螽斯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當歸10克,白芍1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2克,龜板10克,鱉甲10克,紫河車10克,肉蓯蓉10克,菟絲子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功效:滋腎養血,調補沖任。適用于腎陰虛所致的不孕不育癥等病證。

【按語】

本方對腎陰虛所致的無排卵、閉經、黃體功能不全、卵巢早衰、席漢綜合征、子宮發育不良、宮頸黏液異常等均有較好的療效。本方雖為治療腎陰虛所致不孕、不育癥的專方,但對腎陰虛所致的各種婦科、男科病辨證加減應用效佳。

3.開郁毓麟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當歸10克,白芍10克,白術10克,茯苓12克,丹皮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王不留行10克,瓜蔞10克,牛膝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脾虛證。

4.逐瘀衍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桃仁10克,紅花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當歸12克,元胡10克,枳殼10克,三棱10克,文術10克,昆布10克,香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血瘀證。

5.滌痰祈嗣丹

(龐保珍方,選自《不孕不育中醫治療學》)

半夏12克,茯苓15克,陳皮10克,甘草5克,蒼術10克,膽南星10克,枳殼10克,生姜10克,柴胡5克,人參12克,黃芪15克,淫羊藿10克,巴戟天12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痰濕證。

(五)秘方
長春廣嗣丹

(《清太醫院配方》)

熟地二兩,茯苓二兩,山藥二兩,山萸二兩,金櫻二兩,故紙二兩,胡蘆巴二兩,鹿膠二兩,楮實子五錢,蓯蓉五錢,巴戟五錢,川楝五錢,大茴香五錢,杜仲五錢,枸杞五錢,韭菜子五錢,沉香五錢,蟬蛻五錢,肉桂五錢,川附子五錢,青鹽五錢,龍骨五錢,蓽澄茄五錢,五味子五錢,黃柏二錢。

用法:

共研細末,煉蜜和丸。每服二三錢,用淡鹽湯送下,白開水亦可。忌食燒酒、蘿卜、諸般血物。適用于腎陽虛證。

(六)單方

1.對于脾虛證可采用山藥30克,每日1次,水煎服或水煎后食之,尤以道地藥材懷山藥為佳。

2.對于血虛、陰虛的不孕不育癥等,可采用阿膠5~15克,烊化沖服,尤以采用道地藥材東阿阿膠為佳。

(七)食療方
鹿角粥

(本方原載《癯仙活人方》)

鹿角粉10克,粳米60克。先以米煮粥,米湯數沸后調入鹿角粉,另加食鹽少許,同煮為稀粥,1日分2次服。功效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適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證。

(八)保健方

1.合理膳食。

2.適量運動。

3.戒煙限酒。

4.心理平衡,自找情趣,調節心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竹工卡县| 若羌县| 安溪县| 利津县| 顺平县| 仁寿县| 合作市| 益阳市| 得荣县| 上林县| 富锦市| 军事| 绥滨县| 洛隆县| 汪清县| 永仁县| 拜泉县| 通江县| 明光市| 潼南县| 永宁县| 河北区| 永春县| 桓台县| 霍邱县| 濮阳县| 将乐县| 深水埗区| 常山县| 武胜县| 隆化县| 车险| 广西| 新泰市| 尉氏县| 娄烦县| 福海县| 辽宁省| 中牟县| 年辖:市辖区| 新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