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肛腸疾病分冊
- 田振國
- 517字
- 2019-12-27 17:40:17
4 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不是十分明確,但常與以下幾種因素有關:①解剖因素:由于肛門直腸位于人體最下部,其血管及其分支壓力增大,影響肛門直腸血液回流。②感染因素:痔靜脈叢的血管內膜炎和靜脈周圍炎可導致部分血管壁纖維化、脆化、變薄,使得局部靜脈曲張。③排便因素:糞便不易排空,對直腸下段、肛管部產生較大的壓力,使血管受壓;排便次數多,腹壓增加,肛門直腸部靜脈回流障礙。此外還與飲食、遺傳、妊娠和分娩、慢性疾病、職業和年齡等有關。
痔病患者通常伴隨著便秘和肛管靜息壓升高,痔組織的血管、平滑肌和結締組織纖維均發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變,同時,患者的肛墊微循環和一些血液生化指標也發生相應的變化,但目前尚不確定這些變化與痔之間的因果關系。本病的發病機理仍不清楚,涉及幾種學說,如靜脈曲張學說、血管增生學說、肛墊下移學說、肛管狹窄學說,此外還有細菌感染學說、括約肌功能下降學說等。組織病理學研究發現,Treitz肌隨年齡增長而出現退行變性現象,表現為疏松、扭曲、斷裂,這是肛墊下移學說的主要依據。關于痔組織血管的形態變化,目前獲得的比較確切的結論是竇狀血管的病理改變,包括血管壁結構變化和完整性破壞,這是痔組織病理學改變的突出特點,也很好地解釋了痔病患者出血癥狀。